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出招 冲高电支使用率
现行有超过6成消费都已经用信用卡、电子支付。金管会表示,未来会以两方式加强电支的使用。图/本报资料照片
上半年非现金支付概况
据金管会统计,至第一季底,国人使用非现金支付约1.92兆元,占民间消费额65.15%,等于现行有超过6成消费都已经用信用卡、电子支付。金管会表示,未来会以两方式加强电支的使用,首先是电子支付跨机构共通平台的「购物」功能,已有七家专营电支加入,预计9月初所有专营电支都会开通,二是要将购物功能拓展到国外,已由财金公司提案,金管会正审核中。
金管会今年初公布最新一期非现金支付目标,即2026年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要达80亿笔,交易金额要达10兆元,等于全台民众平均每人、每年要有340笔非现金支付的交易,非现金的年消费金额平均要达42.5万元。金管会统计,上半年国人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共39.16亿笔、交易金额达4.1兆元,笔数年增24.99%,金额则也年增13.75%,笔数及金额都创同期新高,就目前成长进度来看,有机会2026年达标笔数80亿笔、金额10兆元。
银行局副局长林志吉表示,第一季非现金支付金额为1.92兆元,若以主计总处公告的第一季民间消费支出来看,占比约65.15%,显示国人平常消费金额中有超过6成是使用非现金。发展非现金支付,同时也要兼顾部分民众喜欢现金交易的需求,非现金交易的终极目标不可能拉到100%,但是希望随民间消费一起成长。
持续鼓励地区性市集、夜市、摊贩等采用非现金的小额支付,虽目前金管会没有要建议推广补贴措施,但2019年财政部有发布规范,针对小规模营业人,如果有导入行动支付,可适用租税优惠规范,每月营收额达20万元,可以适用1%营业税率来课征营业税,且免用统一发票。
金管会后续将持续推动电子支付发展,一是跨机构共通平台的「购物」功能,目前九家专营电支机构中已有七家加入,另二家会等9月初测试完成后上线,等于9月初所有专营电子支付机构都会开通「购物」功能。
二是财金公司要将跨机构共通平台「购物」功能推展到海外,目前还在申请中,今年底可拭目以待,且目前已有几家电子支付机构到海外与当地的电子支付业者合作,主要集中在日、韩,有助于非现金支付比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