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录华亭古今 注解“上海之根”
陆军教授与他编著出版的100多本书籍
陆军
《松江人文大辞典》出版了。在我看来,本辞典不仅是一部记录“上海之根”——历史文化名城松江人文发展轨迹的重要文献,也是一座镌刻着当代松江学人精神品格的纪里碑碣。我相信,她的问世,对松江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松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也能增添有力助益。
我的故乡松江,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唐宋以后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到了明代更是盛极一时,富甲一方。松江府文物衣冠为东南之望,与苏州齐名,并称“苏松”。勤劳的松江人在丰腴的土地上不仅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也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陆机、陆云、赵孟頫、杨维桢、袁凯、陶宗仪、徐阶、董其昌、陈继儒、陈子龙、夏完淳、王鸿绪、史量才、施蛰存、赵家璧等文化巨匠,如群星闪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松江书派、松江画派、云间派文学等文化群体,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成就推进了古典文学艺术的发展。而植根于稻作生产的民间文化亦丰富多彩,民间故事《孟姜女》、长篇叙事诗《姚小二官》等影响深远,江南丝竹、花篮马灯、田山歌等民间乐舞经久不衰,顾绣、草龙、锣鼓艺术等更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脍炙人口的民歌、摇曳多姿的舞蹈,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还是代代相承的民俗民风,都创造出松江人引以为豪的精神文化家园。
雄厚的历史背景,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经济优势,使《松江人文大辞典》以丰富的史料为时代留下一部恢宏的松江历史文化长卷成为一种可能。在这部长卷中,有对松江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概括,有对松江文化名人与传世佳作的记述,有对松江文博、胜迹、景观的介绍,有对千百年来松江百姓衣食住行、市井生活等文化细节的记录。其收录范围求广泛,引用资料求翔实,记述内容求精细,是我们的编纂团队所共有的思想共识与行动准绳。
我们希望,这部大辞典能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词条与释文的统一,所选词条详略得当,所撰释文有源可溯,尽力做到史料翔实,剪裁有方,描述规范。第二,地方性与全国性的统一,所选“松江”词条“不越位”,通过窥一斑而知全豹。第三,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编纂大辞典的根本目的一是为学者提供专业知识的参考指南,二是为普通民众接受人文教育搭建一个“大课堂”。第四,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词条内容不设上限,下限原则上截至2019年。其间,凡人文领域的历史和现状、人物和作品、团体和活动等皆分卷设目。
我们还希望,这部大辞典能体现出今天这个时代的新意:其一,凸显人文学科发展之“新气象”。如在新闻传播、群文、场馆、团体,特别是文化产业方面,这些年都出现了一系列新事物、新成果,将这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人文物事以词条方式记录下来,就成为了大辞典的一个亮点。其二,关注和吸纳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尤其倡导自主研究。如学术分科主编徐侠先生在爬梳古代学人著作时就有不少新的斩获,兹举一例。李绍文的《云间杂识》,又名《云间杂记》《云间杂志》,现代大藏书家、版本学家黄裳曾于苏州购得明抄本一册,视若拱璧,题为《云间人物杂记》,跋曰:“佚去首尾各半叶,遍检书目,无著录者,不知撰人及卷数,所失当不多也。”其实此书被《四库全书》著录,为三卷,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亦不知作者是谁。民国时有刊印本,仅二卷,后由松江史志办重刊。近年《上海府县志旧志丛书》中也有《云间杂识》三卷本。不论是二卷本还是三卷本,都已是松江地方文献中的要籍,现经徐侠先生研究后发现,全帙竟是八卷,存世有明刻本、旧抄本,较之前两种通行本,内容丰厚很多。据此可知,作者杂记明代松江府人文,几乎将二百多年间一郡人、事网罗无遗,有征有据,多得自其经历、耳闻目睹及交游,是一部颇有价值兼具趣味的笔记体史学著作。倘予整理重刊,即增加一部明代地方史经典原著。这一发现,无疑是极有价值。其三,设定释文撰写的“新标准”。除了遵照“观点正确、资料翔实、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规范、文字精练”的撰写要求之外,还必须列出词条释文的依据,并配以恰当的史料图照予以佐证。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了这些“新”,这部被誉为“全国第一部以人文专题形式编纂出版的大型工具书”才有可能实现兼具专业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的编纂目标。
我们更希望,这部大辞典还能体现出松江学人在践行“云间风度”,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中的情怀与境界。
首先,从汗牛充栋的松江历史人文信息中爬罗剔抉出8卷本《松江人文大辞典》,为进一步强化松江人民的文化自信助力。总类、文学、书法、美术、摄影、戏剧、曲艺、音舞、非遗、学术、民俗、方言、宗教、文博、建筑、旅游、传媒、图书、档案、群文、团体、场馆、产业等二十三个分科及数千张图照,勾勒出松江人文历史发展的总脉络。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用血和汗在茫茫荒原上开拓了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等远古文化,播下了人类文明的种子。悠久的文化传统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着松江的风土人情,涵养着松江的社会生态,濡养着松江的经济发展,它引领着松江人民攻坚克难,激励着志士仁人前仆后继。正是这种伟大的文化传统奠定了松江人民文化自信的基石。
其次,文化自信是抵达文化自觉的基础。面对丰厚灿烂的松江历史传统文化,勤朴、睿智、进取的松江人民,不仅仅满足于盘点祖上留下的丰厚精神遗产,而是用今人的情怀、智慧与勇气去拓开新的人文疆域。无论是以“科创、人文、生态”的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松江的发展定位,还是以建设“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以及江南“戏剧之乡”为目标,都彰显出松江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
再者,文化自觉又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前提。只有通过文化自觉,才能实现文化自强。对一个地区来说,文化自强主要表现为全区人民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以生动的实践与优异的成果建设文化强区,在加快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高扬海派文化、彰显江南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充分利用辉映苍穹的上海之根文化资源,建设共有的现代精神家园。
一句话,我们希望,《松江人文大辞典》的编纂出版,既能为松江留存一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高品质的历史典籍,又能为新时代松江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来践行与实现文化自强提供一个可参照的生动案例。
事实上,我当初萌生编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辞典》这一想法时,内心也是有顾虑的。这样一个浩大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在缺少经验,缺少专职编撰人员,特别是缺少专门人才的情况下,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松江数千年的人文发展历史、当代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精细的爬梳、整理、研究、归纳,还必须要达到相当的学术高度,必须经得住当代和后代的检验,其复杂性、艰苦性与挑战性不言而喻。令人欣慰的是,项目上马以后,在编纂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松江人文大辞典》编纂工作有条不紊地向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编纂人员同心同德,克难攻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取得这样的成果,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领导敢于担当。
近年来,全区人民按照区委提出的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目标,团结一致、唯实唯干、成果卓著。在这样的氛围感召下,2018年上半年,按照区委主要领导关于“在人文松江建设方面,松江不仅要建设一流的文化设施,还要创造具有传世价值的一流的艺术与学术成果”的要求,我建议,松江能否及时组织力量编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辞典》,能否推出10部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能否在条件成熟时整理出版100卷本《松江历代文史典籍总目提要》?而要完成这些高难度、跨学科、创纪录的大工程,先要在机制体制上有所创新。由此我进一步建议能否成立一个在学术研究与创作引领方面具有示范性意义的民办公助的高端学术机构,由这个学术机构来统领这些重大艺术与学术项目的实施。这些建言获得了区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要求我进一步认真运思,尽可能给出可行性方案。同年10月7日,区委主要领导利用国庆长假召集相关领导一起来垂听我所作的关于成立“江南题材创作研究院”、创编“一典一史”、创作“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的专题汇报。其中“一典”,即编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辞典》;“一史”,即编写《松江简史》。2018年12月20日,在区委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创立江南题材创作研究院”、“编纂《松江人文大辞典》”写入了中共松江区委文件。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正式着手启动大辞典编纂工程的前期准备,同时还对研究院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运行模式进行设计。在准备过程中,经反复思考,我又将编纂《松江文学史》《松江戏剧史》《松江绘画史》《松江书法史》《松江诗歌史》纳入计划,加上原有的《松江简史》,合称为“一典六史”。希望能以《松江人文大辞典》为主干,以“六史”为分支,将松江的人文资源梳理清楚,整合成一套全面系统记录松江人文历史和现状的大部头丛书。这些项目都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热情鼓励与有效指导,并列为“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
在此基础上,区委主要领导在2019年3月16日建议将原“江南题材创作研究院”易名为“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这一改,研究院的使命更清楚,目标更明确。2019年5月23日,在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领导的精心安排下,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正式入驻松江区图书馆二楼办公。2019年6月16日,《松江人文大辞典》第一次编纂工作例会在松江区图书馆会展厅召开,区有关部门领导出席。2019年7月13日,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由市、区领导揭牌。在2019年松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成立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与“启动《松江人文大辞典》编纂”成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而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再次强调做实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还在附件中对“一典六史”专门作名词解释。在《松江人文大辞典》与“松江六史”编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后,2020年4月20日,中共松江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同意成立区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作为文化旅游局下属单位”的批复。这标志着一直以民办公助方式运行的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正式转为区属事业编制单位,《松江人文大辞典》与“松江六史”的编纂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可以说,无论是以民办公助的项目制方式运行,还是转为正式的事业编制管理,《松江人文大辞典》、“松江六史”的编纂以及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的机构设置,都是得益于松江区委、区政府营造的倡导创新、鼓励创新、推动创新的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特别是得益于区委主要领导以及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领导的创新意识与担当意识。
第二,名宿善于引领。
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场合说过,设计《松江人文大辞典》这个编纂工程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必须由欧粤先生来担任前线指挥官。一方面,欧粤先生学识渊博,文史哲兼长;耆德忠正,智善信兼具。他长期在区史志办担任编审工作,为泱泱大著《松江县志》的副主编,在地方史志研究与民俗学研究方面著作等身,具有丰沛的学术素养与丰富的史志编纂经验,是松江学术界公认的德高望重的领军人物。另一方面,欧粤先生是一位卓越的儒帅,具有很好的统筹协调能力。他曾担任松江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既对松江文史如数家珍,又对松江文化人的禀性、学养、能力了如指掌,由他来牵头组织编纂班底,排兵布阵,协调各方,可谓不二人选。果不其然,欧粤先生到岗后,夙兴夜寐,筚路蓝缕,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从每个词条的选定到每段释文的增删,他都亲历亲为,可谓沤心沥血,厥功至伟。
第三,方家乐于力助。
本辞典的责任编辑是“新松江人”、上海辞书出版社历史地理编辑室主任王圣良编审。他在辞书编纂领域耕耘三十余载,主编、参编各类辞书数十种,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经验,此番出任责编,亲拟的“编纂指南”、“案例分析”、“样稿评点”等讲稿就达数万字,每次讲解,都是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极具操作性。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他都竭智尽能,倾情力助,令人感动。
第四,同仁甘于奉献。
作为大辞典的编纂人员,松江老中青三代学人践行“云间风度”,发扬义工精神,团结协作,齐心攻关,俯以观今,仰以察古,见微知著,尝鼎一脔。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如本辞典编辑部主任、原《松江报》主编吴纪盛先生,身先士卒,恪尽职守,即使是在亲人有恙,经常在家、医院间奔波时,他也坚持认真收集整理材料,悉心撰写词条,召集“老部下”商讨编写工作,做到工作、家事两不误,无怨无悔,尽心尽力,体现了一个老报人所具有的敬业精神与学者风范。研究院及本辞典编辑部办公室主任兼图片主编俞月娥,身兼数职,事务繁杂,但她兢兢业业,每天保持着充沛的工作热情。一度时间,为赶着修复数百张旧照片,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下班时,她在空荡荡的办公楼里不敢独自下来,就请值班保安在走廊里“吆喝”为她壮胆。还有像建筑分科主编邢砚斐先生,在患病期间仍笔耕不辍,并为其他分科积极提供资料。有的分科主编为了赶进度,放弃了外出旅游的机会,有的实在忙不过来,就让自己的子女做帮手。总之,这种恪尽职守、臻于至善的工作作风,几乎是编纂团队每个成员的“标配”。而集体性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本辞典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保证。虽然称不上惊天动地,却也是可歌可泣。
第五,各方勇于支持。
本辞典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全区各委办局以及各街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涉及编纂工作中有关的人、事、物时,陆忠新、曹金华、李涛、周样波、梁宝山、张国强、刘通、杨雨清、王灵辉、张冬梅、陈诚、金叶、奚建治、牛立超、俞宝琴等都以各种方式给予了支持与帮助。而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以及《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松江报》与全国其他各大主流媒体网站,也一直对大辞典的编纂予以亲切关注与热情鼓励,多家媒体连续十余次予以跟踪报道,其情其诚,令人感动。同样令我欣慰的是,我供职的上海戏剧学院领导没有忘记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对我这样一个在职的教师回家乡兼职给予了应有的理解与支持。当然,就我本人来说,教书育人是第一天职,为学校承担的教学、科研、创作以及其他任务,决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兼职两年间,教学上曾三获国家级奖励与资助;创作上曾有多部大型剧作公演,科研上也有较多的成果问世。聊以自慰的是,学习“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力求做到无愧于上戏,无愧于家乡,无愧于事,无愧于心,也算是我几十年如一日恪守的信条,至今也没有改变吧。
我始终认为,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先贤邦彦的言行举止、丰赡业绩,需要我们沉下心来,鉴古观今,读史悟道。尤其在经济发展快速推进、社会深刻转型的当下,摒弃喧嚣与浮躁,在充满温情与敬意之中追根溯源,将会让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而《松江人文大辞典》的出版,便是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交出的一份回应时代需求的答卷。
如果说松江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那么,我们希望这部大辞典能为人们打开这个宝库提供一把精致便捷的钥匙。有了她,不但可以为当代,更可以为后代了解和研究松江人文历史提供方便。我们更希望这部大辞典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松江的宏伟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26年前的一个春日上午,在为家乡松江起“上海根”别名时的一刹那,我曾种下一个愿望,总有一天,要为“上海根”的称谓做一些经得起历史推敲的学术注解。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才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松江学人乘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风,以辛勤的付出、卓越的努力帮助我圆了这一久违了的梦想。为此,我要再一次向由执行主编欧粤率领的编纂团队,以及所有支持帮助这一文化建设工程的领导与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愿我美丽的家乡松江——岁月静好,山高水长!龙腾虎跃,布颿无恙!
是为序。
2020年12月13日
(作者为《松江人文大辞典》〈8卷〉主编,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剧文学分支主编,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戏曲学会会长,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