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看懂张一鸣隐退
未到不惑之年的张一鸣,今天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
意外吗?
有了同样年轻的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在前,这会儿应该不会有太多人觉得意外了。
张一鸣给的隐退理由,大方向可说和黄峥如出一辙。核心意思都说要超脱具体的事务,去思考更宏大的战略。
这些理由当然不能说全无道理,可要说是全部理由,只怕“战略”俩字都觉得屈辱。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不能一边掌管公司一边思考“战略”?古今中外多数的顶尖企业家,不都是一边干一边思考的么。
尤其是一个企业家正当盛年的时候,要通过隐退来思考“战略”,简直是对自己和“战略”的双重贬低。
可要问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别的什么,就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
如果网络是个茶馆,现在应是到处上演类似的剧情——
“你知道张一鸣退了吧?”
“知道知道,这一个个的……嗨……”
大家都在假装看懂了。可能谁也不知道“嗨”是个啥意思,反正有着远超字面意思的意思。
仅从舆论场上观察,这几年企业家的日子确实越来越不好过。不是说他们赚不到钱,几家巨无霸的互联网企业,依旧赚得盆满钵满,未上市的估值也在持续飙高。
可是,各方面的不满也在与日俱增。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经济学家张维迎曾把改开以来的中国企业家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以农村“能人”为代表的乡村企业家,第二代是下海的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第三代是以海归人员为主的专家型企业家。
第一代普遍文化不高、草莽气息浓重,第二代身份转变有落差,部分还可能涉及灰色利益输送,所以社会口碑不佳,至少有争议。第三代刚刚兴起的时候,争议最少,他们被看做是拿着干净的钱再赚干净的钱。
如果对舆论熟悉的,应该记得那些年,网上对企业家的认知都比较正面,到处推崇“企业家精神”。一些成功企业家待遇和明星差不多,粉丝拥趸遍地。
可是现在,同样的那一拨企业家,以及像黄峥、张一鸣这样的后起之秀,则再难享受昔日的荣宠。企业家的称呼,很多时候已被资本家代替。
是企业家变了,还是环境变了?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企业最大的使命就是通过产品和服务造福市场赚钱,赚钱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可这话,张一鸣们要是敢说出来,一定会被骂死。人们希望赚了钱的企业家做的更多,可到底做什么、怎么做,又很难说得清楚。
但张一鸣在隐退信里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大众心态,他说要“持续学习企业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辞任CEO和这些“乖觉”的表态,至少说明“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在咱这是不存在的。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交给时间来判断。
穿越风险而求存,这本来就是企业家该具备的素质。
只不过有些环境下,企业家要应对的是纯市场风险;有些环境下,企业家要应对的是政策风险。不同的风险筛选,决定了能留存下来的幸运者类型。
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意思吧。
字节跳动还未上市,显然还处于上升期,张一鸣不太可能真的甘心就此隐退,更大可能是在换一种应对风险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的更有效影响。他能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