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聽講座… 上海、北京「學術酒吧」成年輕人文化沙龍

学术酒吧成为许多已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获取新知的场所。(取材自微博)

古人兰亭集会曲水流觞,饮酒作诗、畅叙幽情,西方亦有沙龙供文人、艺术家交流,进而推动启蒙运动。现今中国正流行学术酒吧,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同样碰撞出文化与思想的火花。

上海的小红书学术酒吧。(取材自微博)

学者专家台上开讲,听众在底下听得入迷,这样的场景在学校讲堂、咖啡厅或书店出现不稀奇,当地点换成酒吧,学术研讨多了股松弛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就是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流行的「学术酒吧」。

央视新闻报导,学术酒吧的主讲人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或青年学者,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台下听众多为大学生或已入职场的年轻人。在酒吧这个令人放松的环境中,大家学习知识,也彼此交流。

张家宁是北京一个学术酒吧活动的组织者,学术酒吧兴起时,恰逢他研究生毕业。这种形式对他来说既新鲜又熟悉,在学时,他喜欢参加学校的读书会讨论,会上如果没讨论尽兴,就拉上朋友到酒吧继续聊,这与学术酒吧的形式不谋而合。正好他自己也认识不少博士和青年学者朋友可以做分享,于是张家宁和几个朋友组成一个临时小团队,与其他酒吧合作来举办活动。

优质有深度 听众坐满

张家宁记得,他们办的第一期活动请来一名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牛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谈论「不自制」的本质和因果机制。原本担心没人参加,没想到最后来了6、70人,不仅坐满了酒吧,连社交媒体上500人的群也满了。

从那以后,他们保持着每周至少一期活动的频次,至今已举办了18期。还有不少人找上他,希望能够在学术酒吧活动中进行分享,张家宁直言,「每天都在拒绝」。

对张家宁来说,他希望学术酒吧的分享内容是优质而有深度的,而不是把老生常谈的东西再讲一遍。所以他要求主讲人起码是名校博士,且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有足够的热爱和深入的了解。

报导指出,文科背景的张家宁坚信,人文社科是关于世界、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让更多人知道。读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告诉他,如果能把正在做的研究,用简单的话语跟爸妈讲清楚,才是成功的。这段话影响着他,因此,「深入浅出」是张家宁对活动的要求。

在酒吧里听讲座多了股松弛感。(取材自微博)

选题要有趣 贴近生活

在具体选题上,他要求必须够有趣,且与大家的生活贴近,于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分享了「从摄影救国到自拍打卡——近代中国西北旅行摄影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反思」,从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自拍打卡切入,透过历史的影像与影像的历史观察近代中国;「黑神话:悟空」爆火后,他们邀请「西游记」研究学者分享「取经路上的现代回响:『西游记』的精神底色与文化符号」。

在高质量的内容之外,张家宁还追求高质量的讨论。在网路占据大家愈来愈多生活空间和时间的当下,他认为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格外宝贵。他希望在学术酒吧内不管是主讲人和观众之间,还是观众之间,都能够以更加平等、轻松、自在的姿态去面对面交流。「让我们把手机放到一边,参与到讨论之中。」他相信,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即使是在陌生人之间,也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报导说,2个小时的活动,张家宁通常会留1小时用于主讲人分享,之后1小时用于观众讨论。他们将每场活动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每期都供不应求,不断有人询问是否能够加票,但张家宁认为不能再多了,不然可能会失去讨论的氛围。

为了促进讨论,作为主持人的张家宁会围绕当期话题提前阅读大量资料,准备问题「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提问和讨论。此外,他还想过尝试一些新形式来促进大家讨论,比如,设置让临近观众讨论的环节等。

然而,学术酒吧的经营并不容易,找酒吧谈合作、确定选题、与主讲人沟通、设计物料、新媒体宣传……,每周一场的活动,占据了张家宁和团队成员的许多精力,大家大多有其他工作,利用工作后的时间投入活动组织。每场活动的门票收入,去掉各种费用,只能剩下几百块钱,大家都是在「为爱发电」。

「虽然没有挣到钱,但很有成就感。」张家宁说,这么多人愿意参加我们的活动,活动受到愈来愈多关注,这些持续的正反馈让他们更有动力和激情。

学术酒吧吸引不少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参与。(取材自央视新闻)

挣不到多少钱 用爱发电

张家宁选择在不断尝试中延展更多可能,最近两期,他们请到了更为知名的教授学者,也开始有一些企业合作。同时,他也保持着一份清醒,「学术酒吧目前还在热度上,当热度退去,经过时间沉淀,仍然有人愿意参与,才能证明它确实是一件有价值、值得做的事。」

张家宁也注意到网路上围绕学术酒吧的种种争议。在他看来,一部分原因是学术酒吧这个现象是自发生长起来的,这个词是网友总结的。不仅网友和观众,不同学术酒吧活动组织者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不一样,彼此之间可能也不认可,但大家共同参与,不断拓展着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张家宁坚持他们正在做的,用年轻人的方式来办文化沙龙,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空间,进行高质量内容的分享,让大家有所收获。

酒吧内的非正式学术讨论,激荡参与者的思考。(取材自央视新闻)

学术酒吧的诞生让许多人走出「学术小房间」,增加与他人交流。(取材自央视新闻)

与专业人士面对面 学术不再高高在上

陆子奇是哈佛大学经济系博士,不久前成为国内一所大学经济学院的老师,除此之外,他更是学术酒吧的讲者。

陆子奇观察到,不少学术酒吧的组织者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研究者,举办活动之初,大多是通过人际网路邀请自己的朋友和老师担当嘉宾。而对他来说,参加学术酒吧,不仅是给朋友捧场,也有自己的需求和期待。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陆子奇对自己的研究有极大热情,「如果有平台能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别人,就像好不容易做了一盘好吃的菜,拿给更多人品尝会觉得很高兴。」以往这样的分享主要通过互联网,或者以人际网路组织起来的线上小型分享会,像学术酒吧这样线下面向大众的活动,十分难得。

小红书学术酒吧很受欢迎。(取材自微博)

学者 走出学术小房间

对陆子奇来说,参加学术酒吧活动也是走出「学术小房间」的一种方式。

在讨论时,观众会提出许多问题,如「世界上是否存在纯粹的好人?」「利他行为是否出于利己目的?」在陆子奇看来,这些提问很有价值,他借此得知普通人关心的是什么,也让他意识到自己此前研究忽略的一些问题。

报导指出,在学术酒吧进行分享,对陆子奇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学校,他是老师,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对学术感兴趣的人,这让他更加放松,可以更多分享个人想法,还可以开开玩笑。

他和观众的关系也不是指导与被指导者,而是平等对话的朋友,这让现场氛围和互动方式都更加不同。在一次活动中,有观众举手打断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这在学校讲座等严肃场合可能不会出现。

对于网路上关于学术酒吧的质疑,陆子奇也有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说参加这类活动的人是在通过卖弄学术获得优越感,陆子奇认为,分享自己经过扎实研究得来的知识确实会给自己带来成就感,但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到大家。

他认为,目前,学术酒吧作为一种新兴形式,供给还不多,但如果持续下去并且效果很好,相信未来这样的交流空间会愈来愈多,不仅限于酒吧,会延展到更多空间,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他也希望它能发展成这样一个平台——不仅限于学术人士,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能来分享知识。

随着「黑神话:悟空」暴红,学术酒吧也邀请「西游记」研究学者开讲。(取材自央视新闻)

行业 专业知识乐分享

对听众来说,学术酒吧也是让自己充电的好去处。报导提到,从事XR(延展实境)相关工作的小步是理论物理硕士,他希望能透过这类活动跳出信息茧房。小步说,「在网上刷到的内容都是被算法训练过的,全关了算法又没有什么想刷的欲望,很难找到自己之前没关注过但其实会感兴趣的内容。」学术酒吧随机的主题给了他新鲜的选择。

几次活动下来,小步觉得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的主要需求,话题具有启发性。每一次参加活动,小步都会尽量抢到一个提问的机会,在他看来,与专业研究人士深入的面对面沟通,才是触发灵感最好的方式。

参加这场活动的悠悠也有同感。悠悠刚在海外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离开学校后,她想和他人保持交流,促进自己思考,让自己保持活力。在第一次参加活动后,她觉得主讲人确实启发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但她还想进一步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讲人讲了什么是哲学的生活,但我还想追问,哲学生活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虽然对于接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的悠悠来说,讲座分享的内容还不够深入,但在被问到是否还会参加学术酒吧活动时,悠悠果断回答,「会!某种意义上它能够促进我的思考,离开学校后我需要找到一些锚点。」

已经进入职场十余年的小路是一名社会学硕士,来参加学术酒吧活动,除了体验新鲜事物,也是因为她想让自己保持持续充电成长的状态。

在小路看来,在一个小酒馆里讨论哲学话题,这样的氛围很好。「学术不再是高高在上、正襟危坐,可以很接地气,可以去指引生活、融入生活。」当坐在前排的小路回头时,看到的都是年轻的面孔,她可以感受到,大家眼中流露出的浓烈的求知欲望。

学术酒吧活动中,一名观众在认真记笔记。(取材自央视新闻)

青年 流露浓浓求知欲

在小路看来,学术酒吧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起步。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愈来愈多人开始追求对认知需要、审美需要的满足,更多人愿意在业余拿出时间,进行知识上的充电、学识上的滋养。「也许当下的学术酒吧活动还有一些方面有待提高,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必然要经历一段时间酝酿,未来也许会展开更多可能。」

学术酒吧成为新一代文化沙龙。(取材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