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发夹弯」 315篇敏感文章重新上架
剑桥大学出版社21日宣布,经大学高层召开会议,基于「学术自由高于一切」的原则下,把日前应中国广电总局撒下的315篇敏感文章立刻重新上架。学术界对此表示欢迎,但对未来仍感到忧心。
中国广电总局日前要求剑桥大学出版社撤下《中国季刊》上敏感议题论文,包括文革、天安门广场、西藏、新疆、香港和台湾等议题。剑桥大学以免整个网站被中国封锁,只好照办。
此事在学术界掀起风波,有学者批评剑桥大学因为中国是大市场而妥协,把利益摆在学术自由之前;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不得不采取之计,否则网站遭到封锁,损失更大。然而事件出现「发夹弯」,剑桥大学出版社21日发表声明,经过大学高层召开会议评估后,当初只是不情愿的一时之举,基于「学术自由高于一切」的原则,决定把下架的315篇文章立刻重新发表。
《中国季刊》主编普林格尔(Tim Pringle)表示,剑桥出版社下架文章时并未得到《中国季刊》的同意,身为一名编辑,他对剑桥出版社现在决定重新上架文章表示欢迎。
这件事引发全球学术界的反弹,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甚至发起连署请愿,要杯葛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品。
《金融时报》报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教授迪斯特尔霍斯特(Greg Distelhorst)乐见剑桥大学出版社改变决定。他表示,「这是朝正确方向迈进一大步」,我很高兴剑桥听进学者们的话。
但他也指出,要求下架文章不会是中国当局的最后手段,剑桥大学出版社必须有政策,来因应中国当局可能的进一步要求,且对付北京越来越多的箝制手段「不会容易」。
许多学者忧心,中国当局要求「中国季刊」下架论文只是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