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台湾的自然博物馆媲美国际!
简秀枝》台湾的自然博物馆媲美国际!(图/爱传媒)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提起巴黎、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会自然史博物馆,大家都印象深刻,或曾亲自拜访朝圣过,但近在眼前的「台湾博物馆」与「土银展示馆」,可能非常陌生,或许听过,但不知道那些馆在做什么,展什么。
拜了建筑行脚之赐,2月26日参加台北艺文空间之旅,走访了台湾博物馆、土银展示馆、关渡美术馆等,让在台北生活、工作几十年的我,恍然大悟。
由于建筑师林洲民曾参与台湾博物馆、土银展示馆与关渡美术馆的改造、修建与增建工作,难得由他亲自领军,从建筑角度切入,并分析博物馆、美术馆建筑与展示设计的互动关系,让行脚经验更鲜活而具知识性,收获满满。
曾在美国留学、担任建筑师工作多年,也经常走访国际大都会博物馆与美术馆,他说,台湾博物馆与土银展示馆的内涵、水准、观赏氛围,一点都不逊色,只是国人不懂得珍惜。
他在演讲中,语重心长地说,大家可以去纽约、巴黎、伦敦等都会看看并作比较,台湾自然史博物馆一点都不差,经得起比较的。
疫情之前,一到寒暑假,多少父母带着孩子,千里迢迢飞往全世界,朝圣国际馆博殿堂,唯独坐落在台北火车站附近,自己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反而弃之如敝屣。
林洲民描述,1962年,他在金融界服务的父亲带领,第一次走进土银大楼,看到前身是日治劝业银行,日式挑高建筑,让7岁的他,眼睛发亮。昨天他以英文单字「magnificent」来形容小男孩当年烙印下宏伟壮观的感觉。劝业银行旧厦,在当年是非常先进的建筑,采用许多新式工法、新技术、新设备、新建材。
他在美国工作期间,曾当地陪,带着外甥到纽约自然博物馆,看到孩子新奇、兴奋的表情,他也许愿,希望台湾也有类似的博物馆,让孩子就近参观与学习。
1995年林洲民带着美国AA建筑师资格与执业经验,以及对贡献家乡的梦想,返国发展,陆续承揽了许多公共工程,包括台湾博物馆、土银展示馆、关渡美术馆等改造、修建与增建工程,把他对对馆博的期待,透过建筑手段,在家乡土地上落实,他倍感安慰与骄傲。
林洲民认为,公共建筑优劣,是一个国家气势展现的指标。造价过低,工期不足,正是困扰公共工程的两个主因。
林洲民带着自我调侃的语气说,在美国执业的第一个12年是「高造价,高品质」工程,回国后的第二、三个12年「低造价、高品质」,他希望未来的12年,可以回到「高造价,高品质」,翻转台湾公共工程的生态,让吃苦耐劳,又紧抱理想的建筑师,得到更合理的对待。
2月26日的行脚,就选在台湾博物馆大门口的一对铜牛。这对铜牛,原为日据时期台湾神社遗物,1949年移置于现地。这两尊铜牛彼此看似相似,实则于不同时间,因不同原因,由不同材质所铸造。约在2006年左右,博物馆广场改造时,拆除铁围墙,去除铁栏杆,规划老树、重育草皮,当时希望把那对铜牛,前移到博物馆建筑体前,基座已做好,但却被以「风水」的理由耽置迄今。
接着,大伙儿前往对街的土银展示馆参观。土银古迹整修,系由杨仁江建筑师处理,林洲民建筑师负责台博土银展示馆的改造。2002年台北发生331大地震,台湾博物馆曾被视为「有危楼疑虑」的建筑之一。之后林洲民建筑师,介入整修,并规划展示空间。
林洲民大胆拆除前一手不合适的增建赘物,还以清爽俐落本色。把窗子的老电扇去除,窗户重新整装。他也运用挑高空间,增加了一个回廊型半楼展览厅,让参观者可以绕着右右两侧通道走上去,从半楼展览厅下望,视野极佳。
由顶楼用钢构,林洲民建筑师加建了两间展厅一间演讲厅,空间增建之外,也处理了防震工程。而最传神的是,他为台博土银展示馆,增作了三楼演讲厅。接案之初,该楼顶的状况很差,随时有崩溃塌危险,林洲民认为顶楼空间,十分宝贵,经过钢构补强,屋顶桁架整修,灯光采以间接照明,并且打开天花板,让光线可以进来,果然通透明亮了起来。
经过那样的整修,那个空间,成为小而美的演讲厅,电影、学术界争相预约借用。那样大破大立的增建案,引起了古迹整修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汉宝德的微词,曾为文批评,成为建筑界笑话。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台湾博物馆品质,一直很稳定,太阳光线穿窗而进馆,光影变化无穷。当年拆卸下来的旧木条,被回收做成长条座椅。泛着油渍,满满灰尘积淀、褪色成黒的金库老铜门,被移作陈列品,唤起民众对昔日进出保险箱的历史回忆。
古迹建筑物自己的历史,以及展览物件的专业诠释呈现,双轨并行,让参观者一目了然。
在投身该项古迹整理,他曾对着当时文建会主委陈郁秀晓以大义,陈郁秀是留学法国的钢琴家,在巴黎生活多年,对国际博物馆的状况,十分熟悉。
林洲民问陈郁秀等,什么是「国立」博物馆?因为呈现出怎么样的形象与视野?如果从门厅,到展馆,再到厕所,都「廉价粗俗」,怎么让参观者相信该博物馆是丰富、专业的。
林洲民直接说,「廉价粗俗」的印象,所有眼力所及的物件,大都依采购法,成批廉价买来安置的。照明灯,是巷子里美以美早餐店的圆形嵌灯,地板采用最便宜的塑胶并块板,而厕所,轻一色的制式廉价品,连小便斗、马桶、洗手台都是,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为什么我们不把「设计」,带进博物馆?如果有「设计」,民众一进馆,就知道那里有「自然史博物馆」,尤其,更多量身打造的质感,更能张显一个国家的气势,与文化水平,至关重要。
林洲民建筑师2003年到2006年处理台博土银展示馆,2006年到2009年则费心于台湾博物馆,包括广场改造以及展示馆修建。那些工程期间,光文化部长究换了好几位,从陈郁秀、陈奇南、邱坤良、翁金珠、王拓、黄碧端等。
林洲民建筑师说,那样的古迹修建,是没有人愿意碰的案件,辛苦难做,容易被批评之外,还要有借钱挹注的心理准备,但,他很爱台湾,一直希望能为台湾多做点事。
2月26日重返旧地,记忆犹新,目前景况,就像刚完工时,十多年来没有没坏,他心存感激。
林洲民建筑师特别点名现任文化部次长萧宗煌与主任秘书陈登钦,他们两人,当时都在台博馆服务期间,给予了他最大支持、恊助,甚至「掩护」,让工程顺利完成。
林洲民建筑师念兹在兹的是「台北博物馆园区」的整合,他同时为台博馆预作了「未来博物馆园区整体空间规划的愿景模拟图,包含台博馆本馆正面的半月形水池,以及空桥,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把心愿落实。
成立于1899年 (明治32年)的台博馆,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该馆建物前身为「台湾总督府博物馆」,目前被列为国定古迹。
除了本馆、土银展示馆之外,还有南门馆等3处。台博馆土银展示馆,除了古迹,是历史的见证外,古生物馆恐龙化石的常设展,最为知名,备受孩童喜爱。
台博馆本馆的展览,偏向历史文化性质,包括「看见藏品里的原、民、官」特展,这是故宫、台博与台史博等3馆联合特展。3馆的藏品,分别反映台湾历史上的3个主角:原住民(原)、汉人常民(民),与中国宫廷/官府(官)中的物质文化,展期至今年5月29日。
另外,还有「博物台湾常设展」,以自然为主题的「自然台湾」及以人文为主题的「浮生台湾」两间展厅,介绍台湾的环境样态与历史文化,展期至明(2026)年底。
另一个常设展是,「台博馆新世纪常设展首部曲—发现台湾」,是该馆21世纪以来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设展,同时也是该馆预定陆续推出的3场常设展中之「首部曲」。
作为台博馆新世纪常设展的「首部曲」,展览将时间回溯至台博馆的源起,也就是百余年前,当时称为「台湾总督府博物馆」初创立的20世纪初,内容详实,展期也到2026年底。
至于户外展覧,从馆前路大门进入「二二八和平公园」,可以看到位于正门广场东西两侧的户外展示区,紧邻馆前路旁,分别是铜牛、民间石具以及老火车头。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