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臭到爆好尴尬 中医点名2圣品:帮身体除湿气

有些人的汗味非常臭,可能与爱吃高油脂食物、常喝酒有关。(示意图/达志影像)

炎炎夏日到了,许多人出门没多久就汗流浃背,不过透过汗水,其实也能看出身体状况,甚至是疾病警讯。医师表示,有些人汗味较重,可能与爱喝酒、吃高油脂食物有关,平时可以吃薏仁等,有降低臭味的效果,另外若有夜间盗汗问题,首先要排除环境过热、衣服穿太多等外在因素,如果还伴随其他身体症状,就有可能是淋巴癌或甲状腺亢进等。

中医师彭温雅在YouTube节目《健康2.0》指出,流汗以中医角度来看,属于心之体液,运动后大汗淋漓,是心气往外的表现,若汗流得太多,身体还伴随发冷,表示毛孔无法收缩,使汗不停往外排出,就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这就是所谓的「气虚」,可以吃人参等补气食物改善。

有些人的汗味重,则是与饮食有关,此称为「湿热体质」,民众若爱喝酒、吃高油脂的食物,汗的味道就会比较臭,严重还可能影响到他人,平时可以透过食物调理,减少吃这类食物的次数,或食用台湾特产的薏仁,具有除湿气的效果,喝利水的食物「豆浆」也能改善身体湿热程度,汗味就不会再这么重。

还有些人是流黄汗,汗水会在衣服留下渍,是典型的「阴阳失调」,可以在炒菜或煮汤时加入一些枸杞,但建议不要泡茶喝,因为枸杞属于茄科,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入菜吃的效果比较好,另外有的人不太会流汗,这是身体不好的表现,这类人的心气不足,所以流不出汗,夏天时可适量吃羊肉,有助调理气血。

家医科医师陈欣湄进一步补充,有的人晚上睡觉时容易被热醒,或早上醒来发现全身是汗,这就是所谓的「夜间盗汗」,但上网搜寻原因后,都会查到与肿瘤有关,但民众先别恐慌,首先要确定是否受外在因素影响,例如环境过热、衣服穿太多、在睡前吃辛辣食物或饮酒,这些都会使人体在晚上出现流汗状况,若已排除以上因素,就要小心身体潜藏「系统性问题」。

陈欣湄医师提到,夜间盗汗最常见的4疾病,分别是「淋巴癌」、「更年期」、「甲状腺亢进」、「脊椎损伤、中风」,但这些疾病通常都伴随其他身体症状,以淋巴癌或淋巴肿瘤来看,除了夜间盗汗外,有时会合并体重减轻、莫名发烧等,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女性在经历更年期时,也会出现夜间盗汗状况,合并热潮红,有的人还会出现焦虑、忧郁情绪,若属此类就不用太担心,患有甲状腺亢进者,汗也会流得很多,但通常会伴随睡不着觉,有些人心跳与血压会上升,另外,有些人是患多汗症或特殊脊椎损伤、中风,都可能出现持续流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