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转型 科技岛突围有方?

图/美联社

手机支付、金融监理沙盒、纯网路银行、开放银行、机器人理财等,在台湾都落地或找到替代方案。但国民党总召曾铭宗却表示:「不满意,真的没有太大的进步!」图/本报资料照片

金融科技发展的问题与现况

2014年金管会宣布启动金融科技元年,陆续成立金融科技办公室、金融科技发展基金、金融科技园区,公布金融科技白皮书及松绑金融业投资金融科技的额度。2024即将届满十年,回首来时路,前金管会主委、现任国民党总召曾铭宗说:「不满意,真的没有太大的进步!」

从P2P(网路借贷)、手机支付、金融监理沙盒、纯网路银行、开放银行、机器人理财、加密货币、到即将公布的纯网路保险申请设立审查结果,只要全球金融科技的趋势,台湾都讨论过,有些部分,也都落地或找到替代方案。在金融市场上无役不与或都会研究的国泰金控说,台湾金融创新的机制都有,以金融追求「有责任的创新」来看,目前的进度及机制都算适宜。

小心翼翼...台湾总慢一步

但也有金融业者点出问题说,台湾金融科技创新的最大问题,就是总「慢一步」,很多时候,都要先研究国外怎么做,再考虑有无后遗症,寻找最安全的解决方式,再修正法规,等真正可申请时,国外技术已进阶了。如目前最迫切的就是金融「上云」,大部分金融机构想发展大数据分析、AI运算、资料储存,也想运用三大公有云,即微软、亚马逊及谷歌,且很多最新的应用程式目前都直接上云,让使用者随取随用,科技应用速度会快很多。

反观台湾金融机构多是自建私有云,若要上三大公有云,首先碰上的就是法规有很多的限制,个资只能小范围运用,主管机关对使用境外云要求较严格,如外部厂商的安全检测及繁杂的申请机制,业者申请获准时,技术就已「落伍」了。

四大因素 政府不敢放手做

身为2014年第一个喊出要发展金融科技的金管会主委,曾铭宗对现在的进度并不满意。他分析说,台湾金融科技相对新加坡等国呈现「龟速」,主要有四大原因,一传统金融依旧强势,遍地的银行分行及ATM,金融服务本就方便又便宜,没有急需靠科技改变的迫切感;二是整体社会氛围不利创新,只要创新一出问题,问责之声震天价响,动辄要追究责任。

三是对新创产业协助机制未臻健全,对培植独角兽所需的资本市场机制太过严格,造成如GOGORO赴美上市、Appier去日本挂牌等;四是消费者不够成熟、独立,只要金融商品出现亏损,动不动就要主管机关负责、损失不认帐等,让金管会及金融机构不敢迈大步向前行。

曾任职财政部的政治大学教授彭金隆则说,各国金融科技创新的程度,与「监理容错程度」正相关,且行政机关控制力愈强、立法机关问责权愈小的地区,愈能放胆创新。

例如,中国大陆允许各式金融创新先发展,反正「随时要管都可以立马见效」,因此可以出现互联网三马;其次,如新加坡亦是菁英统治,没什么反对党,创新程度及速度又大于日本,日本则又快于台湾,日本虽法规严密,但立法权没有台湾这么的高。

「台湾金融科技容错程度,在亚洲相对较低。」彭金隆说,监理机关对市场掌控力道相对较低,但一旦出事,被究责机率最高,所以创新程度及速度,自然就会比较慢。

美、陆快步创新 现副作用

但近期如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破产,大陆整肃互联网、P2P,纯网银目前也未有大型化业者,让金融圈对于创新开始出现反思,包括金融业者及曾铭宗都认为,很多创新在没有尘埃落定前,「兔子赢还是乌龟胜,恐怕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