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宜等7校10团队联合成果发表 翻转大学课程与教学

静宜等7校10团队联合成果发表,翻转大学课程教学!(陈世宗摄)

「中区社群共创交流基地」由暨南、静宜、亚洲岭东朝阳、云科大、台中教育大学等7所学校、10个计划团队组成,是跨域学习、未来思考、创新教学的重要平台。(陈世宗摄)

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教学、培育未来人才,于静宜大学设立「议题导向叙事力创新教学发展计划─中区社群共创交流基地」。(陈世宗摄)

「未来DNA-跨域X创新X教学」联合成果展,呈现7校10个计划团队的跨域合作场域实践、议题导向、具利他精神的创新教学课程与成果。(陈世宗摄)

学生透过创新的教学与课程,提升跨域叙事力、探索公共议题及问题解决能力,具备未来社会所需专业前瞻视野!(陈世宗摄)

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教学、培育未来人才,于静宜大学设立「议题导向叙事力创新教学发展计划─中区社群共创交流基地」,并透过「未来DNA-跨域X创新X教学」联合成果展,呈现7校10个计划团队的跨域合作、场域实践、议题导向、具利他精神的创新教学课程与成果。

「议题导向叙事力创新教学发展计划」总计划主持人、静宜台文系教授陈明柔表示,教育部为回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的消除贫穷等17项核心指标,推动「议题导向跨领域叙事力培育计划」,在全国设立4座基地、共42个团队。

「中区社群共创交流基地」于2019年设立,今年由暨南、静宜、亚洲、岭东、朝阳、云科大、台中教育大学等7所学校、10个计划团队组成,是跨域学习、未来思考、创新教学的重要平台。学生也能学习跨域叙事力、探索公共议题及问题解决能力,具备未来社会所需的专业与前瞻视野!

「中区社群共创交流基地」执行长蔡佩均表示,今年成果展主题「未来DNA─跨域X创新X教学」,不仅传递永续发展、世代福祉环境正义,也象征创新的挑战、开放的态度,及教学现况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透过跨域学习,开启无限潜能、迈向多元、优质的教育蓝图

静宜「海马宝宝的未来」团队,透过「海马爸爸」带着宝宝们历险故事,将多元及丰富的绘本融入儿童英语课程与教材。期望协助英语授课教师及师培生,了解议题融入双语教学方法,并提升孩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成效,及生态保育和性别平权等相关知识。

大肚台地为场域的静宜大学「PU+.WOW!」团队,透过AR与图像结合的互动游戏公车沿线声景地图、「青银共好、大肚能荣」食旅手册等,回应高龄社会发展趋势,也善尽大学社会责任!

亚洲大学「DNA─ATGC的农业生命起源」主题,以雾峰区为实践场域,展现数位智慧科技「创意力」,活化在地农业资源「创新力」及环境永续「创生力」;「国道6号的美丽与哀愁」,透过人文、自然、科技等面向,让民众思辨国道6号的人文自然科技议题。岭东「Fun‧青年‧松龄」以「设计您」为主轴,结合造型艺术、走秀演出、影像设计、故事行销等,呈现跨域叙事学习整合成果。

朝阳科大以「恋恋阿罩雾」,反思场域故事的价值,展现雾峰人文生态的丰富与感动。云科大「多元智慧网络共创教学实践」,整合校园实习、健全生活环境等议题,及物联网科技的成果。台中教育大学「城巿行旅」,以文字与影像记录南屯老街的人文风华故事;暨南大学以「诉说,复原与再生」,梳理地方文史,挖掘在地记忆与经验、从中探索观光经济、建立观光品牌!暨南大学「桥1492」,以报导写作、纪实摄影、实境游戏等方式,传递与台湾社会切身的相关议题。

静宜师生以「公车沿线声景地图」呈现台中独特的样貌社工系一年级宋成芸表示,透过课程,学习构思主题、采访技巧、声音采集及电脑绘图。过程虽然辛苦,也遇到很多突发,但组员沟通合作、分工协调,让民众轻松扫描QR Code,就能认识台中,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