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理念流失 国民党三连败主因
(图/本报系资料照)
2024大选国民党以三连败收场,选后国民党的检讨与反省仍欠深刻充分,除了候选人侯友宜本身及在野非绿力量未能整合的因素之外,尚有基本盘萎缩的问题,对青年缺乏感召力、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党内整合与团结仍未解决,支持者未能完全归队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都牵涉更深层次的国民党价值理念流失、路线偏差的根本问题。
自1990年代,国民党开始逐渐被「台独」思想所侵蚀并出现内部分裂。一部分国民党人主张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而另一部分国民党人则认为应优先追求维持现状偏安一隅,这种内部分裂导致国民党在两岸关系和对外政策上长期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孙中山思想的失落,三民主义的变调,党德党魂的丧失,两岸路线和政策论述的混乱等等,本文择其几个主要理念与言论予以剖析:
2022年6月,党主席朱立伦访美期间,一番「国民党永远亲美反共,与中共做价值与制度的竞争,要持续对抗共产主义」的表白,不但充分反映其政治立场,也显露其对历史事实的错误认知,对百年来国共两党既联合又斗争的历史事实和经验的歪曲和漠视。事实上,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能够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顺利开展,除了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客观因素外,与孙中山对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友好态度有一定关系,成为推动国共合作的思想动因。
对于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此番被侯友宜访美时解释为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这不是政治常识上的偏差,乃是有些国民党要员实在不敢碰触「民族主义」。因为谈民族主义直接面对的问题是孙中山提倡的民族主义,是「中国人」的民族主义,还是「台湾人」的民族主义?当前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我是台湾人」是绝大多数,「我是中国人」是绝对少数,基于选票考虑,目前的国民党要员,大概没有几个人敢说「我是中国人」。
国民党要员也默默地接受这样的论述:「我是台湾人,我也不是中国人,但台湾人和中国人有着共同的祖先」,这种逻辑很怪异,但确实是正在演化中的国民党要员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存在于统一和独立都遥遥无期的状态下,所产生的「变形三民主义」。
侯友宜在此次竞选期间,不断强调「要坚持合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要反对台独,反对一国两制,若当选在任期内不碰统一」云云。这些两岸论述表面上中道务实,实质上有逻辑上的矛盾,容易误导选民。
2020大选后,国民党内对九二共识产生争论,出现一些杂音。有人认为九二共识已完成历史功能,应将其束之高阁。几番折腾下来,终于在2020年9月6日全代会端出一个「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的九二共识」。这个「共识」的最大问题,是抹掉了九二共识求同存异的创造性模糊,刻意突出「异」的部分,势必徒增两岸的政治歧见和争议,又如何重启两岸对话互动?如果连中国国民党都无法与大陆良性互动,又谈何改善两岸关系,增进两岸政治互信?谈何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维护台海和平安宁?
从1924年国民党「一大」开启第一次国共合作,到1937年国共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2005年「胡连会」发表「两岸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及至2015年新加坡「马习会」,一百年来的国共合作历史表明,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两大政党,国共合则中国兴。(作者为北京清华大学两岸法政问题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