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短视频并不是深阅读的敌人

◎韩浩月

近日,一场主题为“短视频时代,我们怎样阅读”的论坛再次将碎片化时代如何进行深阅读的话题带入公众视野。其实这是个近年来“常谈常新”的话题,谈论的角度总是在变,不变的是话题背后的焦虑与担忧,唯有去除这一令人浮躁的情绪,才有助于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将阅读行为带回到“本真”的状态。

短视频的“扩张”

必须承认的是,短视频以无可阻挡的态势,占领了几乎全年龄段用户的手机,包括老人、小孩在内,似乎大部分人都无法抵抗短视频的吸引与影响。短视频迅速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有大量的创作生产者进入到公众娱乐生活的中心地带,并衍生出诸多的商业行为。有报告显示,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间为151分钟,是电视机销量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还成功“出海”,海外用户对中国创作生产出来的短视频也是“上头”不已。

在关注短视频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出版行业,为纸书感到担忧:2024年以来,纸书的销量明显下降,2024年第一季度新书码洋同比降幅在42.90%。在纸书阅读方面,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读纸书的时间仅为手机阅读的五分之一。于是,“短视频正在‘摧毁’阅读”的论调,得到不少人的认可。“每次刷完(短视频)都会批评自己”,是不少短视频用户的想法。不想刷又戒不掉,短视频真是让人既快乐又烦恼。

客观而言,短视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给深阅读的进行制造了障碍,但可不可以就简单地将纸书销量与阅读量的下降“归罪”于短视频呢?这才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何不成为“推窗者”?

可以不关心短视频,但一定要了解深阅读。所以想到深阅读,人们本能地会想到经典、名著、人文社科、思想哲学等依靠纸张来传播的大部头。有关深阅读的画面想象与动作姿态,也多是与青灯黄卷、手不释卷等相关。但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与升级,深阅读也逐步被从纸张载体上剥离,这是不争的事实:古籍的数字化,方便了存储、查询、使用,优质图书也可以做到排版精美、错别字极少地呈现于多种数字阅读平台。“纸”情结,更多是喜欢纸质出版层层把关带来的权威、严谨、美观,而当数字化也可以不断接近这些标准时,阅读的载体也许可以更加多样化。

无论是纸书阅读还是视频阅读,都需要通过视觉摄入。处理这些经过眼睛摄入的文字或画面,则需要通过大脑与心灵的综合、分辨、过滤、加工,最终得到营养与否,取决于读者的选择能力、感受与理解能力。在长视频方面,观众已经接受了一部电影佳作所带来的震撼,时长两个小时的电影,也能够达到揭示生活、解读人性、启迪内心的效果,这毫无疑问也是一种“深阅读”。而短视频暂时受限于篇幅,没法达到长视频的思考深度与表达的多元化,但优质的短视频可以起到敲门砖、推窗者的作用,如果不断进化,短视频也可以在未来为阅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成为深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

深阅读是对未来的向往

短视频与深阅读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的区别。人们刷到的短视频,多是被动阅读,因为虽然知道下一条短视频大概是自己喜欢的,但却无法确定它的内容究竟是什么,用拇指滑走与否,取决于头脑刹那间的决定;而深阅读的发生,多是主动行为,人们要去选择阅读对象,在阅读开始之前,就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预览内容简介、听取别人建议、做好时间与精力上的准备等。被动一些,总是舒适的,而主动一些,则要有点儿挑战精神。

短视频是基于人性需求而被开发出来的内容形式,它在迎合受众方面,与长视频、通俗读物等内容并无本质区别。短视频的成瘾性,与深阅读的成瘾性,在很大层面是一致的——真正领略过深阅读所带来的收获感与满足感的人,对此会有同感。

那么为何看短视频的人多,进行深阅读的人少呢?这与深阅读的天然属性有关——深阅读是有门槛的,入门是费力的,过程是有难度的,读者是要克服惰性的,深阅读历来如此,自然也不会因为短视频的出现而产生变化。所以,短视频与深阅读之间并非竞争关系,受众的选择,远比所谓两者之间的竞争更重要。

如何让更多人重视深阅读、选择深阅读?这是个老话题,深阅读与时代特征、社会氛围、经济周期、价值观念等等,均有着复杂而微妙的联系,这些联系又互为表里,形成了一个系统性难题,并困住了大多数人,但也有不少人能够摆脱这个难题的巨大黏性,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路线。实际上,这也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它暗含着一个人对自身的认知与评价,以及对未来的一种向往。这种选择可能是出于本能,从表层看是含糊的,但从内里看,却有一种无形的坚定在。这份坚定,其实就是“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新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