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碎片化浪潮轰隆作响

(图/达志影像)

从美中对峙、俄乌战争到以巴冲突,表面看起来一切如常,不管有几只黑天鹅、灰犀牛,也不管多少个国家端出了产业补贴、出现了民粹主义领导人,好像都打乱不了这个世界的如常运作,但实际上,表面的海浪平静掩盖不了海平面下的暗潮汹涌,金融系统的分流、割裂和碎片化早已所在多有。

这些酝酿许久的力量,正在慢慢结合成形,所谓的减少对美元体系、西方资本、西方金融机构或SWIFT支付系统的依赖,俨然成为这个去全球化时代的最大显学。

大家会说,中国的快速崛起是主因,但其实许多的新兴势力也在崛起。1990年代初,今天的十大新兴市场经济体产出只占全球的12%,但现在已来到了1/3。这种变化的影响当然巨大,长期由美国主导的单一体系已被迫碎片化。甚至可以想像,新兴势力中的很大一部分已挣脱美元体系束缚,开始架构自己的道路。

放眼望去,新加坡、香港和东京等亚洲金融中心各有规画,新崛起的上海、北京和杜拜也摩拳擦掌,都在想方设法追赶纽约和伦敦。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精彩,新兴市场企业曾对到已开发国家IPO趋之若鹜,但现在,每个新兴市场的证券交易所都在极力拉拢企业留在自己国家上市,连政府公债现在都可用各国货币作为发行依据。

改弦易辙当然不容易,重新适应总有一个过程,但过去十年的全球政经变化已让美国丑态百出,也让大部分国家明白美国借由金融系统将危机输出是多么霸道的一个行为,于是乎,一个越来越分散的金融体系慢慢成型,各国更是想方设法提高各自对金融系统波动抵御力的建设,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被逼得出面强调,SWIFT正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建立一个新平台,将当前正在发展的央行数位货币CBDC与现有金融系统连接起来的真正原因。

那,以上这些金融体系的碎片化发展到底会迎来什么样的风险挑战?我感觉吧,各个国家、投资人和企业各自回归自己的金融体系,有可能让这个世界面临成为一个更贫穷、更不稳定、成本更高且更容易发生冲突的方向。金融制裁、保护主义和资本分流还会加速大家脱离美国势力,进一步让这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更加碎片化。

这种碎片化的长期影响将让全球政经雪上加霜。今天这个因地缘政治紧张所造就的流动逆转,非常可能导致不曾发生的问题频频触发。目前看来,距离这个临界点还有一些距离,但不能不承认它越来越近:这从跨国资本流动的急剧下降,及资本流动愈来愈以地缘政治做为导向可一览无遗。

幸运的是,这些变化还没有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领域的霸权,不过,美元微笑三不五时的强势升值却也让很多国家如坐针毡。现实状况是,大家一方面对美元体系怨声载道,但仍旧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对美元体系继续依赖,因此,最大的风险将来自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系统和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加强交互影响,然后因为一个不起眼的风吹草动,就让我们迎来一个猝不及防的后果?

我当然希望上面一切都是危言耸听,但金融体系不但控制着国家、企业和个人怎么获取资本,还是决定他们怎么成长和繁荣的神经系统。美元支付系统SWIFT曾对全球商业至关重要,但今天,金融系统碎片化正在把它掀翻重塑,还让这个乱无可乱的世界被掷入了一个威力强大的深水炸弹,包括你、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突然从海平面爆裂,然后打乱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作者为创投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