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新生天桥耐震不足 拆后推人本交通

台北市和平新生人行天桥1982年竣工,启用后有不少电影及MV前往取景拍摄,也是许多附近居民心中的城市记忆。(台北市交通局提供/刘彦宜台北传真)

邻近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的和平新生天桥原预计4日拆除,遭民众坚决反对,北市府5日表示,天桥已有42年历史,耐震度明显不足,且属于以车为本的交通设施,不但不符合现今高龄化社会使用状况,也会有行车安全疑虑,未来拆掉天桥后,除会推动人本交通,也会保存相关影像、图资供民众追忆。

市府规画拆除和平新生天桥,引发附近住户抗议,北市工务局长黄一平昨指出,天桥已有42年桥龄,耐震能力不足,近10年维护经费总额达746万元,经评估决定拆除,将持续和民众沟通并着手做交通配套措施。

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表示,天桥是早期车本交通设施,平面道路留给车辆快速通行,但如今以人本为主的概念兴起,高龄人口也愈来愈多,仅10至15%行人走天桥,在天桥较少人使用的情形下,就会发生桥梁结构维护、治安和景观等问题。

他说,和平新生天桥还造成行车安全疑虑,因行穿线退后空间不足,驾驶看不到墩柱后的行穿线,加上行穿线紧贴路缘石,形成行车视线死角,以路口大小、车流量相近的信义基隆路口为例,2022年拆除信义世贸天桥后,前后1年右转事故数自11件下降为4件。

谢铭鸿表示,拆除天桥后会将天桥下行穿线退缩3到5公尺,行穿线中间点做庇护岛,路口转弯处建栏杆,行穿线延伸斜坡道,并搭配行人早开时相,让车辆可以看到行人。

台北市长蒋万安昨于市政会议说,对的事情要坚持,要勇敢说大胆做。

「守护和平新生天桥」团体发言人萧凡奕质疑,市府沟通都是靠放话并不适当,希望有正式说明会和科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