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新生天桥 见证「车本思考」与「人行安全」辩证的时代产物

▲2024年10月24日,台北市政府新工处透过一张A4大小的粉红色工程通知宣布将拆除和平新生天桥。(图/新工处提供)

● 庄咏竹/台大城乡所硕士生

2024年10月24日,台北市政府新工处透过一张A4大小的粉红色工程通知宣布将拆除和平新生天桥,这一举措引发在地居民的强烈抗议,成立「守护新生天桥」团体并发起连署,希望能够保留天桥。支持拆除者认为,拆除这一「车本主义」时代的产物,是当代社会对「人本城市」理念的重视。

然而,这一简单的视角是否忽略了天桥背后更为深刻的历史背景与城市发展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和平新生天桥的存在正是见证了台湾都市规划与交通发展过程中,「车本思考」与「人行安全」之间辩证关系的时代产物。

「车本主义」当道下的行人安全方案

和平新生天桥的设置可以追溯至1978年,当时和平东路与新生南路交叉路口周边,有许多重要生活节点与学校,包含龙安国小、金华国小、金华国中、北师附小、卫生所、再兴小学、安东市场、师大等。为因应周边学童与居民需求,给予行人更安全便捷的交通管道,当地居民积极向台北市政府请愿,要求改善行人安全环境。

根据台北市议会第三届第四次定期大会暨临时大会议事录,1978年6月5日市议员周陈阿春提案希望能够「促请市府迅速在和平东路和新生南路交叉口兴建人行陆桥或人行地下道,以利行人及学童之安全案」、「请市府从速在和平东路与新生南路交叉口兴建行人陆桥乙座以利交通而策安全案」。

由于新生南路宽达40公尺、和平东路宽35公尺,位于台北市市中心的重要干道,车流大量且快速。周边许多小学与中学遍布,年纪较小的学童往往步伐较慢,难以在短暂的绿灯时间内通过这个繁忙的路口。1979年,台北市政府为解决该问题,研议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决定依靠设置「口」字型人行陆桥—也就是现在的和平新生天桥来解决。该天桥委托中华顾问工程司(现为世曦工程顾问公司)负责设计1981年9月开工,其造价约台币1900多万元,并在1982年7月开放通行。

▼和平新生天桥1981年9月开工,造价约台币1900多万元,并在1982年7月开放通行。(图/新工处提供)

新生和平天桥的存在,确实反映过去「车本主义」时代的城市规划霸权——行人因无法限制车辆移动而被迫让出地面空间使用权。它成为了车本主义与人行需求之间权力失衡的见证。但是与此同时,其之所以能够设置,正是因为当时地方头人、居民积极与台北市政府请愿。1980年代的时代氛围中,行人难以对抗车本主义的城市规划霸权,无法限制车辆移动,只能让出地面空间的使用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平新生天桥的建设,实际上为行人创造了有限但重要的空间使用可能。因此,和平新生天桥的建设,尽管是基于车本主义的背景,但它也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为行人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过渡空间。

随着城市发展与交通设计理念的变迁,和平新生天桥的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1996年,这个交叉路口成为台北市首个结合立体与平面人行穿越设施的例子。这一设计突破了单一的车本思考,显示出台北市交通规划理念的转变,逐渐朝向「人本城市」的方向发展。天桥与平面人行道的并行设置,不仅延续了天桥对行人安全的保障,更象征着行人权利的逐步回归与地位提升。

对于天桥使用者来说,天桥与人行穿越设施并行的方式,不仅延续天桥对行人安全的保障,更象征着行人权利的逐步回归与地位提升。在过去以车辆为主导的交通规划中,地面空间往往被视为车流的专属领域,而行人仅能被迫依附于天桥等替代设施。然而,这套立体与平面并存的人行穿越设施,则开启了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尊重行人在地面行走的权利。行人不再被动适应车辆优先的规则,而是能自由选择想要使用地面人行穿越道或天桥,实现交通设计对多元需求的兼顾,进一步反映城市规划对人本理念的关注与实践。

▼天桥与平面人行道的并行设置,不仅延续了天桥对行人安全的保障,更象征着行人权利的逐步回归与地位提升。(图/新工处提供)

和平新生天桥拆除 将是台湾交通规划史的损失

和平新生天桥反映当时的「车本主义」规划,行人在城市空间中的边缘化。但是,在当时确实也是解决行人安全问题的必要设施。和平新生天桥并非单纯的车本主义产物,而是「车本思考」与「人行安全」辩证的都市发展史。它既见证了车辆主导的城市规划历史,也记录了行人为争取空间所付出的努力,当时新生和平天桥,可以说是为行人撑出都市空间的使用可能。

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座天桥的拆与不拆问题时,应该更深刻地理解其历史意义,而非简单地将拆除视为城市转向「人本设计」的象征。相反,保留和平新生天桥,不仅是对这段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城市发展进程的深刻反思。这座天桥见证了台湾都市规划在「车本思考」与「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平衡,并成为我们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参考。和平新生天桥的存在都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物质证据。我认为将其拆除,会是台湾城市交通规划历史的重要损失。

▼和平新生天桥11/19开拆。(图/新工处提供)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