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行者 | 跟着“雪龙”环南极

(原标题:极·行者 | 跟着“雪龙”环南极)

跨越世界上所有的经度和时区;

“拥抱”过南印度洋、南大西洋、

南太平洋的海水;

从南半球初夏的海冰厚重,

到浮冰融化后的波涛汹涌,

再到初冬降临时荷叶冰浮现。

——这是一条“极行者”的路线。

2016年12月,“雪龙”号从中山站附近离开,穿出浮冰区即将进入清水区航行。

当地时间2017年2月25日,“雪龙”号科考船缓缓驶入普里兹湾,这是继2016年12月12日驶离后,完成14545海里逆时针环南极航行作业的“雪龙”船再度回到起点。一路上有哪些“遇见”?环绕南极大陆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新华社记者跟随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用镜头带你了解“极行者”的路程。

2016年12月12日,完成中山站第一阶段卸货任务的“雪龙”船从层层海冰中驶出,一路向西,正式开始逆时针环南极大陆航行。这也是“雪龙”船第三次环南极了。

闲聊时,问船上常年出海的水手,

总是漂泊,还喜欢看海吗?

水手说,

海上不仅有波涛汹涌,还有万千变化的风景。

2016年12月21日午夜,冰区海上日落。

极昼的南极,太阳永不落山,只会在夜深人静时低垂在海天一线。多半时间,南大洋上的天空总是深邃阴郁,在落雪中破冰前行的“雪龙”船,才更有南极的味道。

2016年12月23日,正在破冰前行中的“雪龙”船。

2016年12月24日南极半岛海域多学科海洋环境综合考察正式开始,大洋考察队进入密集作业的“黄金时间”:12天,5个海水断面,42个重点站位。不论昼夜,只要船行驶到计划站点他们就开工干活,顾不上吃饭已是常事,困极了就在实验室和衣而眠,还要叮嘱值班的队友到站时千万记得叫醒自己采水、过滤、做实验。

上图:考察队员正在舯甲板将温盐深度剖面仪(CTD)放入海中;中图:考察队员杨洋正在进行海水过滤;下图:考察队员正在回收箱式采集器。

大洋作业期间迎来了2017年元旦,船上的人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跨年夜。在这里,日和夜似乎没有分明的界限。不知道哪一束阳光来自新年初升的太阳,忙碌的人们在涛头浪谷间穿越了时间的海洋。

2017年1月1日,“雪龙”船后甲板举行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飘扬在南半球的“世界尽头”。

穿过南印度洋、南大西洋后,“雪龙”船渐渐靠近南极半岛,2017年1月4日抵达长城湾后,开始执行长城站卸货、环境整治任务。科考队要将站区清理的建筑废弃物、考察站运行遗留生活废弃物等回运到船上,再带回国内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留在南极地区造成站区和周边环境污染。由于水深条件不允许“雪龙”船直接停靠长城站码头,卸货必须通过吃水较浅的“黄河”艇拖驳船在船站之间昼夜往返。

1月5日,长城站码头正在吊运物资。

长城站岸边的船锚,这是当年建站时海军“J121”号打捞救生船的备锚,在建成后放置此处作为纪念。背面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0八名官兵首次赴南极纪念J121”的字样。

长城站上的好汉石。在北京的长城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刻几乎家喻户晓。能够抵达这南极大陆的长城站,更是当之无愧的“好汉”。

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东临麦克斯维尔湾。这里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丰富的生物资源也吸引着科学家的关注。

1月8日,跟随野外作业采样的科考队员,“翻山越岭”才抵达采样地点——生物湾。

1月8日,生物湾一带。地上茂盛的苔藓仿佛让人忘记这里是南极洲。

1月8日,生物湾岸边正在取样的科考队员。

1月8日,生物湾岸边刚刚出水上岸的帽带企鹅。沿岸边行走,发现这里也是企鹅、海豹的栖息乐园。

从长城站出来航行到阿蒙森海,农历丁酉鸡年的春节悄然而至。

当地时间1月27日一早(北京时间28日凌晨),南极阿蒙森海域刮起了七到八级的大风、伴有三四米高的涌浪,阴沉飘雪的天气格外寒冷。“雪龙”号科考船仍在继续向西环南极航行,正在紧锣密鼓赶往下一个考察区域——罗斯海。

与舱外的风雪交加不同,船舱内洋溢着浓浓的欢庆气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到了。

1月31日,“雪龙”船舷窗上贴着的剪纸窗花。

年味,常常是从喜庆的中国红开始的。

剪纸窗花,映衬着舷窗外波涛汹涌的海水。

这年味里,别有一番漂泊的味道。

1月24日,第33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在后甲板提前向祖国人民拜年。

都说新年新气象,今年一开年,极行者“雪龙”船又刷新了世界纪录。2月1日,“雪龙”船行驶到南纬78 41 罗斯海鲸湾附近,这是“雪龙”船在南半球到达的最高纬度,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纪录。

2月1日,“雪龙”船航行到南纬78 41 科考队员及船员在甲板合影留念。

罗斯海,是南极探险历史沉淀最丰厚的地方。

——1842年,由詹姆斯·克拉克·罗斯船长率领的英国皇家海军探险队首次到达这里,并为其命名。

——1911年1月4日,挪威籍探险家罗阿尔·阿蒙森选择在鲸湾登陆,将这附近作为出发基地进行冲击南极点的准备。10个月后,阿蒙森和5名探险队员,用52条爱斯基摩狗拉着滑雪板和13个雪橇出发,遍尝风雪肆虐后,终于在当年12月14日抵达南极点,成为人类首个登上南极点的勇者。

2月3日,开往罗斯海特拉诺瓦湾途中,海面上漂浮着密集的浮冰。

2月3日,抵达罗斯海特拉诺瓦湾难言岛附近水域。

来到罗斯海,最重要的任务是为中国在这一区域新建常年考察站进行站址优化比选。第29次至32次南极科考期间,中国选择了难言岛作为新建常年科考站的主要备选站址并进行了综合调查。

2月3日,抵达罗斯海特拉诺瓦湾难言岛附近,背依雪山,面朝大海,这里可谓罗斯海最美的地方之一。

2月4日,难言岛上风蚀的石头。

与美景共存的,是岛上常年六七级的风,瞬时风力可达到八级以上。夏季积雪渐渐融化,地表裸露出沙土和大小不一的碎石。山下的石头多半棱角分明,行走其间很容易崴脚、摔跤。临近海岸的一侧,积雪延伸出去,表面看去平缓,但稍有不慎就有跌落石崖的危险。这些缓坡碎石多数是冰川运动带来的冰积物,其间突兀耸立着几块巨石。队员们每天要带着各种仪器、热水和干粮,在岛上依靠双脚走遍作业点。由于四周缺少遮挡物,他们只能在风中艰难行进。

选址队考察队员正在岛上徒步从1号作业点赶往2号作业点。

选址队考察队员徐刚正在进行地质研究。 2月4日,难言岛上刚从水中游上陆地的阿德雷企鹅。

罗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极洲的一个边缘海,这里沿岸汇集了埃里伯斯火山、墨尔本火山等多座活火山。无法目测出火山的高度,唯有腰间飘过的云才能诠释山的高耸巍峨。冰雪下覆盖着翻涌的岩浆,这是真正的“冰火两重天”。罗斯海具有不容小觑的科研价值,被喻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除了选址考察,此次在罗斯海区域进行的海洋地质与海洋地球物理调查也是收获满满。

2月9日,罗斯海麦克默多湾海拔3794米的埃里伯斯火山。

——科考队首次完成罗斯海东部和罗斯冰架前缘断面地质调查,这也是中国在南大洋完成的最高纬度调查作业。

——通过拖曳式海洋磁力仪,共完成罗斯海区域600余公里的地磁测量,是近年来完成量最大的一次。科考队还在全球首次实现南纬78 40 以南高纬度的地磁测量,获得的30余公里测线长度的海洋地磁总场场强度数据,填补了该区域地球物理场数据的空白。

火山、冰架、富饶的海水……罗斯海,是南极最令人惊叹的地方之一,有着穷尽言语所能形容的美丽,又充斥着孤寂荒凉的野性。

2月14日,停泊在特拉诺瓦湾的“雪龙”船。

2月14日情人节,当人们正与爱人执手的时候,“雪龙”船上的人们也纷纷来到甲板与罗斯海告别。六点整缓缓驶出停泊地,船前浮冰上的企鹅鸣叫了几声,似乎在与大船告别。就在离开罗斯海的前一夜,海面上猛然出现了连成片的荷叶冰——这是南极海冰生成最初的形态之一。随着海冰逐渐增厚,南极的冬季又要来了。

2月13日,罗斯海海面上的荷叶冰。

继续向西完成最后一段航程后,“雪龙”船于2月25日回到普里兹湾,准备开始中山站第二阶段卸货和大洋调查作业。“雪龙”环南极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山站也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

2月25日,中山站新投入使用的油罐上被度夏队员绘制了十二生肖剪纸图。

2月26日,中山站建站28周年,第33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在度夏考察作业期间,利用铲车、挖土机等设备在中山站站区前平整了一片开阔地,修葺成“中山广场”。

再过几天,完成任务的“雪龙”船就要搭载着完成度夏考察任务的队员离开,踏上回家的路。19名越冬队员将继续留在这里,在暴风雪、严寒、漫长的极夜里,坚守站区一整个冬季。

背景资料:

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自2016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将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完成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考察队由256人组成,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1岁。考察队员将先后抵达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罗斯海地区,执行自然科学类现场考察、罗斯海新站选址前期工作、极地战略管理和政策现场调研、极地管理制度建设现场调研、固定翼飞机科考、国际合作、内陆考察等9大类合计72项考察任务。预计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荣启涵随船全程参与报道,记录下总航程约3.1万海里的精彩与惊险。

图文:新华社记者荣启涵

策划:张传奇

编辑:吕帅 程婷婷

(原标题:极·行者 | 跟着“雪龙”环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