孩子发生冲突,家长能不能“打”回去?
南京,两个5岁小朋友在幼儿园发生冲突,一方受伤,于是受伤小朋友的父亲、母亲以及奶奶上门讨要说法。当着两个孩子与大人的面,这位33岁的父亲鲁某说着说着就一巴掌把5岁孩子打翻在地。孩子挫伤(脸被打肿),随后在与孩子爷爷冲突中,孩子爷爷也被推倒致骨折。
△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画面冲击力太强,引起社会舆论哗然。抛开与老人的冲突,单说动手殴打5岁小孩这个行为,无论如何,都是极其错误的。
网上批评者不少,但同情甚至支持这位父亲的也不少,有人深挖说被打孩子是“熊孩子”,“爱生事”,以证明鲁某做法有情可原。还有的指责批评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打了会怎么样?
这背后涉及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我们到底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显然,对立的舆论背后,说明有很多家长是支持“打回去”的,甚至不惜自己上手打回去。现实中,持这种观点的家长绝不在少数,或许只是不好意思公开说而已。从法律上讲,没有什么可以谈的,鲁某做法是错误的,警方已经通报其涉嫌故意伤害被刑拘,没有模糊的空间。
我们就谈法之外的问题。
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家庭到学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成长。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说学校是小社会。大家想想,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最后到真实的社会,是一步一步复杂化的,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其中,我们必然会与同学,甚至老师发生一些摩擦冲突,我们实际上就是在这种冲突中不断学习并成长的。
其中,在全寄宿的学校里,环境相对更封闭,相处时间更长,更像一个小社会。小孩子可不管你是部长的孩子,还是富翁的孩子,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于是更需要学习互相妥协和处理关系。因此,寄宿制的学校容易让同龄孩子的社会化程度加速。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所谓贵族学校,大量都是全寄宿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这种客观环境加速成长,加速社会化,比同龄人更“懂事”。
我们小时候,孩子们之间冲突甚至打架斗殴是常事,经常会遇到鼻青脸肿,衣服都被撕烂的时候。大人会不高兴,但绝不会直接去替孩子解决。记得曾经的邻居兄弟两个,拉拢弟弟和我打架,我又对弟弟下不了手,只有挨打的份。事后,我趁着哥俩挑水时偷袭了他们,把其中一个人头打破了。哥俩上门告状,妈妈赔了不是,批评了我。但此后,这哥俩再也不招惹我了,知道受了欺负我会发狠。初中时,经常会遇到调皮捣蛋的同学欺负其他同学,虽然他们不会轻易“欺负”我,但我经常遇到要不要伸手帮助其他被“欺负”的同学的场景。每每这时也会犹豫,纠结,需要想好退路。
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不宜拿几十年前的事情与经验跟今天对比,但根本的道理却是一样的。即成长是全方位的,不简单是知识的学习。与同学,包括老师发生的每一次摩擦,冲突,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善意或是恶意,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必须去面对和解决。在这些冲突摩擦中,我们逐渐学会忍耐、妥协、平衡、斗争,学会分辨哪些是误解、误会,哪些是可以忍让的,哪些是必须斗争的。最后,我们会根据情况,选择是报告老师,联合其他同学朋友,抑或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必须放手让孩子去经历这一切,包括经受一点委屈,甚至受点皮肉之伤,最后让孩子在一次次的经历中学会成长。
遗憾的是,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父母在孩子的养育上不自觉地出现了一种“过度关注”的现象。在过度关注下,父母包括祖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的同时,也过度看重各种因素对孩子的影响,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同学之间的摩擦。
很多时候,学校里正常的摩擦,磕磕碰碰被升级为“校园欺凌”,无限放大这些冲突对孩子所谓“心理”“性格”的影响,甚至“扭曲”。在失去正确判断以后,往往会亲自下场干预,甚至冲进学校,警告威胁,甚至殴打与自己孩子发生冲突的同学,给自己孩子壮胆、出气。近年类似极端事件频繁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家长“打回去”的观念很盛行。
△图片来源:百度词条
岂不知,家长下场的做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正常成长,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社会从来都不是“无菌”的,不是所有人都是有教养的,都是文明讲理的,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不得不在其中学会很多,包括自己擅长的处理方式,甚至是一些理论,政治不正确但却实用的办法。因此,对于一些提议压缩学制的建议,我们经常说,知识的学习可以压缩,但人的成长无法压缩。人是需要时间、经历去慢慢成长的。
同理,我经常给很多家长讲,不要过度择校,择校表面上是择老师,本质是择同学。试想一下未来,我们能否选择什么人当自己的领导,什么人做自己的同事?过度的择校,让孩子所处环境过于单纯和简单,实际上也是变相剥夺了孩子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机会。
直接下场替孩子处理,也会造成孩子成长环境的复杂化,反而事与愿违。家长们是否想过,当一个家长频频下场干预的时候,孩子的同学会怎么看?相信多数家长都会告诉自己孩子:离他远点。我们是否在给自己孩子制造被孤立的环境?还有一个问题是,老师是班级的管理者,也往往是现场的目击者和亲历者,比家长掌握的信息更全面。在老师做出妥善处理之前,就越过老师行使职能,让老师怎么想?以后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该如何面对你的孩子?
当然,我们也理解很多家长担忧的,对孩子造成所谓心理伤害的问题。短期来看,一些冲突、“欺凌”的确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但放大了讲,人就是在一次次伤害与自我修复中变强大的。如果种种对“心灵的伤害与扭曲”的说法成立,我相信我们大量50后、60后、70后的人都应该成怪物了,因为和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遭受的伤害太多了。但恰恰是在这一次次的“伤害”中,这一代人多数都变得更为坚韧、勇毅。
当然,我不是反对家长介入,恰恰相反,在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后,我们需要及时响应孩子的需求,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陪伴,给孩子出谋划策,教会他处理,包括侧面介入,但原则上不宜直接下场。如果是性质恶劣,恶意的霸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具体做法上,在孩子受委屈的情况下,我建议首先还是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待孩子平息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客观分析冲突发生的原因,包括站在别人角度分析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错误在哪里,合理性在哪里(目的是平息孩子心中的愤懑与愤怒),然后再给孩子提供解决策略。
其实多数事情这时候就都化解了,毕竟“熊孩子”与家长是少数,日常的摩擦是正常的。对于一些“熊孩子”,可以升级措施,比如联系老师,与对方父母沟通,包括直接警告。当然,你也可以多交往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群体的威慑,和某些孩子保持距离等等。
总之,对于那些想下场替孩子“壮胆”“出气”的家长,我只想提醒一句:未来孩子进入社会,受了委屈,你还要替孩子“打”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