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航铁军||记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遥感与空间信息工程教师团队
遥感与空间信息工程教师团队
荣获“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9月5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首批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拟入围名单的通知》。此次公示的首批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共50个,我校“遥感与空间信息工程教师团队”成功入选。
01
基础情况
遥感与空间信息工程教师团队是基于新时代对遥感、导航、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聚焦国家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航天强国建设,重点服务京津冀区域的教师团队。团队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三三三层次教师2人;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党的十九大以来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到位科研经费5868.32万元;服务了4个行业,13个县,60余家企业,团队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01.师德师风—立德树人
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团队建设的初心和使命。团队始终将新时代高校教师准则作为师德师风根本遵循,并将其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融入到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每一个环节。团队注重以精神文化增强师德师风建设,2022年3月凝练并提出了“明德、勇毅、团结、创新”创业精神。5年中,1人获得记功个人,5人获得嘉奖个人,2人获得优秀共产党员。
02.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团队聚焦遥感、导航、地理信息系统领域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采取了多元立体化教学改革与探索,形成了近10项创新举措:构建了“1+7”专业建设模式;提出了“1点2线3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策略;开创了“1法2要素”课堂教学模式(1法是指教学方法,2要素是指课程思政、职业规划要素);实行了“助管、助教、助研”三助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遥感铁军实训班,打造“铁之意志、铁之纪律、铁之体魄、铁之效能”四铁人才;创新了“专业认知—基础技术—专业技术—项目实战”四段式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2线3品”专业产教融合建设思路等。
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为团队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5年来,团队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研教改项目27项,其中,省级课程思政中心1项,省级精品课程2项,校一流专业1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1项,校级精品课程1门;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三等奖1项、超图大赛全国第4名、其他国家大赛奖励13项和省级比赛奖励30项。“思政-教学-科研三位一体驱动下遥感铁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被推荐提名中国遥感委员会年度奖;麦可思报告质量跟踪显示毕业生对本专业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可度达到90%以上,学院的核心课程设置具有专业特色,培养学生成为专业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发展需要;2020年5月15日,国家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亲笔回信激励团队学生,“努力学习航天遥感应用技术的知识,把我国的航天遥感技术做强,将来更好地去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为实现航天强国贡献你的力量”。
03.科研创新—顶天立地
团队以“立足航天,服务地方,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为发展理念,以国家两弹一星元勋、学校名誉校长孙家栋院士“县域遥感应用战略”为牵引,面向生态环境、农业林业、自然资源、地质灾害、文物遗产等6个行业领域,聚焦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关键性问题,逐步发展形成了遥感图像处理、定量遥感、导航定位技术、空间信息技术4个学术方向,在国内遥感与空间信息领域已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科研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5年来,研发黑臭水体、土壤温度等遥感与空间信息信息产品70余款;攻克云检测算法、时空融合算法等关键技术问题30余项;建设国家国防特色学科1个,受武汉大学邀请参与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增列论证工作;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市级科研平台2个;主持获得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承担了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21项,市厅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15项,横向课题33项,到位科研总经费近5900万元,团队人均科研经费164万元;授权与申请发明专利19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57篇,其中,SCI论文16篇;2018-2022年,连续6年主办的中国国际农业遥感应用技术高峰论坛学术会议已成为国内农业遥感领域知名学术论坛;2020年,协助举办德清第41届亚洲遥感会议;2019年,团队研究生受邀在韩国大田第40届亚洲遥感会议上做专题报告;2022年,科研成果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采纳在中国航展“乡村振兴”版块展出;2021年,科研成果受邀在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展出;科研成果得到了孙家栋、赵文津、童庆禧、李德仁、戚发轫5位院士的亲临指导与肯定。
02
推进产教融合
长期以来,团队聚焦包括空天信息领域技术难题,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依托“航天遥感信息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组建校企协同、产学研创融合的科技创新团队,推进特色产教融合。
1
社会服务—驱动发展
“发扬航天特色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是团队社会服务的根本遵循。依托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一系列成果着力服务于京津冀区域空间信息产业、航天产业、政府部门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等发展建设工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凸显了团队社会服务不可替代性,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团队开展社会服务5年来,持续推进航天遥感技术进城下乡接地气,先后服务河北省内固安县、巨鹿县等11个县级政府部门;聚焦河北省生态环境领域,为廊坊市、邢台市纳污坑塘回头看、大气污染挂图作战等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提供数据支撑,其中,为廊坊、邢台市上报产品21期,累计监测坑塘 164864个,重点河流16条,发现问题4683个,相比传统人工核查效率提升3倍以上,支撑廊坊市实现了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邢台市水质改善率居全国第2,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为团队发来感谢信,并被科技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宣传报道;应邀为河北省发改委开展了全省域社会足球场、高尔夫球场遥感监测;为廊坊市政府四科、农业、林业等部门报送了耕地、设施蔬菜等20余种遥感专题简报,成为廊坊市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依据。团队成果为应用示范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累计为政府部门节支9亿元以上。团队与华为、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IT龙头企业、拟向地理信息转型等60余家企业建立广泛联系,联动10余家单位聚焦或转型助力河北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例如,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廊坊市注册分公司,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廊坊成立中科空间信息(廊坊)研究院等。积极面向河北省域内各业务部门技术人员科普宣传航天遥感技术,先后为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河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奥来国信(北京)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开展航天遥感应用技术科普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10余次,参加人数2000余人次。团队社会服务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国防科工局及省市领导的亲临视察与好评。
2
团队建设—使命担当
团队始终牢记国家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嘱托,成立之初就将“助力国家航天强国建设”作为建设使命,确立了“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团队建设思路,在发展实践中铸造凝练了“明德、勇毅、团结、创新”精神文化,已成为国内遥感与空间信息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实力团队。
团队被评选为廊坊市高水平创新团队,团队成员被推选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县域遥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遥感应用协会副会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河北省智慧智库专家、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本次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成功入选是对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提升师资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教师团队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下一步,学校将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创新团队培育力度,促进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互融共进,以团队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为建成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提供师资和人才保障。
文字 |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排版 | 刘 涛
审核 | 王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