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老师:不应为政治牺牲文学
北一女中国文老师区桂芝痛批108课纲大量删除文言文,掀起热议。图为台大社会系制作手册,盼对高中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所助益,落实108课纲的精神。(本报资料照片)
北一女中国文老师区桂芝日前痛批108课纲大量删除文言文,是个「无耻」、「不伦」的课纲,掀起热议。林姓家长8日声援区桂芝说,文言文不单只是传统道德,更包含文化、历史意涵,「很可惜!」;基层老师则直言,不应因为政治而牺牲文学的本质。
北市林姓家长表示,一味去「去中国化」、课纲一改再改,家长也无所适从,如今少子化,家长担忧孩子落后、被淘汰,但政治立场若介入课纲、教育领域并非孩子之福,试问如今的家长们以前求学时谁没学习过文言文,文言文中的文化、历史意涵,才是值得被保存、学习的。
台中市陈姓国文老师认为,争议双方的说法都太偏激,国文教学不一定要靠某些文章才能撑起来,中华文化及文学创作很多、很多元,也不只有文言文;生命教学也不会因没有某些文章就崩坏,传统道德也不是某些文章就能做代表。
陈老师也说,文学有其底蕴,已经属于公共财,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也都在教中华传统文化、文学,不应因为政治而牺牲文学的本质,争议双方说法都太过了!
新北市中和高中校长刘淑芬认为,108课纲比较有弹性,让校内自主,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空间,但第一线教师对于多元选修要有更多研发课程的能力,教师要花更多时间去备课、研发课程。
新北市自强国中校长郑建立则认为,108课纲是世界教育潮流,方向对了,但更着力的应该是教师能不能理解课纲真正意涵,现在的教师用旧的思维操作新的课纲,怕漏这个漏那个;108课纲不是不好,是教科书不能当圣经,因为世界变化大,应该要把生活中的东西融入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而非要求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