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技与沉浸感融入设计 古宁头战史馆再现战役风华
记者林名扬/金门报导
民国73年,为纪念具有决定海峡两岸分治的关键战役─古宁头战役,军方特地建设古宁头战史馆,至今已有40年历史。古宁头战役不仅是金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更在台湾海峡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内政部国家公园署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于民国90年接管战史馆,重新开放至今已逾20年,并于今(113)年古宁头战役75周年之际,精心整修后再次启用,以崭新的面貌提供游客更深刻的历史文化感受,将古宁头战役的英勇精神永续传承,并展现金门在台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今战史馆仿佛是一位见证了烽火岁月的退休军人,平静却深情地向参访的国际贵宾、民众及游客们娓娓道那场发生于民国38年(1949年)惊心动魄「金门保卫战」。此外,随着更多史料开放及展示技术的进步,金管处借由历经10年的油画修复及规划一系列崭新的展示内容,透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展示等方式,为这段历史妆点新象。
待援兵成先锋队 踩下关键第一砲 守住了战线
历史纪录了战役的全貌,而每位参与战役的军人都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为了更真实地展现战争面貌,金管处于战史馆中加入参战官兵的故事,以其鲜活的事迹,展现战争的真实面貌。其中,古宁头战役英雄之一的熊震球就是第一砲重击共军的古宁头战役英雄,战役发生的那年他18岁。
民国38年10月24日下午部队实施演习结束后,返营途中战车竟抛锚在古宁头海边的田埂上,装甲兵第一排的人员留在海滩上抢修到次日凌晨,熊震球与同排弟兄惊见海上突然升起2颗红色的信号弹,发现大批共军登陆船团踪影伺机而动,随即通报共军来袭,经验丰富的排长一声令下,熊震球临危不乱立刻跳上战车。在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陷在田埂上的战车,成为了当晚守护战线的关键,熊射手装上砲弹,一发命中敌人弹药船,瞬间火光四起,顺着桅杆,仿佛一支大蜡烛点亮整个海面,让我方得以观察海上敌情。随后,敌军上岸后,我军经过2次冲锋,在不到1个小时内重创来袭的敌军,守住了战线。
历经十年修油画 油画新修展新貌 线上展览话始末
古宁头战役当时相片纪录有限,军方于战史馆建立时特别委托画家们以画笔绘制了21幅巨型油画,借此再现战役中的关键时刻,这些油画不仅具备非凡的艺术价值,更肩负着记录这场改变台海局势的重要战役的历史责任。然而,随着岁月在画作上留下数十年痕迹,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艺术品,金管处自103年开始,邀请修复师郭江宋老师及其团队,展开为期10年的油画修复工作,由于画作庞大,不便拆卸卷压运送,修复团队采用现地修复的方式处理。修复师以专业和耐心细致用小格子一块块清洁画作的灰尘、霉斑及白雾,逐步去除岁月留下的痕迹。经过多年努力,这些战役油画终于在112年恢复了原本的光彩,再次生动地呈现当年战争的场景。
「我一生大概也不可能再画这么大的画了。」画家赖武雄重返修复完成「战备整备」油画现场,回忆起当年受命绘制的感受。这些油画作品为纪录古宁头战役而诞生的,如今在金管处努力下,进一步利用高解析度拍摄及数位化典藏重要的战史纪录。并于112年寻访当年参与该批战画创作的画家或其门生故旧与家人,录制口述历史并数位化相关文献,制作了16支口述访谈影片,并在中央研究院开放博物馆平台(Open Museum)建置线上展览《画荣点金--古宁头战役油画暨画家口述史文献数位影展》,让民众得以跨时空与画家对话。因此这些修复完成的油画重新展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让游客透过这些艺术作品回到那个关键的时刻,感受古宁头战役的震撼与意义。
沉浸古宁头战场 带你重回1949 打造军事文化新地标
当年筹划战史馆展示内容的少校政战官羊文治先生,重游重新开馆战史馆,回忆起当年辛苦寻觅画家、选定建馆位置、擘画展示内容、搜集战史资料的艰辛,堪称「不可能的任务」,他说:「当年完工时郝柏村上将期许古宁头战史馆要作200年的保存规划,我们心里都存疑,但如今见到金管处接管经营及更新的成果,对永续保存的信心大增。」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金管处为提升战史馆的观展体验,设计了一系列崭新的多媒体内容,推出以「金门第一个战役」为主题的沉浸式剧场(影片介绍:https://youtu.be/NMH5rkw7Mds)。这部名为「印象金战‧1949」的沉浸式体验,将原战史馆中陈展的战役油画,巧妙转化为生动的多媒体互动展演,让游客打开「时光盒子」,仿佛重回民国38年的战场现场,随着声光效果伴的变换和历史进程的演示,战役中的关键时刻在眼前重现,身历其境感受战役的震撼与壮烈情景。这项创新不仅让战史馆充满活力,更将战史馆打造成军事文化新地标,使历史与科技完美结合,让更多人以现代化方式深入了解这场改变台海命运的重大战役。
金管处自接管战史馆后,对战地文化景观保存、维护与活化利用不遗余力,历经多年陆续完成馆内战役油画的保存与修复,传承战史馆设立的核心价值与意义。期望在重新整修、加入新颖的展示手法后,以不同的样貌诉说金门的战役故事,带领游客回到战役现场,并接续传承这段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