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打「漂綠」亂象 祭八項「硬指標」

为解决漂绿乱象,环境部26日公布「企业宣告碳中和指引」。 联合报系资料照

为防堵漂绿,环境部昨(26)日公布「企业宣告碳中和指引」,以「减量优先、抵换补充」作为碳中和精神,无论组织、产品、服务、甚至活动宣告为碳中和前,应完整揭露盘查、减量、抵换资讯,并遵循八项「硬指标」。

八项必须公开揭露的内容,包括碳中和主体边界、宣告对应期间;产品与服务种类与数量;设定碳中和路径与理由;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式;执行移除量的措施与量化结果;抵换碳排与占比;碳权抵换详细资料;碳权注销情况。

环境部次长施文真表示,现在不只是产品宣称碳中和,组织、建物、活动都会看到以碳中和为广告,这份指引主要是希望在宣告碳中和时有应遵循原则,及如何完整揭露资讯。

宣告碳中和指引三大原则,包括适用于组织、产品或服务碳中和宣告;须遵循核心阶段原则,也就是排放量盘查、减量、抵换;应有完整具体且正确的公开资讯支持。

宣告碳中和前,企业应完整揭露盘查、减量、抵换资讯,施文真强调,「不是买了碳权就是碳中和」。盘查部分,应有完整碳盘查;减量部分,应设定短至长期减碳路径,证明已尽力减少排放;抵换部分,要确保品质,宣告碳中和时只能使用近五年碳权,且必须要在一年内完成抵销。

举例来说,当业者宣布某新款智慧型手机为碳中和产品,就必须完整界定是「首批」产品或「所有产品」为碳中和,若为「所有产品」时,从开始生产到停产这段期间,都必须公开揭露符合碳中和的证据。

环境部表示,民众针对违反碳中和指引的商品,可向公平会或消保机关申诉,这份指引可作为查处是否符合广告不实之参考。

举例来说,当产品在广告时谎称碳中和,遭民众向公平会检举,公平会将会参考环境部的指引审查,若查到不合规定时,就可以依法裁处5万至2,500万元罚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