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鹏:辞尘之后,言犹在耳
一些人识得他的形象:脸庞削瘦,眼袋沉坠,思考时嘴紧绷下抿,时常戴着一顶贝雷帽,较少西装革履,但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往那一站,精气神满满。
更多人熟悉他的声音:不管是在街头巷尾奔走疾呼,还是在电视节目中针砭时弊,他慷慨激昂,讲的是民声民意,他直言不讳,说的是民生民情。
他是韩志鹏,2003年起连续三届担任广州市政协委员,14年里积极推动白云山车辆禁行、旧楼加装电梯、同德围地区“解围”、三公经费公开等民生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卸任七年后,广州市民仍旧习惯喊他为“韩委员”。
7月18日,韩志鹏因病逝世,终年69岁,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人们深切怀念。
较真的“板凳委员”
提起韩志鹏,广东省政协原常委孟浩首先想起的,还是2013年春节期间,两人匆匆聚在一起,研究在民间反响热烈的广州市中考“新政”问题。孟浩印象很深,那天是大年初六,假期还没结束,他们一直讨论到晚上10点多,才形成最终的方案并提交。
“老韩这人,性子耿直,讲话有时候很直接。”孟浩回忆起老友时唏嘘不已,“他就是认真,要把该做的做到位,而不是把职务挂为虚名。”
韩志鹏认真的做事风格以及较真的性格特点,最突出地体现在“板凳事件”中。
2011年7月18日,韩志鹏拎着一张塑料板凳,早早出现在广州市举行出租车调价听证会现场,在门口坐等听证,即使没在被邀请之列,他“觍着脸”也要参加。
半个月前,针对民众关心的广州出租车运价问题,广州市物价局公布含有两个可选项的运价调整方案,并宣布举行听证会。此前,韩志鹏被抽中为此次听证会的第二个消费者替补代表,他发现公布的两个方案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是再次走访的哥、出租车行业协会,并拿出第三个方案,计划在听证会上提出建议。
但韩志鹏最终被听证会拒之门外,这才有了拿着板凳去参会的举动,一方面是作为替补代表,能不能成功提交建议需要等待结果,另一方面正如他所言,搬个“冷板凳”去,确有象征意义。
虽然无法直接向大会陈述意见,但随后《羊城晚报》在头版全文发表了他撰写的《关于重开出租车调价听证会的建议》。
7月25日,广州市物价局局长主动约见韩志鹏,一个官员,一个委员,面对面坦诚交换了意见。从此,韩志鹏多了几个外号:“板凳委员”“板凳叔”。那段时间里,韩志鹏说压力倍增,每天睡不到四个小时,“回到家,一句话也不想说”,面对非议,他说:“就算是作秀又怎么样!我就要作这个秀!”
“老韩对广州提过不少批评和建议,这正是因为他爱这座城市,希望政府施政能更关注民意,贴近民众,做得更好。”孟浩说,“他不是为了出风头。”
在很多人看来,韩志鹏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比如为促进白云山禁车,坚持三年提交了三个提案;死磕旧楼加装电梯问题,创造了“一个提案,政府回复三次”的历史……他的倔,使他的提案几乎“件件有回响”。
多次为广州民生鼓与呼
2003年,韩志鹏刚成为“韩委员”时,连提案的格式都不清楚,唯有一点最明晰,政协委员是连接政府与民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桥梁。他从最贴近民众生活的细微之处、关切之处入手,每年都在市两会期间提交提案,民生问题存在的痛点难点,他敢于挖掘,敢于发声。
“只要是涉及老百姓相关的公共事务,韩老师都愿意讲、热心评。”2010年左右,广州媒体人陈力便与韩志鹏有所接触,“他不像有些采访对象,讲起来格式化一套套,而是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提看法和建议,而且会想怎样表达更准确更有力。”那些年,韩志鹏仗义执言,“爆款”言论迭出,犀利金句不断,同时被广州街坊记住的,还有他实实在在的行动。
西槎路-西湾通道曾被戏称为进出同德围片区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广州本地人阿沙还记得,小时候这条路要承担起近30万名居民的出行需求,经常塞车,上步到西村短短5公里的路程时常要花费1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前也没地铁,大家一起搭62路公交车去上班,经常会在车上碰到韩委员。”阿沙提到,为了调研同德围群众出行难、看病难、读书难的情况,韩志鹏曾到上步广场摆摊,和街坊们聊天。
2012年,广州市两会上,韩志鹏为30万同德围街坊的困境呼吁,引起广泛关注,同年根据市政府倡议,同德围成立了广州第一个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韩志鹏任公咨委主任,各方民意得以有平台有渠道可表。2014年,广州市同德围南北高架正式通车,摆脱“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困顿局面。
“同德围的第一所高中和第一家三甲医院的落成也少不了他的努力和付出。”阿沙补充道,“以前同德围只有一个门诊部,没有夜诊,早上8点开门,6点就要去排队。有次半夜我发高烧,爸妈背着我折腾了一个小时才赶到人民中路的儿童医院。”
同德围的街坊都知道韩志鹏住在哪,有什么问题,便直接上门,“有天早上,就有七八个大妈,堵在我的家门口提意见,也有家里窗户被砸坏的时候。”韩志鹏曾说道。
2017年,夕阳笼罩同德围,陈力跟韩志鹏走在街道上,看到很多街坊邻居都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他们像彼此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熟稔地聊天。这一年,韩志鹏卸任广州市政协委员,而“韩委员”这个称呼却陪伴其终生。
台上高调台下“社恐”
在退任市政协委员时,韩志鹏将自己十多年的政协经历浓缩成十二个字,送给新科政协委员们——能讲人话、肯讲真话、敢讲硬话。他曾经自述,自己深受武侠小说影响,认为侠义是精神深处的体现,是一种骨髓里的东西。
在《珠江新闻》《DV现场》等节目中,韩志鹏常作为时事评论员出镜,评析民生热点,怒斥不良现象,言辞有力,说到兴起处,还会忍不住拍桌。
与公众视野里的张扬不同,日常中的韩志鹏更为平和,更显低调。“他当时的办公室,就一个人一张桌子,旁边可能都没法再坐个人,采光也不是很好,我们去拍摄时,一个镜头都摇不开。”陈力感慨道,韩志鹏很随和,有事愿意帮,干完事就走,“他高调是有目的的,理解了他的目的,也就能理解他的高调了”。
原南方电视台民生栏目一位主持人还记得,跟韩志鹏第一次见面是在电视台楼下拐角的吸烟处,两人所在的同档节目播出已有一段时间,却还没见过面。乍一碰上,两个能说会道、妙语连珠的人都局促起来,彼此打了个招呼后,说的话加起来可能还不够十个字。“有点像是‘社恐’,他很清晰地知道要表达什么,而要进行社交,就有点无所适从。”这位主持人回忆。
韩志鹏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即使感情充沛,言辞有力,常听节目的老广也会调侃他“说话不怎么流利”,但没有人真的在意这些,在意的,是他说了什么话。
韩志鹏的主持人朋友说:“他其实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但他也提到,“有这么一个人,经历过不同的时代,经历过整个改革的变迁,他的看法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难得的是还肯发声,我们是应该珍惜的。”
去年,已有广州市民发现节目中的韩志鹏声音沙哑,吐字费劲,隐隐为他的健康担忧。近日,突然传来其辞世的消息。
韩志鹏是静悄悄走的,一直到四天后遗体告别,公众才知道名噪一时的“韩委员”去世。据说是他本人的意见,死后不惊动公众,告别仪式不邀请媒体。据知情人透露,遗体告别仪式参加的人员很少,除关系密切的一家电视台派代表送了花圈,其他均为亲友。
但在社交媒体上,对韩志鹏的追悼绵绵不绝。韩志鹏生前多次担任特约评论员的广东广播电视台《DV现场》节目,评价其“生前积极为民发声,广受市民尊重”,并打出字幕:
“谢谢老韩”。
(文中陈力、阿沙均为化名)
文|记者 谢小婉 实习生 罗银芳图|记者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