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当代艺术遇见了古迹建筑

简秀枝》当代艺术遇见了古迹建筑(图/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当代艺术,遇到历史古迹,古迹重建,旧瓶装上新酒,鲜醇交叠,颇具话题。

柏林,曾是二战砲火下的废墟,当东西德围墙倒塌,整个城市走向重建。建筑工法是崭新的,但内在精神与灵魂,却是紧抱着曾走过的历史记忆与痕迹,尽量在重建中留下历史印记,作为集体的社会救赎。

中午承蒙台湾驻德大使谢志伟的盛情,在一家气派的古建筑中,共进午餐,除了建筑外观,大理石材堂皇外表,入内惊见整面墙的当代艺术作品,让人瞠目结舌。

该作品,号称最大的当代手工木雕艺术,重达7吨,高5米,宽14.5米,是法裔加拿大艺术家让.伊夫.克莱因(Jean-Yves Klein)的作品,色泽鲜艳,令人叹为观止。

让.伊夫.克莱因耗费5个月时间,以厚重落叶松为材料,在创意与智慧的相互撞击下,借重链锯、斧头,一铲一铲,逐渐形塑雕刻成型。

原来,该作品以酒神剧场发想,向维拉斯奎兹 (Diego Velazquez,1599-1660)以及拥有400年历史的遗作致敬。

维拉斯奎兹是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时代、西班牙黄金时代的重要画家,对后代艺术家影响很大,哥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对印象派的影响也很大,通常他只画所见到的事物,所画的人物,几乎能走出画面;他也画过一些宗教画,但其中的神像,宛如人间,充满紧张和痛苦的表情。

让.伊夫.克莱因创作醉汉和非洲人性化的酒神,把缪斯女神、性感少女以及情色、酒精快感,融入画面,彼此之间关系复杂,意涵也多层次,让大家去赏作品、说故事。

这个该作品,让我联想到的是台湾的吴弦三,他有很多师法非洲、大自然的木刻作品,也巧夺天工,只是没看过类似让.伊夫.克莱因3600号的巨作。在当代艺术界,大也是一种美,尤其以整面墙壁,作为高级餐厅的主视觉,相当有意思。

更有趣的是,该餐厅的建筑,也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该建筑,座落柏林历史中心的时光走廊上,早在1851年该建筑属于信用协会(Discount - Gesellschaft),由普鲁士财政部长兼国家银行行长大卫.汉斯曼(David Hansemann)所创立,1901年皇家建筑委员会Ludwig Heim 合作完成。

前不久赶上银行成立50周年,再加以整建,二层楼庭院,可移动的玻璃屋顶,成了雄伟建筑,赢得「欧洲华尔街」美誉。1929年与德意志银行合并,1933年成为德意志帝国经济部所在地。

接着迎来毁灭性的战争破坏,直到1950年重建,东德的不同内阁阁员在那里落脚,东柏林地方法院等等。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成为城市发展参议院所在地,后来又辗转卖给投资者。2005年再度翻新修护,20米高的独立立面,220根螺旋钻椿,又有21米深,成为观光客停留参访、用餐歇脚、吟诵历史,成为了解德国发展今昔的活教材,非常具有人文价值。

该建筑就在柏林最著名宪兵广场的位置所在,普鲁士骑兵团的传奇故事,让该该处所更具话题性。

高耸的空间,作为高级餐厅使用,明亮舒适,满室的当代艺术,更让人留连忘返。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