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余额不足,赶紧看本书来补一补 | 九月书选
在这长假的最后一天,你或许已经踏上返程的旅途,刚刚熟悉却又即将变得陌生的风景,从车窗外飞速掠过——所谓的假日,一如“假”的一个字义“借”一样,是从芜杂的日常生活中借出那么几天,用来将自己的身份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直到陌生的环境开始变得像日常生活一样熟悉,而日常生活变得些许陌生后,假期也随之结束,离开,再度踏上生活之旅。
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和假期一样,每一本你未读过的书,都像是别一种陌生的风景,等待你从熟悉的生活中进入。你或许会在其中遇到熟悉的角色,熟悉的情节,熟悉的故事,直到你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页,带着陌生而熟悉的阅读体验,走进熟悉的生活中。
但书也与假日不同,因为假日不是随时都能放假,而书却可以随时拿起阅读。你可以通过新书去游览新的风景,也可以翻看旧书去故地重游。
故地重游,也常常有新的发现,就像书单中的《人类新史》,熟悉的历史又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解读。你会跟着《巴比伦怪物》的指引,去窥探魏玛德国时代最惊悚阴暗的角落;也可以在《未来生活图鉴》中,让自己提前体验一把未来可能的生活。假期网红博物院里“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的体验令人窒息,但《77街的神龛》却可以带领你不疾不徐地周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世界上最丰富的人类学藏品。在《漫长的调查》中,你可以跟随梁思成的脚步去考察西南山野中的古迹——它们中大半如今只能在纸上得见。你也可以当回博物学家,透过《寻觅自然》的放大镜,像小孩子一样盯着蚂蚁看一整天。也或许,你想去见见阿本大书,他的《本雅明书信集》,就是一座活着的纪念碑。
《故事终结》,假期结束,不管是疲劳也好,兴奋也罢。无论《你们去荒野》,还是我们回城市,希望你愿意拿起一本书。
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名单。在选书时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同时我们也开始在多个城市的书店对书榜进行了线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见书榜后),欢迎读者朋友们关注、前往。
《本雅明书信集》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金晓宇
版本:新行思 | 光启书局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本雅明书信集》收录本雅明18岁(1910年)至去世前不久(1940年)的300多封信件,其时间和内容跨度,涉及本雅明生命的主要部分。本书的两位编者,本雅明的好友兼通信人,犹太思想家格肖姆·肖勒姆和哲学家特奥多·W.阿多诺,让这部“本雅明最全的书信集”获得了足够的体量、分量和可靠的注释。
翻阅一部以时间为序的书信集,既让人感到轻松又容易陷入茫然。轻松是因为一封书信作为相对碎片式的表达,往往不带有某种明确的目的性,而更像是一个人生命瞬间的凝结,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书信内容比一部专著自然更松弛。茫然则是因为,当你读过几十封、上百封,想要试图去理解它们时,这一想法必然要求一种“整合”,但书信中过于丰富繁杂的多元性让这种整合几乎不太可能实现。
如果极为勉强地概括这部书信集,也许可以用本雅明一封信里的一句话:“和你谈谈生命的问题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虽然这句话在信中有其具体语境,但把这话孤立出来、作更宽泛的理解,或许可以捕捉到一些这部书信集的气息。如阿多诺在导言中说的,本雅明“写信时充满了激情”,因为他用书信这种“过时的方式”意欲谈论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生命,无论是一次度假的感知还是一次思想上的结晶;此外,对他来说,谈论或者说思考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事。在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本雅明的热情,他对书籍的痴迷,对“精神性”的热衷,对各领域——教育、哲学、批评、艺术、语言、宗教、伦理、翻译、诗歌、叙事等——的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随时间深化,展现出其复杂思想的生长脉络。
当然,以时间为序的书信还自然而然地勾勒出本雅明的部分生命轨迹,那些愉悦和忧郁、幸运和不幸的时时刻刻。肖勒姆在导言中说,“这本书信集,它应该是为我们已故的朋友立的一座活的纪念碑”,这句话的重点大概在于“活的”,因为信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是“活的”,鲜活的语调,灵活、即兴的自我表白,仿佛写信的人并没有“已故”。
《你们去荒野》
作者:赵松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大方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他手里擎着那部厚厚的关于地球生物几次大灭绝的书,恍惚间,觉得自己就像个正在梦游的人。”合上《你们去荒野》这部小说集,这样的句子——而非某个故事,因为从这一层面看,该小说集呈现的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故事的离散——会在头脑中若有若无地漂浮,这句子描绘的画面似乎可以独立于小说故事而存在,进而成为生活的某种象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连灰尘都算不上。”以及:“这么些年过去了,我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就像个梦游人,一直在悬崖边上散步,却不自知。明年我就五十岁了。可是我却忽然有种身边的所有一切都在瓦解,都在不停地脱落……”
“瓦解”“脱落”以及对它们的随时感知,多次出现在作者赵松笔下,像是他对当下生活的基础感悟,这一感悟萦绕于多篇小说中,让这些小说远远看上去像是弥漫在一大片松林里的雾气,真切又即将隐遁、隐遁又无比真切,和我们对生活的感知有些近似。无论是没有“现在感”的消失的女人,还是那个观察着年轻人生存现状的独居中年人,抑或那些纠结于各种脆弱关系的男男女女,似乎都在被一种无形的向外运动的力量甩出去,就要不知所踪……事实上,没有人会不知所踪,无论飘到哪里,“存在的负担”将和每个人如影随形。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
作者:陆大鹏
版本:火与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怪物,披着人皮的怪物,在人群中行走,他们窥伺着、等待着,攫住某个时机去吞噬人命,犯下罪行,而他们所隐身人群的这世间,便是滋生怪物最好的巢穴,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怪物——魏玛共和国,一个从战败泥淖中诞生的古怪政权,四年的战争以及最终像榔头一样砸在每个人头顶的战败,不仅吞噬了千万生命,残毁了千万肉体,更腐蚀了千万灵魂。从战场归来的杀戮野兽,因经济萧条而失业的流浪汉,在左右极端撕裂的政治光谱中活跃的党派打手,无一不在加剧这个巢穴中怪物的数量。暴力在街头公开上演,仇恨会在没有征兆的时刻猝然爆发,街角、餐厅、影院、舞池、浴场,刀子抽出,拳头挥舞,棍棒乱飞,怪物们群聚而来,也可能独行独往,只留下淤青、鲜血以及尸体。
那么,如何将怪物从人群中辨认出来?
《巴比伦怪物》讲述的就是魏玛德国时代形形色色的怪物犯下的罪行,以及那些将他们甄别出来的怪物抓捕者——柏林刑警的故事。就像作者陆大鹏在序言中描述的那样,也许人们会对魏玛时期的警察时而挥舞警棍敲打左翼游行者,时而抓捕极右暴行犯感到惊异,分不清在这个撕裂的政权中,警察究竟是哪一派的打手,但这恰恰说明,德国的警察制度展现出了一种极强的稳定性,承受住了战争、革命与政治社会撕裂的震荡,让它可以从帝制到共和国时代可以近乎无痕地过渡。
本书的主角柏林警察局谋杀调查科的探长甘纳特对此最是感同身受。全书开篇的那起由他侦办的酒馆老板娘被杀案,发生在战争末期的1917年,最终被破获却已经到了1925年,无论是战败、帝制覆灭、共和政体成立、政权的更迭都没有让这起普通的杀人案沉入混乱的社会泥海中,警察工作的连续性并未遭受破坏。尽管战后德国的社会上怪物横行,街头血斗甚至时或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但警察依然在恪尽职守,公务员化的警察制度要求他们对形而上的国家的效忠,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党派政治。在柏林革命期间,尽管警察局被左翼的斯达巴克同盟占领,但常规警务工作依然进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当柏林街头党派械斗枪战最激烈的时刻,甘纳特依然像往常一样调查阿德龙饭店的谋杀案——日常的工作依然在进行,并无变改。
尽管警察努力维持着日常工作的进行,但就像阿德龙饭店谋杀案的凶手是打着在政治血斗乱象中浑水摸鱼的如意算盘一样,柏林的罪犯们,却是这一非常社会巢穴才能滋生出的怪物,因此,在书中,我们看到了断臂连环杀手约翰·迈尔,因受伤和失业而心态扭曲的杀人狂,还有弗里德里希·舒曼,战争让他能打着保卫祖国的旗号坦坦荡荡地肆行自己的杀戮欲望,当战争结束后,战场上杀戮的惯性驱使他成了令人生畏的连环杀手。在战后柏林贫穷肮脏的底层角落中,终于为格罗斯曼这样的恶棍提供了犯罪的温床,他将从魔窟中骗来的可怜女性“砍成小块,全都烧掉”,在极右翼猖獗的汉诺威,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哈尔曼会把无家可归的少年蹂躏致死后做成香肠。
怪物犯下罪行,警察抓捕怪物,血腥、暴力,党派政争和械斗枪战,革命的咆哮和极右翼的叫嚣,都成了这些怪物们罪行舞台充满刺激和兴奋感的背景音——讽刺的是,如此光怪陆离的怪物表演,却在纳粹掌权后忽然“销声匿迹”了——至少报纸上那些连篇累牍的犯罪报道消失了,这给人造成了一种纳粹涤荡罪恶,河清海晏的幻象,但怪物并未真的消失,他们只是不再成为了舞台上吸引人的主角——纳粹这一怪物将人人都变成了怪物,也就无所谓谁更是怪物了。
《故事终结》
作者:[匈牙利]纳道什·彼得
译者:余泽民
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荐理由:
《故事终结》是匈牙利著名作家纳道什·彼得第一本被翻译成简体中文的小说。作为匈牙利文学当下的明星,纳道什也是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只是由于翻译较少的缘故不太为国内读者知晓。《故事终结》继续由可以称得上匈牙利文学翻译第一人的余泽民进行翻译,和余泽民之前译介过的其他匈牙利语作家相似,纳道什也是一个喜欢使用长句和长段落,凝造一种浓郁叙事氛围的作家。他的小说风格更加注重结构,喜欢打乱时间和空间,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句子进行奏鸣,不过《故事终结》作为纳道什·彼得的处女作小说,在结构技巧方面还没有到达他后期标志性风格的程度。
这本小说的篇幅并不长,讲述了主人公——一个孩童——视角里的匈牙利历史。小说将二战时期犹太人幸存者的流浪历史、民间传说、家族历史、战争中的阴暗面以及斯大林时期的匈牙利社会氛围融为一体,在主人公的孩童意识中,这些历史事件有时具有新的解释,当天真的视角和压抑的社会时期碰撞到一起时,所迸发出的忧郁感成为了这部小说的核心所在。
《未来生活图鉴》
作者: [日] 冈屿裕史 编著,
译者: 林沁,
版本:千寻Neverend | 晨光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我们很难想象当下的孩子在长大后,面临的是一个如何运转的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并渗透进生活,如何让孩子层层递进又简单明了地了解科技和生活的改变是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未来生活图鉴》以简明的漫画风格,从二进制、物联网、AI、元宇宙、编程、信息安全六大方面展开,完整梳理了数字技术发展的脉络,同时呈现最前沿的数字技术成果,如Chat GPT、AR、VR、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探讨数字技术在未来将如何改变人类的现实生活。
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仅介绍了技术的发展、背后的原理,也探讨了技术的局限和道德困境。比如AI虽然功能强大,但不擅长处理新事物。而智能汽车虽然很方便、能降低驾驶失误,但不擅长处理雨天等突发状况。对于孩子来说,了解技术、辩证地看待技术、识别技术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是积极且有价值的。
《77街的神龛》
作者:薛茗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9月
推荐理由: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是美国历史最悠久人类学博物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民族学收藏。《77街的神龛》围绕博物馆里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萨满的神衣、《西游记》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灵及“镇馆之宝”独木舟,讲述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类学家的故事。
《77街的神龛》不只是一份博物馆指南。本书作者、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薛茗在字里行间的讲述中,不断地邀请读者在曲折生动的故事背后,思考博物馆中“看不见的”人和物与外在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反思人类学博物馆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和责任。
实际上,人类学博物馆正面临尴尬的处境。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导了一系列远征,为美国带回了丰富的人类学收藏。时至今日,这些收藏正在接受着现代人类学“去殖民化”“去西方中心主义”目光的尖刻审视。从学术圈内部、原住民群体到社会活动家,越来越多的声音抗议这种带着猎奇或自负的眼光傲视“野蛮”文明的博物馆早就应该从历史舞台上退出。
在薛茗看来,人类学博物馆若想摆脱“历史残留品”的角色,需要重新审视藏品与观众的关系。(比如为藏品增加更多的背景,不仅仅是器物的名称、材料、仪式功能,还有这件器物是如何来到博物馆的,它在原住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正如人类学家迈尔斯所说,人类学博物馆可以成为“文化碰撞的场域”,展品或展览叙事能够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参与不同形式的讨论,哪怕有时是沉默,有时是激烈的争论。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作者:萧易
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时代在战火中颠簸着穿行,满身血污烟尘踉跄着摸索着前方的道路,但他们却回过头去,走向历史,走向过去,走向那些被疲于奔命的世人顾不上的、甚至遗忘的往昔的存在,那是曾经为信众祈佑膜拜,如今却摇摇将坍的古老寺院;是铭刻着千年前荣耀、如今连同姓名和存在都一并被遗忘的碑阙石祠;是人去楼空的破败宅院,是被荒草掩埋的古墓,是曾经为一双双灵巧的手所雕凿,尤为一双双虔诚的眼睛所注视的摩崖佛窟——它们都注定会走进时间深处,在遗忘中迈向永恒的消逝——但它们终于与他们相遇,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抗战时代,在这个炸弹每天不知何时落下的西南大后方。
1938年11月24日,刘敦桢带着莫宗江、陈明达,在云南西北部考察了大理、剑川、丽江、鹤庆、镇南、楚雄等地的古建筑,第二年1月25日返回昆明。不久,梁思成、刘敦桢又将视野投向了四川,酝酿一次更为久远的调查,因调查区域涉及四川省与西康省,史称“川康古建筑调查”。《漫长的调查》,一如书名,讲述的正是这场长达173天的西南古迹调查之旅。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在战争时代,是如何在西南的荒野山间探寻,去调查730多处古建筑、古遗址。这是一场与战争和时间的逆向赛跑,前者要将它们拉向消失这一注定的命运,而调查者们却要尽力地在自己的照片和调查笔记中多留住它们一刻,至少,在消失前,让世人知道它们曾经存在。
地上的曾经,终于成了纸上的存在。梁思成等人当年调查的古迹,如今已经有一半仅仅存在于纸上照片中。纸上的文字和照片中的图像,也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档案柜里、文件夹中,被灰尘围攻,被蠹鱼侵袭,一如战时从天而降的炸弹,一如岁月漫长而无情的野火,但终于,在这本书上,它们胜出了。
尽管只是一场悲哀的胜利,就像书中所写的李庄史语所同仁租住的当地宅子一样,那是书中最年轻的古迹之一,时过境迁,“只有茶余饭后,他们才想起自己的院落中曾经有过汗牛充栋的图书;曾经有一群堪称民国衣冠的先生们在书桌前秉烛夜书,挥斥方遒。再后来,主人被赶出院门,又住进去了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偌大的院落被切割成若干人家,变得零碎、破败,逐渐年久失修,也就很少有人记得那些故事了”。
《人类新史: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作者: [美]大卫·格雷伯 [英]大卫·温格罗
译者:张帆 张雨欣
版本:后浪 | 九州出版社
2024年6月
推荐理由:
2020年9月2日,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发起人、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逝世。这位自学成才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从事的研究极具批判锋芒,他对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的深入分析,如同他发起与参与的社会运动一般充满力量。在学术上,格雷伯不愿囿于既有的陈旧学术框架,而是不断跨越学科边界,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人类新史》是格雷伯的遗作,由他与英国考古学者大卫·温格罗共同完成。顾名思义,本书试图对既有的人类起源叙事提出挑战。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族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这一人类社会演化的经典模式主宰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这种历史想象植根于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对此做出的保守反应。
通过细致爬梳考古学成果,格雷伯和温格罗认为这种单一的进步叙事遮蔽了人类历史极为丰富和有趣的诸多事实。例如,斯蒂芬·平克等当代思想家秉承霍布斯的假说,认为原始人类社会充满了暴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残酷。但考古学者在罗米托二号墓穴发现,旧石器时代的聚落尽管残病率很高,但亡者生前受到的照顾却极为精细。又如,人们常常会将资本主义的历史追溯到相当久远的时期,其例证则是人们发现了许多远程的原始贸易,发生迁徙的物品往往是宝石、贝壳等。但两位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更为细致地挖掘,会意识到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可能出于与贸易并不相干的理由转运贵重物品。16、17世纪讲易洛魁语的民族会将寻找和运送贵重物品的过程视为寻找梦境的旅途,对于北美洲原住民社会的很多女性,这种转运过程则可能是出于赌博的需要。
“社会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假装游戏,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假装只有一个层面在运作:基本上,我们把一切都还原为简笔画,以便发现本不可见的模式”,两位作者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待人类历史的多元可能性,为我们想象人类未来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寻觅自然》
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
译者:童可依
版本: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荐理由:
人类朋友,你们认为“人类社会”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社会吗?假如你们听说过狼群狮群合作的故事,大概不会如此认为。人类社会能遍布地球各个陆地角落,至少是规模最大的社会吧?也不是。其实就连历史长度,人类的社会也未必最悠久。
我们的超越者是当之无愧的“社会之王”:蚂蚁及其社会。以蚂蚁研究见长的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1929—2021)断言蚂蚁社会是人类社会可望不可及的社会模板,而蚂蚁也比猩猩更像人类。他的这一看法来自于对动物“社会性”——而不只是生物性——的观察。我们当然可以从人类与蚂蚁两种社会形成机制的不同对他的说法加以批评。不过无法否认的是,威尔逊是20世纪在动物“社会性”这个方向上的开拓者,可能也是走得最远的人类成员。
威尔逊对动物的热爱始于童年。在那个年纪,他勇敢地与各种蛇打交道,去观察它们,并试图与它们相处。这听起来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说我们大多数人在童年某个节点(比如六七岁)就开始畏惧蛇和蛇形动作,威尔逊这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却未曾经历这种转变。他进入自然,寻觅自然,去“自然”找“社会”,改变了整个生物科学界对动物的传统看法。他不那么“科学”,甚至批评“科学”;他不仅用科学的、社会的视角,还会用艺术的视角去审视动物的行为特征。
“科学的作用,就像艺术一样,是将近在眼前的意象与更为遥远的意义融合在一起,将我们已经理解的部分连同新发现的部分融入更宏大的图景,这种图景要足够连贯一致,可以被接受为真理。”这是他在《寻觅自然》这本晚年整理的文集之中讲的感受。科学乎?艺术乎?他的研究范式在高度(或过度)专业化的当下尤其具有独特的魅力。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作者:隋福民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9月
推荐理由:
这些年,经济史得到了比过去更多的关注。与经济史相关的图书出版逐年增加是一个例证。随着人类在现代经济世界走得越来越远,尤其是面对新技术和地缘政治带来的种种议题,人们希望拉长时间,去看一看历史中的经济活动变化。上世纪90年代道格拉斯•诺思讲的那句“历史是重要的”(history maters)至今有其意义。
那么,经济史是如何研究历史和经济的?我们自然可以在方法论上简单化为“经济学取向的经济史”和“历史学取向的经济史”,两种取向在高校院系和科研院所归属于不同系,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及其方法偏好也有所不同。而这本《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则从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论述了一场被称为“新经济史革命”的学术革新。
作者隋福民将这场革新的基础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计量学派阶段,二是随后的70年代,也就是新制度学派开始兴起的阶段。他使用历史学的方法回顾并整理“新经济史革命”,通过比较分析罗伯特·福格尔、道格拉斯·诺思等人的作品,让我们重新思考“新经济史革命”的遗产,比如以假设某事件或某条件如果存在(或不存在)为研究特色的反事实度量法。后人如何看待这些遗产?
作者的看法是,“无论是否认可新经济史研究方法,它作为一面镜子或者一种工具,都对经济史研究有帮助。”这种看似模棱两可的回答实际是作者对上世纪这场知识变革的“历史地理解”的结果。读者读了这本书当然也会有自己的看法。此外,作者认为通过这一番回顾可以重新认识经济史这门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经济史不是经济学的流,而是经济学的源”。可见历史之于经济研究的意义,正在被更多学者认同。
《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
作者:[美]史谦德
译者:李兆旭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虽然此后有张勋的复辟,但是很快以失败告终。当我们回忆曾经在中学解答近现代历史考题时,或许都会想起一句记忆犹新的答案:“这说明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共和的观念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演说是途径之一种,或者说是比较关键的一种。正是关于政论、思想、主义和时局的种种演说辩论改变了国人的观念,并与政论文章一起塑造了人们关于何为中国、何为中华民族、何为现代国家的意识。政治学者史谦德 (David Strand) 在《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这本书中处理的便是近代中国的演说史,只不过他认为,通过演说深入人心的,不仅是关于共和或整套现代政治机构的观点,也包括一种政治化的生活方式。从政治家到政论作家,都开始与公众面对面。从此,他们不只是在书斋之内著书立说,而是走出去与众人演说。
史谦德从世界各国近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意义上界定了演说的意义,接着进入中国的演说和辩论风潮。从地方会馆、公园、学校宿舍到休息室,处处都有辩论言谈之声。他对孙中山早期和晚年的演讲着墨最多,其分析的时间跨度也最长。演说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此外他讲述了梁启超、鲁迅、刘少奇、唐群英等各界人士的演讲故事。
一种新的表达和传播形式自此形成。只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演说在当时是被全然接受的,过于重视技巧、吹大话、煽动性观点更容易传播等质疑,也让人们不断重新看待无处不在的演说,有怀疑、有“将信将疑”、有漠视,也有参与。单从形式上来说,演说已经被广为接受。演讲者练习演说,并根据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措辞和策略,“公众展现的样子,发出的声音,甚至散发的气味,都由不得人不注意”。
史谦德首先为国内读者所熟知的是他的另一本书,于2021年出版中译本的《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如今这本《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出版了中译本,读者也能读到他进入历史的独特视角和叙事方法:在史料和政治学理论之间夹叙夹议。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作者:罗雨翔
版本: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如果说纽约的城市空间令人着迷,那么其背后的规划、运营以及治理机制则更值得玩味。纽约大都会的活力从何而来?背后都有哪些博弈?政府如何“企业化”运营?新冠疫情期间,“开放街道”政策如何体现城市价值观?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如何推进?个人力量如何影响社区营造?纽约是大城市的特例还是范例?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城市规划师罗雨翔尝试探究这些问题,写下这本《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罗雨翔有着哈佛大学建筑硕士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发展硕士的双重背景,曾就职于纽约市政府预算局,现为美国注册城市规划师。他从经济、地理、政策、法规、公共空间和建筑设计等方向深度观察纽约,探秘美国大城市的城市更新。他发现“公共”与“私人”之间的模糊性给纽约带来极大活力。
他在解读纽约城市运行逻辑的同时,对比了中美两国在政府运作、社会模式、公共空间规划等方面的异同,试图探讨理想城市的多种可能。他用制度的逻辑来进行分析和解读,结合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和学术框架,通过解构纽约来重构城市。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阿涅斯的海滩》
作者: [美] T.杰斐逊·克兰 编
译者:曲晓蕊
版本:也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荐理由:
阿涅斯·瓦尔达先是被称为“新浪潮之母”,后来又变成“新浪潮祖母”,她并非浪得虚名。从《短岬村》到《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从《天涯沦落女》到《拾穗者与我》,阿涅斯·瓦尔达的作品涵盖了身份认同,自我的觉醒,自由及其代价等异常丰富的主题,瓦尔达说“我的想法不曾枯竭,作品在我的头脑中流动。”她的创作历程跨越悠长的60年,为影史注入了独一无二又丰盈灵动的作品。
同时,作为一位不可忽视的导演,瓦尔达也必将在电影史中占据她的位置,她与其他电影人的互动也令人好奇。她如何看待电影行业的更迭?戈达尔、阿伦·雷乃、克里斯·马克给予了她怎样的帮助? 伯格曼、奥森·威尔斯对女性角色的呈现为何遭到瓦尔达批评?艺术电影的困境何在?这本访谈录收录了1962—2008年间瓦尔达的21篇访谈,涵盖瓦尔达电影生涯的完整轨迹和诸部作品,涉及她与“新浪潮”、好莱坞、女权运动、不同社会人群、爱人及家庭间的关系。关心瓦尔达的影迷们会在书中感受到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瓦尔达一直拥有惊人的坦诚去面对自己的创作与生命。而我们在书中寻找到的答案,也正呼应着瓦尔达的信念:我们永远都在学习。本书是我们走近“新浪潮祖母”绝佳的文字资料,这也是阿涅斯·瓦尔达的访谈文章首次进行中文引进。
《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奔向无限透明的蓝》
作者: 叶锦添
版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4年7月
推荐理由:
在当代美学领域,叶锦添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字,他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在那之后,他也一直在美学领域实践与思考,又担纲了多部电影的美术指导与服装设计,合作导演包括吴宇森、李安、冯小刚、陈凯歌、乌尔善等等。在这些年与众多各个领域的大家合作过之后,叶锦添也在拼命汲取着艺术的养分。
叶锦添在创作上也打破各种边界,横跨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本书是叶锦添三十余年美学实践和美学思考的整体呈现,从大家熟知的影视作品《大明宫词》《卧虎藏龙》《风声》《1942》,到舞台作品、摄影作品、当代艺术人偶Lili,他对美学的理念与呈现贯穿始终。
他对中国文化理解独到,在跳脱与发现之中展现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叶锦添也致力于将东西方融合,提出并践行“新东方主义”美学,影响着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作为一名美学设计师,叶锦添的文字也灵动而富于独特的美学风格,这也令阅读更增加了一重乐趣。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
作者:孙萍
版本:薄荷实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荐理由: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送外卖”由一种新兴现象变为一种新兴职业。学者孙萍长期追踪平台劳动者的职业发展与变迁,历时数年积累完成了这部关于外卖骑手的民族志调研。全书对基于平台的外卖劳动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从劳动者个体生命的整体性出发全方位揭示了外卖骑手的生存处境。这一处境的刻画更是建立在具体劳动者的生命之上,对其劳动与生活所作的情境化还原。这些经验彼此交汇,让抽象的理论生长出根系,最终获得了扎根于人民大地的生命力。
遍布城市毛细血管的外卖员背后反映出的是零工劳动正在成为一种劳动常态。借由外卖劳动,孙萍的视野瞄准的便是这样一种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劳动变迁,即过渡性如何逐步成为现代人劳作的基本形态。她想要阐释的是一种“脱嵌式”的结构逻辑,也就是当“过渡”这一劳动手段在平台市场化下日渐失去功能性意义、变成一种常态化存在时,劳动者在技术、规则与管控中如何建设自我的主体性。
这其中嵌套着非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技术进步没有让劳动变得更“轻松愉快”?为什么看似自由的平台化管理反而让劳动者更结实地“黏在平台上”?这些早已不仅是外卖骑手面临的处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劳动者所处的“附近”。这也为当今的数字劳动与平台劳动研究提示了新的道路。劳动这一抽象名词本就与个体的生命经验高度捆绑,如何不将个体框在成形的理论中,而是自下而上用鲜活的经验材料去尽力描摹流动的劳动图谱,也许是突破社会理论瓶颈的必经之路。
新书月榜,去往城市和书店
因书而遇。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与书店。2024,期待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通过新书月榜栏目,让好书与读者相遇!
Station 28
杭州·晓风书屋|生活,需要一则喻言
在杭州,晓风书屋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社区书店,在全市共有24家门店,并且,这些书店都深深融入着杭州的生活,开在校园、医院、博物馆等各种生活场景下。
这个月,新书月榜来到了晓风书屋的体育场路总店,在这里,有白瓷写着“乐”“本”“忘”等字样的杯子,有鲁迅严肃又可爱的摆件,有以“自由”为主题的作家系列明信片,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书……它就像一个公共的客厅,距离每个人的生活都并不远,人们在书里、在这些物件里,读到关于生活的寓言,向着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走去,也总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种安于当下的自在与安然。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Station 07
大庆·百湖城书艺馆|在这里,艺与书交织在一起
在百湖城书艺馆里,书与艺如此自然地交织在一起,你会在不经意间邂逅名人的画像,也可能会在书堆里发现一位同样停留在此的“思考者”,又或者路过一束穿过彩色玻璃的阳光……有时,艺术就像是在阅读里所感受到的美的具象化,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人,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用书拼一个淡淡泛黄的秋天
在漫长的时间里,境自在和读者朋友们,一起筛选出了一份满满当当的时间的书单,它们横横竖竖地铺满了整个书店,好像这个店就是以书为积木拼搭起来的存在,是现实里的童话,秋天会在这里永驻,安静、淡淡泛黄,狭小而远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李阳、张瑶;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刘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即刻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