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缺失年代 復旦師生寫居民史留住上海面貌

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带领学生,记录上海一处面临拆迁社区的居民口述史。他感慨,当前中国人的记忆很诡异,「对过去的事情不清楚,对现在的事情也不清楚」。

「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6月出版,成为以「大叙事」为主流的中国书市中,具特色的个体历史纪录。8月12日,张力奋与作家马伯庸在上海「申报馆」对谈,在这座近代中国第一家报馆的旧址,就此书谈新闻采访实践。

这本书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带领12名学生和2名助教,利用2021年9月到12月底一学期的时间,运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完成,书中年纪最长的受访者今年90岁。

他的起心动念是想要记录快速消失的里弄上海记忆,同时也有感于「中国人的记忆已经进入了一个很诡异的阶段,就是我们对过去的事情不清楚,对现在的事情也不清楚」。

平凉路2767弄是「上海第十九棉纺织厂」员工宿舍区,整个社区已在2021年被排入拆迁计划。有别于今天多数人一提到上海就想到外滩、高楼或洋房区精致小店,书中反映的是上海早年工人阶级的生活史。

张力奋认为,「没有武康大楼的上海记忆不完整,但是没有杨树浦(地名,位于杨浦区内)的上海记忆有缺陷」。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见更完整的上海面貌。

位于昔日法国租界区的武康大楼是上海「打卡」度最高的网红建筑,代表着更为中产和精致的生活方式; 杨浦区位在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是奠定上海近代工业的区域,按照书中所写,这里「从不是让上海人眉飞色舞的地方」。

这本书的采访写作过程,也呈现出在中国做研究的特殊性。由于拆迁具有一定敏感性,选定田野调查对象后,先由校方高层和杨浦区的行政官员协商取得同意,才能顺利展开工作。

即使已经取得「入门票」,过程仍多不易。居民的口述史需要有历史档案作为印证,张力奋坦言「在中国查档案是很难的一件事」,幸而最后仍能在图书馆找到一些非常有帮助、几十年不曾有人借阅过的史料。

还有受访的老先生后来坚决不同意他的口述史被出版,因为被唤起的是痛苦的记忆,老先生认为「它完全搅乱了我的晚年生活」。

对谈活动现场,有观众提到台湾保留眷村记忆的做法,以及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及导演赖声川联合编导的舞台剧「宝岛一村」,张力奋则回应说:「一个社会到了正常的状态,就会珍惜我们的记忆。」他认为这本关于平民生活的书也是一样,不是多了不起的事,「就是一个正常社会该发生的事情」。

书写小人物的故事,总让不少人疑惑「为何而写、如何去写」,但听完分享会后,有家长表示,会鼓励孩子继续写日记。

张力奋在外媒任职时,曾采访过许多世界政要。作为一个专业记者,他觉得面对一国的首相或总统,和面对一个即将拆迁老旧社区的长辈并没有不同,「我对他们的尊重,以及他们对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一样的」,「我不觉得从唐宁街10号走到平凉路2767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