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AI的“泼天富贵” 深圳A股公司凭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2023年,被业界称为AI硬件爆发元年。深圳的上市公司正成为这场智能革命的弄潮儿。

其中,围绕AI上游数据中心建设,跑出了不少黑马。工业富联(601138.SH)和协创数据(300857.SZ)搭乘AI硬件设备更新主线,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而英维克(002837.SZ)的液冷技术也在数据中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相关业务营收同比大增四倍。在AI原生应用方面,万兴科技(300624.SZ)通过订阅付费模式,成功抓住AI带来的新商机;传音控股(688036.SH)抓住AI换机潮在一季度迎来业绩高增。

深圳的上市公司正在开启属于自己的AI新篇章。

开启硬件升级浪潮

梳理深圳上市公司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国内与国外AI产业发展出现分化。去年,在国内接住AI“泼天富贵”的公司普遍与上游AI数据中心建设有关。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服务器是AI数据中心的核心部分,其价值量约占总体的70%左右。然而,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智能计算中心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AI服务器仅占服务器总量的6.8%。这意味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AI服务器市场将维持供不应求状态。

而这在深圳A股千亿市值公司里已有所体现。去年工业富联因AI服务器订单大增,给公司整体利润带来了积极影响,创下净利润历史最高的好成绩。今年一季度,工业富联更是对外表示,生成式AI服务器业务同比增加近三倍。

占比数据中心第二大块预算构成的是存储设备,约占总体的15%至30%。在深圳A股上市公司中,协创数据是一家通过存储硬件设备参与到AI新基建的公司。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8亿元,同比增长47.95%;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19.46%。其中,公司在数据存储设备上的营收同比大增69.75%,达28.76亿元,已占公司整体营收的一半以上。

协创数据在2023年报中分析道,“受来自中国云服务厂商、服务器品牌业者的订单支撑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级固态硬盘(SSD)市场需求呈现淡季不淡,预估带动企业级SSD合约价季涨幅约18%至23%”。今年一季度,协创数据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双双实现三位数的跨越式增幅,涨幅分别达118.39%和253.42%。

除存储设备、服务器,冷却系统虽然占数据中心总体比例仅为5%至15%,但却对其可靠性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深圳上市公司里,英维克去年财报中最大亮点来自于IDC(数据中心)液冷业务收入。财报显示,该公司2023年来自数据中心机房及算力设备的液冷技术营收,同比大增4倍。

今年一季度,英维克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41.36%;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46.93%。而这主要是机房温控节能产品收入增加所致。此外,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7%,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

搭乘AI原生应用风口

若说AI大规模硬件升级先行是中国特色,那么面向海外市场接来的“富贵”则大多与下游AI原生应用爆发有关。这也与国外消费者对软件应用付费意愿更强有关。

研发总部位于深圳的万兴科技是一家主要面向海外C端市场的视频软件公司。自2021年起,万兴科技便开始改革付费模式,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订阅运营机制,并新增本地化支付渠道和新兴支付方式,成功将原本的License付费制转型为订阅付费制。目前公司产品可支持按月度、季度、年度、终身等不同时间维度的费用支付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从0到1打造订阅支撑平台,使得万兴科技能够持续拓宽用户触达渠道、增加用户沟通频率。这有助于万兴科技在产品端便于实现快速响应、高频迭代。

2023年,面对年初Sora带来的这一波流量,万兴科技不仅完成了对原有核心产品(如万兴喵影等)进行了AI功能升级,还快速研发落地了一批AIGC产品,并配合推出了商业化套餐。如,针对海外出海电商打造的数字虚拟人软件万兴播爆,以及针对教学场景的万兴智演和智能剪辑软件Kwicut等。

ALL IN订阅付费制让万兴科技成功接到了“富贵”。财报显示,2023年万兴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5.49%;归母净利润8620.57万元,同比增长113.20%。其中,公司订阅收入占比约64%,订阅续约率提升至60%,订阅转型成果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及的硬件设备厂商协创数据也盯上了订阅付费的商业模式。其公司除了做数据存储设备之外,另一条分支是做AIoT终端产品。协创数据董事长耿康铭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基于公司在全球布局数据中心,以及自建AI安防产品背后的云视频平台,今年将上线一款云服务订阅产品,届时在云上产生的收益有望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继续提升。

对于AI原生应用催生出来的新业态,同样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的智能手机品牌传音控股去年利用大模型技术,结合本地化市场用户需求,发布了TECNO AI,卡位AI手机生态。

而“AI+”赋能智能终端,也将带来一波换机潮。这个趋势在传音控股一季度报中已有所显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43亿元,同比增长88.1%;归母净利润16.26亿元,同比增长210.3%。而这个势头还将延续。国际数据公司IDC分析称,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

值得一提的是,传音控股在年报中预测称,除硬件销售之外,许多电子终端厂商开始提供订阅服务,如定期更新软件、提供云存储或特定的内容服务。这种模式使厂商能够持续获得收入,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持续的服务。

可见,订阅制将成为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抓住AI流量的制胜法宝。另外,根据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将涌现出超过5亿个新应用,“AI+”新业态正在为现有产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