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北美馆扩建案沟通会 建筑专家有话说

简秀枝》北美馆扩建案沟通会 建筑专家有话说。(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知名建筑师姚仁喜10月23日在一项座谈会上公开表示,台湾公共建筑都盖太多,浪费太多资源,而且极端气候下,面对未知的大自然变化,把美术馆地下化,风险偏高。

他同时对统包工程中,寄语建筑师要坚持以文化为主的设计需求,而非完全服膺营造厂造价、工期的主要考量。姚仁喜是在北美馆举办的座谈会上,作了以上的公开批评。

随着台北市「林间美术馆」的梦想发酵,北美馆快马加鞭,举办兴建前的六场沟通会,23日下午是以建筑界为主的首场建筑座谈会。由于与会者都是具有实务经验的知名人士,视野高度与务实经验,展现品质,可圈可点。

这场座谈会取名为「北美馆艺术园区:多重建筑语汇的相容与对话」,由北美馆长王俊杰、实践大学建筑系主任王俊雄,「双王」共同主持,地点在北美馆视听会议室,吸引国内建筑界、艺术界,以及关心台北城市发展的热心市民,气氛热烈。

座谈会前半场先由与会代表各自表述,下半场则展开半圆桌论坛。话题聚焦在:

一、美术馆地下化的优劣看法

二、统包的风险与效益

三、美术馆法人化的先期思维。

北美馆长王俊杰首先以主人身份致词,并画龙点睛作了浓缩简报。以下是王俊杰的发言:

本(10)月22日举办了新建典藏库房动工祈仪式,起动了台北市大美术馆计划,影响台湾未来美术馆走向。

北美馆于1983年由高而潘建筑师设计兴建,是从现代建筑白盒子的方向发想,迄今仍符合当代美学需求,原设计的2万3千多平方米,属于中型美术馆。

早在1996年前,林曼丽担任北美馆长时,即提出扩建,当时称为「大美术馆计划」。历经4任市长(陈水扁、马英九、郝龙斌、柯文哲)、6任馆长(林曼丽、黄才郎、谢小酝、黄海鸣、林平、王俊杰)才走到今天的起动,弥足珍贵。

北美馆艺术典藏品共有5364件,旧有典藏库房1800平方米,占馆舍空间不到8%,已不符合今日需要,也远远不足国际博物馆标准的30%,是迫切需要改善的主因。

第一步是进行新典藏库房的兴建,来满足日新月异的艺术媒体的变化,目前已确定由张枢和久违年营造团队负责,将库房扩建为8588.29平方米,肩负未来典藏跟修复艺术品的机能以及恒温恒湿的保存品质,预计2024年完工启用。

第二步扩建新馆,预计明(2022)年初公开招标,目前已将上网公开,希望明年底可以动工,预定2026年完工启用。因为受到国内公园法影响,建蔽率为10%,未来将采地下化、覆土式的设计,地面层保留为绿地公园,往「树林美术馆」方向设计。

新馆扩建,已确定采「统包」进行,经过先期规划后,旧馆定位为:1、以台湾史、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展示。2、台湾美术史的常设展馆。3、儿童艺术教育中心。至于新馆定位为新类型艺术创生展演重要基地,包括跨领域艺术、新媒体艺术、现场艺术、跨界实验。

新馆基地面积为101287平方米,建筑面积6488.32平方米,经费为新台币52.34亿元。

在总楼地板面积的44576平方米当中,停车场为1084平方米(38.33%)、展演映空间6190平方米(13.89%)、餐厅商店书店等公共服务空间3831平方米(11.22%)、机房公共设施等机能空间4870平方米(10.93)、行政空间2876平方米(6.45%)、大厅服务空间2375平方米(5.33%)、多媒体作业区及储藏区1200平方米(2.69%)以及教育学习空间1150平方米(2.58%)。

停车场占了最大面积,占了近4成,准备400个车位,其他餐厅、商店等公共服务空间提高,是因为未来北美馆将来有可能走上法人化,届时需要自筹经费。

目前餐厅放在北美馆艺术地下室,无法用明火,美术馆5点就闭馆,所以餐厅只能卖午餐一餐,在新馆设计就可改为对外开放的餐厅,将创造更多可能可能性。

如果北美馆法人化势在必行,就必须动脑筋在商业空间的获利机会,否则必须靠举办低俗商业性展览,靠卖门票收入来挹注,这样会影响美术馆的专业与独立性,美术界非常不乐见。

至于展覧空间近14%,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将会为未来展示空间需求而设计。

建筑师可以提出各种前衞想法,但必须兼顾实际需求,这是建筑师跟馆方需要来回讨论的。也许建筑师会觉得设计被调整,但必须回到实际经营管理者的需求,作最适切考量。

张枢接着上台发言,先行介绍典藏库房,并就先前模拟方案,与他经手的修正方案作比较。以下是张枢发言:

新美术馆是建筑师为艺术家服务的一个机会,全球化的意义,对我这位设计师典藏库房的建筑师来说,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那个货柜怎么停进来,因此建筑师不该去帮艺术圈讲宣言,而是搭建一个好的空间舞台,让艺术家表演,因此他决定把典藏库房放在地下,尽量减少地面量体,留出公园建蔽率给未来美术馆使用。

至于兴建新馆包括挖土方,跟着挖出的那些土,该怎么处理,建筑法规第十条的限制,以及其他相关规范,都对该设计造成很大变数。

统包案对他来说,是生存所系,参与机会较多,也累积更多经验。一般说来,会透过设计去帮营造厂降低造价,也达成设计品质。当建筑师自己够专业,也能换位思考时,营造商其实也有很多好厂商,不会只依照低价去思考。

担任主持人王俊雄提及,他过去在国外参访博物馆与美术馆的经营团队时,很少听到他们抱怨建筑设计的缺失,但台湾彷佛有种特别文化,从北到南都会听到对建筑师所做的设计,充满质疑、不解和负评。

过去公共竞图给出规划的时间非常短促,导致建筑师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决定,仓促行事,出现工程完成后,经营者与使用者,因为需求没有充分沟通,没有被妥善照顾到,因此怨声连连,难以接受。

反观这回北美馆扩建案,新馆定位为新类型艺术创生的展演,完全不是传统美术馆,建筑师该怎么去达成使命,是否挑战,也是机会,尤其透过这些讨论会,希望有不同的开始。

林友寒建筑师首先以「Elusive affinity :post icnic」为题发言。他说,未来美术馆将是跨领域、文化多元、自醒、非正统的公共场所,鼓励互动的经验。

他举出德国柏林20世纪国家美术馆为例,以入围作品以及得奖作品,提出方案,来说明建筑师怎么去思考在基地上的、德国的、未来的、新媒体艺术的美术馆样貌,应该是怎么样。

当时德国为了该美术馆,是把基地、原有法规全部打松,重新针对需求进行规划,且造价一坪折合新台币约47万元,反观台湾的造价却只有33万元,若再扣除机电和土方等设备,大概只有德国的1/2。

北美馆扩建为谁服务,是很大问题,他认为,该案是为台北市民服务,艺术家当然会在那个平台展现他的理想,服务谁不是美术馆的问题,而是制度上的问题,是一个全面性的问题。

他强调,他自己也喜欢小型美术馆,在德国有非常多的公听会,会邀请居民、使用者、建筑师等参与。针对建筑法规、预算进行讨论,检讨在该基地,法规是否有不合时宜,该不该调整,在预算讨论时,谁需要?钱从那里来,到底真的需要吗?所以,他不会预设北美馆新场馆是重要的,而是应该经过讨论去确定是否需要该座美术馆。

他说这回北美馆前期规划,厚厚一大本,希望馆方有明确的制度性,建筑师能做的事情有局限,馆方跟制度面,才是根本。

环艺工程顾问设计总监潘一如发言表示,作为景观建筑师,她喜欢将「景观」改为「观景」,北美馆扩建案就是在公园用地上,我们怎么去看景色,倍显重要。

若以鸟瞰视角来观察台北地理环境,透过各种山系、水系,塑造出台北盆地面貌,如果拉回看北美馆基地,是关渡平原的隘口。倘若有一天,关渡平原的建筑,跟台北市区的建筑密度及高度相同时,台北的温度将会进一步飚高,因为无法散出去,无法呼吸,将形成严重热岛效应。

潘一如说,在今日建筑逐渐走向高层化的状态下,却还把这些发热的机电设备放在屋顶,是非常不合适的,会让地面层的热,无法向上发散,因此会把热一直闷在地面层,加上,台北又是盆地地形,所以这次北美馆基地,作为一个隘口,除了思考美术馆的艺术和展览之外,还应该回应台北气候环境,才是友善务实之道。

除了温度考量以外。台北属于黏土层土质,本就属于透水性较差的,因此排水性的重要性,绝不能等闲视之。

潘一如对于当年高而潘建筑师用「窗」作为北美馆重要元素,是高竿的作法,让人在室内可以籍由「窗」连结到户外,是非常好的设计。

潘一如说,未来建筑师在未来设计新美术馆园区时,也应该思考跟周围环境的关系,绝对不该只是跟周边对话,而是拉到更远,与城市对话,与气候、自然绿意对话。

台北美术馆基地约6公顷,大概是26公顷的大安森林公园1/4。大安公园作了很多生态改造的努力,已经成为很出色的生态公园,潘一如认为,未来北美馆基地,就在公园内,是可以在城市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要只能被观看,而是能够被融入,能与自然更为靠近。

绿,给人无限想像,潘一如衷心希望未来北美馆扩建案建筑师可以利用地形去做设计,借由高度去享受整个公园的绿,思考人该如何跟绿意,跟土地对话,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可以透过设计操作的机会。期待透过不同的高度与视野,给予新的可能,面对大众、土地、环境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