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宮寓Nato:高雄最讓旅人留念的,是遼闊的景象與南部獨有的生活步調

鹤宫寓共同经营者Nato认为,高雄辽阔的景象,是旅人留念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 图/Nato Chen提供

在大学生的年纪,初次尝试了自助旅行。出发前,在「背包客栈」论坛认真查找了前辈们的分享攻略,接着到诚品书店买了本厚厚的背包客圣经《Lonely Planet India》带在身旁,就这么搭上飞机出发了。在当时,如果想订国外的平价旅宿,除了拨贵的惊人的越洋电话(当然舍不得花),就只能透过简陋的旅馆网页,寄出EMAIL,接着开始等候,像拨接上网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连上线。

第一次自助旅行,几周的时光在还搞不清楚天南地北的情况下就画下句点,(所幸)平安归来。回头想想,印象中最深刻与快乐的时候,都是在青年旅舍(youth hostel)与世界各国的背包客、旅行者们,一起讨论接下来的行程,分享今天去了哪些有趣地方,又或是相互提醒在这个国家旅行要特别注意的事情,甚至作伙结伴走上一段。这次的经历启蒙了我,对这样的旅行方式深深着迷。

也是在那些与旅伴们谈天交流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所谓的「国际交流」正在眼前发生着。而「我来自台湾」、该如何介绍自己来自的土地与生活经验,让未曾到过我们国家的人能想像与理解,当时的我相当懵懂与困惑。

2009年,退伍工作一年后回到家乡高雄,因为一时兴起,也可说是一种对旅行情怀的想念,我与女友及毛孩KiKi在自家的旧公寓,玩票性质的开启了间小小的hostel。(殊不知经营旅宿跟喜欢旅行根本就是两回事呀)。当年台湾的hostel还不多,与他人共用房间与公共空间的概念还很特别,来入住的大多是外国人或有国外旅行经验的人。

2009年,Nato与女友及毛孩KiKi在自家的旧公寓,玩票性质的开启了间小小的hostel。 图/Nato Chen提供

一切都很新奇有趣,在小巷内的旧公寓,就能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也因为规模小,我们都亲自接待,好奇着这些旅人们来高雄做些什么,是什么原因吸引他们而来,有些为了学中文、有人为了来看得到海的城市,也有为了世界唯二的紫蝶越冬景象而来,还有想在西班牙渡假小岛开间珍珠奶茶店的人,专程来拜访珍珠的原料工厂。

城市的迷人魅力,

在于生活在此的人都能自在展现对应这个世代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创新的思想能兼容在里面,

共创出一种多元的城市文化样貌。-鹤宫寓Nato Chen

在旧公寓的几年时间,一边摸索旅宿业的眉眉角角,一边体会如何从旅宿的角度,去观察与提供旅人们的需求。我们也从旅人们的眼光,用一种非在地人的视角,重新认识与解读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熟悉的日常生活,却是旅人眼中的文化冲击和深刻画面。

也在这几年间,观光业有了很大的变化。廉价航空兴起、国际间的往来变得非常热络,台湾的外国入境人次屡创新高,疫情前更到了破千万人次。预订旅馆与规划行程,也不再需要苦苦等候了,各种进化的OTA(Online Travel Agent)服务,大幅降低旅行的难度。科技创新,让「去旅行」变得便捷、资讯更加透明。观光业蓬勃的发展,也使得台湾的旅宿在这段期间有了更加多样化且分众的产品。当然hostel在现今也不再稀奇,甚至已是常态。

当时经营的hostel,一直面临适法性的问题。因缘际会之下,2017年在美丽岛捷运站旁,我们发现一幢过往曾是旅社的美丽老屋,经过重新装修后,便是目前所经营的「鹤宫寓 b&b」。所在的大港埔(新兴区旧名),是高雄奠基发展时期,聚集各地移民至此的主要中心。7-80年代,当时有许多来自澎湖、台南、屏东等地的族群,纷纷到高雄找寻工作机会,大多先聚集在火车站前的区域。而我的家族来自澎湖,父执辈也就在大港埔成长与生活了好一段时期。历经了半世纪的演变,曾经的移民早已成为现今代表着「高雄人」的群像,第二、三代的高雄人如我,也随着时间见证着街区的变化。

位于大港埔(新兴区旧名)的「鹤宫寓 b&b」,过往也曾是旅社。 图/Nato Chen提供

旅宿的十年,感受得到城市样貌在转变,尤其是高雄港区的开放与陆续完工的大型建设,串连了捷运与轻轨,能让人想像高雄正朝着国际大都市的轮廓逐步成形。但我们从旅人们的回馈中,发现最让他们留念的,反而是这座城市辽阔的景象与南部独有的生活步调。转进巷弄内就能遇见的日常风景,还有爽朗高雄人的性格,在旅行中能与在地的人互动交流,往往才成为旅人们一再回访的原因。

期许经营的小小旅店,成为旅人与在地之间的一座桥梁,作为旅人与周边街区的连结点。城市的迷人魅力,在于生活在此的人都能自在展现对应这个世代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创新的思想能兼容在里面,共创出一种多元的城市文化样貌。吸引着远方的人们,想来此亲身感受与体验。

◎责任编辑:胡士恩、林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