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ESG挑战 台湾永续资产年增两成
近年全球气候暖化问题日益严重,为促进永续绿色生态的理想,国际间已将绿色金融的涵盖层面拓展至ESG,也就是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
而《2021台湾永续投资调查》也指出,2021年全台永续投资资产总额约新台币17.6兆元,较去年调查统计的13.9兆元,成长26%,显见永续投资商机。
KPMG安侯建业金融服务产业暨保险业主持会计师李逢晖表示,联合国宣布了「2030永续发展目标」(SDGs),包含17项核心目标,其中涵盖了169项细项目标、230项指标。
对不同产业而言,各个目标及议题对于各产业发展差异甚大。李逢晖进一步说明,以台湾的金融业来说,金管会发布「本国银行、保险气候风险财务揭露指引」,期待提升本国银行、保险ESG资讯揭露品质及透明度,并驱动银行、保险业审视自身因应气候变迁之风险与能力,增进营运韧性,而金融机构本身需先思考自身对于永续金融的策略方向,究竟是要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及降低社会冲击风险,排除重大争议为优先;抑或希望发掘并掌握先机,发展出更具永续韧性的产品及服务为主。
KPMG安侯永续发展顾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林泉兴表示,永续金融有助于管理风险与机会开发,各国银行察觉永续金融的发展性,也因此纷纷推出各式符合理念的产品。
林泉兴指出,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调查,2021年全球的永续债券发行量为1兆643千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7,627千亿元,成长了115.5%。
其中热门投资主题涵盖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许多基金也皆以特定主题包装,唯目前永续主题产品琳瑯满目,国际也为此正在讨论、订定一致性的定义及管理指标。
KPMG安侯建业金融服务产业协同主持人暨安侯企管执行副总经理陈世雄表示,面对TCFD导入首要面对的是状态盘点,即根据指标针对风险的机会基挑战进行评估,其中气候风险情境分析与压力测试可对风险结果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同时也可综合评估源自气候经济模型的总体经济和金融因子的影响。
陈世雄指出,金融业的气候变迁资讯需求者可分别从策略、治理、指标与目标、风险管理四大面向来了解企业针对气候变迁风险与机会的管理状态,并评估不同气候风险与机会对公司造成的潜在财务影响,进一步推算「投融风险」、掌握「投融机会」。
KPMG安侯企管执行副总经理朱成光在研讨会中表示,不只是利害关系人的负面评价或评论会导致声誉及品牌陷入困境,其中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网络安全漏洞、价格波动和原材料供应波动等因素,都会为企业带来风险。
朱成光建议,企业应该用阶段性的方式完成风险优化管理,其中初期应该盘点及检视风险治理与管理组织架构、执掌与政策文件及运作方式;辨识集团内的重大风险项目并设定管控措施来辨识与评估风险,再来针对特性项目快速改善。
另外,以数位化的风险管理如建置完整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除了可持续监督风险,也可协助治理阶层及高阶管理阶层掌握集团风险动态发展,及时因应以保障经营成果,并达企业永续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