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处死时,萧何看着韩信的尸体,说了什么话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朝代并立的时候,分裂得久了就会迎来统一,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自然的现象。

从秦朝建立之后,之后的朝代几乎都是仿照着秦朝的制度,在这些制度中完全没有改变的一条就是对皇权的拥立。

刘邦诛杀韩信的过程

在刘邦成功夺得天下,成为皇帝之后,就把韩信封为了楚王,我们也都清楚,韩信最先是投靠在项羽的门下,所以他跟钟离是熟识的。

项羽战败之后,钟离昧就前来投奔韩信,但是刘邦却因为之前跟钟离昧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所以心怀记恨,知道钟离昧前来投奔便直接下令让韩信捉拿钟离昧。

本来之前就有人在背后告韩信的黑状,跟刘邦说韩信想要起兵造反,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有了裂缝,刘邦这个人是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次,所以他找理由说要去游览一番,让韩信等待接驾。

其实韩信知道刘邦这次的来意,但是他理直气壮觉得自己并没有任何想要谋反的心思,所以想要去找刘邦解释清楚,又怕刘邦不会给他解释的机会。

韩信还是固执地去见了刘邦,不过他当场被生擒,其实刘邦之所以要对韩信下手,并不单单是因为他收留钟离昧。

而是因为韩信当时手中握着兵权,声望又高,有不少的人都选择要来投奔韩信,这对刘邦的威胁是不言而喻,而韩信对自己的结果也是有所预料的,所以他对着刘邦喊出了那句:“天下以定,我固当烹”从这句话也看出了韩信是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的。

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有满满的悲凉和不甘,毕竟自己什么造反的事情都没有做,却落得一个跟已经起兵造反的叛徒一样的下场。

韩信为什么会死

曾经的韩信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大功臣,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威名远扬。

对于刘邦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韩信也是心有不甘,只是刘邦对他有恩,他不能忘记刘邦的恩情。

只是现在自己被贬职,那证明离处死也不远了,或许是为了自保,刘邦的心里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在陈豨向韩信告别的时候,韩信偷偷的在话里话外告诉陈豨以后他也会被刘邦怀疑的。果然后来陈豨真的起兵造反,刘邦立即亲自带兵平叛,当时韩信对外宣称自己生病所以没有办法跟随皇上出征,其实他是想要在京城做陈豨的内应。

他偷偷的到把监狱里的囚犯释放,想要和这些人一起去宫里先控制住吕后和太子,以此要挟刘邦,谁知他这个计划被一个之前因为的罪过韩信而关到监牢的仆人泄露出来。

吕后知道了急忙找来萧何商量对策,萧何虽然打仗不如韩信,但是谋略和城府绝对在韩信之上。

本来吕后是想要直接把韩信杀掉的,但是萧何觉得不合适,他让吕后跟韩信说刘邦大胜陈豨,得胜归来了。

为了一同庆祝分享喜悦,所以便邀请群臣一起入宫庆贺,韩信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不敢强行起兵造反,所以肯定会进宫参加宴会。

本来韩信是半信半疑不肯去的,但是萧何前来劝他,韩信觉得萧何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对萧何的话他没有任何怀疑,毕竟当年自己得不到重用想要离开刘邦的时候,是萧何知道后连夜骑马把他追回来,并举荐给刘邦才得以重用大展抱负。

但是韩信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对萧何的信任也成了害死自己的一把利刃,当他一进宫,就被士兵团团围住,虽然自己常年征战沙场,功夫了得,但是奈何对方人数太多,最终捆绑起来在长乐宫杀害。

韩信死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缓缓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原来从萧何的心中觉得,自己算计杀害韩信是为了不辜负天下苍生。

因为从萧何看来,韩信是要起兵谋反的,刚刚安定的天下又要再次经历战火纷飞,为了百姓苍生他只能出谋划策,为刘邦解决困扰。

但事实上,韩信的反叛完全是因为刘邦的过分之举,在自己没有任何造反心思的时候刘邦就想要了自己的性命,这些原因老谋深算的萧何怎么会不知道呢。

他说这些话只是向同样在当场的吕后证明自己是忠心耿耿的,必定不会像韩信一样有起兵的举动,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心里的一个安慰,毕竟韩信是自己举荐的,自己最清楚他的才能,这样一个人才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可惜。

这件事也是萧何一生的污点,他一开始举荐韩信,成就了韩信一生的丰功伟绩,后来算计杀了韩信,保住了刘邦的江山。

君臣之间只能一同奋斗,一同吃苦,却不能一同享福,一同观看这大好江山,这也算是一条不必言明的规矩吧。

萧何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知道之前的功臣都得变成之后的反臣,所以在晚年的时候他才做出许多看似贪污腐败实则为了自保的行为,这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最大的悲哀吧。

参考文献:《史记》《韩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