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价值理念流失 国民党三连败主因(陈勤浩)
2024大选国民党以三连败收场。(本报资料照片)
2024大选国民党以三连败收场,选后国民党的检讨与反省仍欠深刻充分,除了候选人侯友宜本身的因素及在野非绿力量未能整合的因素之外,尚有基本盘萎缩的问题,对青年缺乏感召力、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党内整合与团结仍未解决,支持者未能完全归队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都牵涉更深层次的国民党价值理念流失、路线偏差的根本问题。
正如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所言:国民党连续第三次惨败,如果再不能彻底的改造革新,不仅再无颜脸面对前人先烈,也终将会被人民与历史唾弃。国民党会跌入如今的境地,原因自然非只一端而已,远的如这些年来「国家路线」的混乱、中心思想的失落、党德党魂的沦丧、因人设事的权贵陈腐形象,主其事者的因循苟且,这都非一朝一夕所成,终至现在的积重难返。
国民党应如何进行彻底的拨乱反正和改造革新,如何找回失落的中心思想和党德党魂,如何导正混乱的两岸路线和政策论述,回眸历史,100年前国民党召开的「一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对此番在台湾大选中遭遇三连败的中国国民党新世代而言,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在广州钟楼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并重新解释了「民族、民权、民生」新三民主义,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开启了国共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合作,对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军阀割据,社会失序,政治失衡的社会乱象;另一方面,新思潮的涌动,新生工人阶级力量蓬勃发展,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形势。以苏俄为代表的共产主义政党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逐渐催生和孕育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进步分子想要联俄、联共,改组国民党的行动。
1894年由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这些民主党派组织逐步演变合并起来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组织松散、纪律不严的政党。尤其在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多数都迷失了革命宗旨,很多官员逐渐变得腐化,更多无革命性的官员政客相继涌入,导致中国国民党的革命性和组织性荡然无存。面对国民党内这种情况,孙中山在经历「护法运动」的失败后,又经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真正认识到改组国民党的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钟楼举行。按照中共「三大」的决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张国焘、李立三、瞿秋白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孙中山主持开幕式并致开会词。谭平山任共产党党团书记,并代表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草案对三民主义作了新解释,包含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新的内容和革命精神,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称之为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义上的第一次合作。「一大」后,确立了中共党员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员分别为: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紧接着,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从此,国民党由资产阶级政党开始逐步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形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而国民党「一大」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此后在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帮助下,开办黄埔军校,进行东征和北伐战争,很快便攻占长江以南大片国土,为成立国民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894年兴中会算起,国民党至今已有130年历史,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百年老党。然而,从2000年起至2024年在台湾地区7次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2胜5败。尤其是2016年至今年的三连败,党内分裂不断,面对民进党的步步紧逼,完全无法应对。这其中的原因虽有其忽视国际政治环境变化的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其内在先天不足的必然结果。
1991年,「蓝皮绿骨」的李登辉当选国民党主席后,逐步推动政治改革,于1996年成功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此期间,随着中国大陆的逐渐崛起,台湾开始感受到来自大陆经济、外交、军事等全方位的压力。与此同时,国民党开始逐渐被「台独」思想所侵蚀并逐渐出现了内部分裂的情况。一部分国民党人主张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而另一部分国民党人则认为应优先追求维持现状偏安一隅,这种内部分裂导致国民党在两岸关系和对外政策上长期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孙中山思想的失落,三民主义的变调,党德党魂的丧失,两岸路线和政策论述的混乱等等,本文择其几个主要理念与言论予以剖析:
2022年6月,党主席朱立伦访美期间,一番「国民党永远亲美反共,与中共做价值与制度的竞争,要持续对抗共产主义」的表白,不但充分反映其政治立场,也显露其对历史事实的错误认知,对百年来国共两党既联合又斗争的历史事实和经验的歪曲和漠视。事实上,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能够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顺利开展,除了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客观因素外,与孙中山对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友好态度有一定关系,成为推动国共合作的思想动因。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先行者。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山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并且是推动其一生不断革命、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因。
1896年9月到1897年7月,孙中山旅居英国9个月,研究过社会主义。孙中山说:「我在欧洲的时候,与社会主义各派领袖人物都有过接触,各派的理论也都研究过。我参酌了社会主义各派的理论,汲取它的精华,并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才创立三民主义。」
1905年5月,孙中山专程到布鲁塞尔造访了恩格斯缔造的第二国际总部,会见了第二国际主席王德威尔得和书记胡斯曼。孙中山以社会主义者自许,要求加入第二国际,要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后来,孙中山在致第二国际的信中又恳切请求:「同志们,我向你们大家发出呼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见孙中山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
对于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此番被国民党征召的2024大选候选人侯友宜访美时解释为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这不是政治常识上的偏差,乃是当代有些国民党要员实在不敢碰触「民族主义」。因为谈民族主义直接面对的问题是孙中山提倡的民族主义,是「中国人」的民族主义,还是「台湾人」的民族主义?当前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我是台湾人」是绝大多数,「我是中国人」是绝对少数,基于选票考虑,目前的国民党要员,大概没有几个人敢说「我是中国人」。
正如国民党前立委蔡正元撰文所言:「如果不是中国人,当然讲的民族主义就不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也当然不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是一种变形求生存的『没有民族主义的三民主义』。」
国民党要员也默默地接受这样的论述:「我是台湾人,我也不是中国人,但台湾人和中国人有着共同的祖先」,这种逻辑很怪异,但确实是正在演化中的国民党要员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存在于统一和独立都遥遥无期的状态下所产生的「变形三民主义」。
蔡正元认为,原因是中国大陆没有认真在推动统一,美国也没有认真在推动独立,台湾选民不论蓝绿,自己也做不了主,造成绿营喊台独的假台独,蓝营喊独台的假独台,白营假装喊不管蓝绿,只好通通谎称「维持现状」。由此便产生了「变形的三民主义」、「变形的中华民国」以及「变形的台湾共和国」。一切似乎都在等待及准备一场作最后决定的台海战争,看战争结果再说,好像正在上演的剧情是「等待果陀,两幕悲喜剧」。
侯友宜在此次竞选期间,不断强调「要坚持合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要反对台独,反对一国两制,若当选在任期内不碰统一」云云。这些两岸论述表面上中道务实,实质上有逻辑上的矛盾,容易误导选民。
2020大选后,国民党内对九二共识产生争论,出现一些杂音。有人认为九二共识已完成历史功能,应将其束之高阁。几番折腾下来,终于在2020年9月6日全代会端出一个「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的九二共识」。其理论依据是:「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关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表述,皆本于『中华民国宪法』,也是两岸求同存异的成功经验。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应用以延续两岸互动,并以此寻求互动方式与时俱进。」对此,当年11月7日马英九在「马习会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为了两岸避战谋和,重启被关闭的两岸和平大桥,期待两岸都能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很明显,国民党全代会通过的是一个异化了的变味的九二共识。这个「共识」的最大问题,是抹掉了九二共识求同存异的创造性模糊,刻意突出「异」的部分,势必徒增两岸的政治歧见和争议,又如何重启两岸对话互动?如果连中国国民党都无法与大陆良性互动,又谈何改善两岸关系,增进两岸政治互信?谈何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维护台海和平安宁?
至于既要「坚持合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又同时反对一国两制」,也有逻辑上的矛盾。九二共识是1992年两岸两会香港会谈后来往函电达成的「两岸坚持一中原则,共同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反对台独自是应有之义,而同时反对一国两制就不合逻辑了。九二共识是现在式,是现阶段两岸交流互动的政治基础,一国两制是未来式,是未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构想。虽有国民党人提过一国良制,但实行哪一边的制度才算良制?是否以改变中国大陆社会制度为前提?如是,便是在明知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拒统的借口。
侯友宜还说「若当选任内不碰触统一」,此话也值得商榷。不可否认,在李、扁20年、蔡英文实行了8年本土化的基础上,加速去中国化,加上政治民粹的选举操作,一两代台湾青年已被培养成「人工独」。而国民党2008至2016执政8年间,推行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三不路线,只经不政,避谈统一,企图维持现状,结果导致2014、2016、2020三次选战大败而痛失江山。如今侯友宜要马规侯随,重蹈覆辙也就在所难免了。
选后党主席朱立伦在脸书发文表示,国民党虽然没有办法在2024大位取得胜利,但在立委选举中蠃得53席(加无党籍的陈超明),重新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这是人民对于国民党的重大付托,距离中华民国拨乱反正只差最后一里路,国民党必须为了台湾人民持续改革,深自反省,改革的道路不能停下,国民党变更好,台湾才能有希望。
从1924年国民党「一大」开启第一次国共合作,到1937年国共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2005年「胡连会」发表「两岸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及至2015年新加坡「马习会」,一百年来的国共合作历史表明,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的两大政党,国共合则中国兴。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14亿人民进行强国建设,推进民族复兴大业,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大好历史机遇。2300万台湾同胞不能缺席,中国国民党更应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训,积极投身这个伟大的历史洪流中,与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党派一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携手同心,共创国家崛起与民族中兴的伟大时代。(作者为北京清华大学两岸法政问题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