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益接地气,服务区域均衡发展更有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玉顺介绍公益行动

“专家讲座的内容接地气,实战性非常强。”“这次活动的教研内容接地气,特别符合教学一线的发展实际。”此次行动为期三年,2021年年底,以“互联网+教研”为主题的第一期活动顺利结束,“接地气”是云南五华、山西运城等参与区域对此次活动最为普遍的评价。

“我们西藏打造互联网学校的思路是‘拿来主义’,”西藏自治区电化教育馆馆长朱生高笑称,“希望内地的教育优势辐射到西藏,进而传播到边境沿线,实现西藏地区教育的全面转型。”在研讨中,朱生高直接表达了西藏参与此次活动的初衷,期望通过多方交流借鉴,推动跨区域的协同援藏。

与会地区的开门见山得益于此次公益行动的主旨,即汇聚优质资源,重点面向中西部地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本次行动的倡导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玉顺非常乐于见到中西部地区主动提出需求,“这离解决问题就不远了”。他认为,对西藏而言,教育资源是信息化发展的第一基石,他还为西藏以信息技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言建策:“北京数字学校有着丰富的系统化课程资源,西藏可以直接与其对接,拓宽资源渠道。”

李玉顺还表示此次行动即将展开的“互联网+学校”模式会进一步为西藏教研、治理等方面提供精细化设计与服务。这一系列关心与帮助让朱生高“心里有底了”。

同样处于教育信息化上升期的云南省五华区也分享了目前的发展状况与需求:教育信息化落地不久,急需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创生模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养。实际上,各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参与目标:成都崇州区在发言中直言参与活动的目的是学习优秀经验,转变教育观念,推动减负提质;唐山开平区期望汲取先进区域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的经验……

“这才是一个论坛应有的活力,”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认为,“我们希望更多的区域参与进来,提出需求,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解决问题,持续发展。”

为了让各个区域了解如何以新基建赋能教育发展,论坛邀请了多位知名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案例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郑葳以北京海淀区为例,介绍了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体,打造教师成长的课程体系,以及建设学科基地、形成学校共同体的发展模式;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文兰聚焦项目式学习,以实践案例为依托,指导教学方案设计;成都教科院院长罗清红结合“双减”背景,对课程教学改进与作业优化设计进行指导……

“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实际差异较大,很多经验并不能直接借鉴。”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研究室主任张艳玲指出了优秀案例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制约性。对此,她透露,接下来的活动会着力帮助各个区域结成互联网协同共同体,让每个区域的参与者在对话与交流中有所进步,同时,将促成每个区域内部建立教育基地,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当前,一些教育信息化产品初衷很好,但过程性评价等内容很容易给教师带来负担,很难实现常态化应用。”河北省保定市莲花区电教馆馆长郑大海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新基建与教育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山西运城也指出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建和用“两张皮”现象。信息技术如何满足常态化教育需求这一问题摆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面前。

“教育产品的生成和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李玉顺认为,“其必须建立在对师生需求、学习习惯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他充分肯定了保定市莲花区要求厂家走进学校的尝试,认为这是在区域发展的视角下推动厂家走进一线、完善解决方案的了不起的举动。郑葳强调应当将需求外化,以问题为导向。他还用事实说话,介绍了陈经纶中学让教育企业在校内设立办公室的做法,这一持续研究师生需求的做法对于推动产品与需求的互动大有裨益。

针对这一问题,杨丹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另一重要举措——课题研究。她谈到,此次行动会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在教研专家的带领下,为教育企业与部分区域牵线搭桥,跟踪产品的使用情况,了解各区域一线教学需求,既为各区域提供个性化服务,又为企业创新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新基建与教育的融合打造可借鉴的模式。

以“互联网+教研”为主题的第一期活动包含八次研讨,内容涉及当下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难题:教师的思维惯性与学科性知识本域制约教育创新,目前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不能教学生学会学习,资深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手段不如年轻教师,利用数据进行全方位精准评价还需培训和指导……

“不怕问题多,就怕发现不了问题。”李玉顺进一步指出,“各个区域愿意亮出短板,寻求帮助,这本身就是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迈出的一大步。”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发起此次公益行动的初衷之一。

河北唐山、山西运城、云南五华、成都大邑等地,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短板,以及对当前“互联网+”赋能新基建在区域教育创新应用方面的思考和困惑。“此前,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是在与各个区域的对接中慢慢发现问题的,”杨丹对这一现象所具有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非常满意,“这次论坛直接将多个区域的发展问题摆在眼前,既节省调研时间,又提高了针对性。”

在新一轮的研讨活动中,与会人员将继续深挖发展难题,细化教育内核,集合多方力量,针对性解决各区域教育难点。

“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主力,以‘互联网+’赋能区域教育新基建的创新应用,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素养。”李玉顺在活动中多次强调这一点。而此次论坛与以往的不同便在于其将教师作为成长主体,为教师们布置“作业”,督促其在交流、分享中成长。

论坛要求各区域参与活动的教师、教研员以五人为一组,自选教研主题,以提交教学案例思考、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方式呈现其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与会专家会针对性地进行点评。云南五华区教育信息化落地仅两年,教师素养的提升、经验的积累是当前工作重点,教研员们积极汲取先进经验、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反思总结,认真提交了《活动探究·戏剧天地》《圆的认识》等课例材料。之后不久,即得到了北京市语文、数学特级教师的详细点评,以及学情分析、活动目的、评价实施等方面的针对性建议,受益匪浅。

不少原本准备在活动中进行优秀案例分享的地区,也在各个教育主题的学习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融合既有经验与学习成果的“作业展示”。山西运城教师潘秀英以《纪念白求恩》为例,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课例分享。她直言自己的不足,表示在学习了北京市大兴区王镓塽等教师的课例分享之后,意识到自己还停留在单篇教学阶段。唐山开平区教师郝畅在汲取多方经验之后,丰富、完善了以皮影为主题的课例内容与安排,完整诠释了该项实践“秉承家乡智慧,传承民间艺术”的主旨,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这是对我们教研组以往经验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这段时间学习成果的认可,我们还会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不断成长。”郝畅满怀自信。

这次论坛汇聚了教育各领域的专家,论坛开始前,他们根据以往调研情况深入思考,融汇多方经验,提炼出“互联网+教研”领域的重点话题,诸如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进程下的教研体系重构、“双减”背景下课程教学改进与作业优化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跨学科学习的整体性推进路径与实践等,以主题的引领性、普适性、关键性吸引了各个区域教研员、教师的关注和参与。

“这次活动报名非常火爆,我们给每个区域的25个名额根本不够用。”张艳玲对这次论坛的受欢迎程度有些惊喜,“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进行调研,将教研问题细化、深化,为各区域提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次公益行动为期三年,我想给接下来的活动提几点建议:顶层设计要更加紧密;增加优秀案例分享的比重;直播典型课例,以便具象化学习课堂教学;增设外出观摩学习的环节;重心下移,引领学校特色与教师个性的发展;增加专家团队对不同项目研究的精准研判。”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彩娟全程参与了八次教研活动,深受启发,真诚地为这项公益活动提出了建议。

“八次深入交流给各个区域的教研员、教师带来了深刻的洗礼,不少参与者都为此次行动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站有道高级副总裁金磊提到,这些建议大多聚焦于教研问题的深化、专家指导的具体化,期待专家、企业等力量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针对性助力,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抓手。“这些建议正表明了参与论坛的各个区域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

本站有道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其致力于教育公益多年,对多个区域的教育发展情况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目前,教育新基建问题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金磊谈到发起这项公益活动的初衷,“我们希望以新基建为载体,将我们的教育理念、创新方式传播到更多的区域,为较为偏远、落后的区域提供切实的帮助。”

同样地,北京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区域均衡化的研究,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也力图孵化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推动更多优秀教育产品的出炉,帮助更大范围区域实现教育优质均衡。三大主体分别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理念为引领,以实践为依托,为“互联网+”赋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赋能新基建创新应用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抓手。

“信息技术要在区域教育层面真正产生化学反应,对当地教育管理者的理念和信息化领导力的要求很高,其必须站在全局视野,聚焦整个教育生态。”李玉顺认为,要提高区域领导者的教育领导力,必须“以同行带动同行”。此次公益活动安排了三大主题:“互联网+教研”“互联网+学校”“互联网+教育治理”,后两者即聚焦区域、学校教育的行政管理者,着力拓展其教育视野,提升其教育领导力,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全方位开拓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途径。

“这次公益活动其实是一场双赢的互动,不仅仅是让各个区域的发展有所依托,对我们发起者而言,更是一个深入学习、探讨和创新的机会。”金磊为这次活动定下目标,“通过接下来的深入探讨和实地调研,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教育公益活动的新模式,让教育公益走出浮华的误区。”

当前,第二期活动已经启动,参与区域增加到五十多个,专家团队也准备奔赴各地。针对性攻克教育难题、打造教研基地样板是下一阶段新的目标。

来源|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4月第2期

策划|邢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