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沒說完的醜聞:香港史上最大金融詐騙「佳寧案」
香港电影《金手指》以香港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佳宁案」为蓝本。梁朝伟饰演全案主谋陈松青,并获得第4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图/英皇电影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赢下含最佳男主角多项奖项的《金手指》,承接《无间道》梁朝伟和刘德华两大影帝的对手戏风格,又受比喻为香港版本的《华尔街之狼》。导演庄文强针对1980年代初香港金融腐败丑闻进行了深入探讨。这部电影试图为疲软的香港电影业注入一针强心剂。电影的庞大预算以及奢华舞台,也为观众带来极度的视觉体验。
然而,作为金像奖最大赢家的《金手指》其实受到诸多批评,包括剧情叙述混乱,历史背景交代不清,更没说清楚香港金融体制到底有什么漏洞,使得这次得奖是否实至名归颇受争议。就连香港大导的王晶也批评伟仔在本片不是最佳演出,不应得影帝的殊荣。
我们不清楚是否《金手指》的制片方不想引起风暴,所以并没有将梁朝伟饰演的程一言背后的金主或财务来源交待清楚,只是穿插一些人被暗杀或离奇死亡的剧情。但本文即以《金手指》剧情背后的历史实情,来讨论那些电影没有告诉大众的黑暗故事。
▌中国国产东南亚电影宇宙
一开场,主角程一言是一位从某个神秘南洋国家到香港寻找商机的淘金客,程氏乘货船抵港后,住在狭小的出租房间。但在因缘际会之下,他协助了被家族边缘化的富家子弟曾剑桥(任达华饰)进行金融诈骗之后,他便与曾氏成为固定商业伙伴。
程氏因这次行骗赚了第一桶金,并自立门户。后来,程氏使用女秘书的名字注册公司,这也是电影中「嘉文集团」的由来。之后集团透过投资、收购、炒地、炒股等方式迅速扩张。
同时之间,电影也在开头迅速略交代了香港廉政公署(ICAC)的成立,这个享誉国际的组织最初成立是为了解决警察部门的贪腐问题。但剧情随即切换到「11年后」——即廉政公署开始对付程氏的行动。唯,此时的程氏已经是无人能及的商业大亨,拥有无与伦比的社交关系网络。
除了超长的时间幅度,电影还很魔幻地创造了神秘的南洋国度,因他们直接将程一言的出生地当成是一个政治主权的实体。一开始用东马警方、东马内政部等词语时,笔者就觉得很奇怪,为何马来西亚或吉隆坡等关键词反而没有出现。直到去对照英文字幕出现的「Timurlaysia」,才让笔者注意到,其实制片方是把「东马」二字当成国家来看待。如果是英语母语人士,可能会误以为这个地方是指东帝汶(Timor-Leste),但电影其实是把东马的东(马来文为「Timur」)和马来西亚英文的后缀整合成一个新词汇。
在中国娱乐界,观众之间流传着「东南亚电影宇宙」的嘲讽玩笑,指的是中国电影描述南洋诸国时往往会赋予一层神秘面纱。剧情又经常以与色情、暴力跟诈骗等元素作为剧情铺排,南洋风情再套上离奇故事情节,以期勾引中国观众眼球。《金手指》电影就是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神秘国度──东马政府,用来指涉现实中的马来西亚。
▌谁是幕后黑手?
程一言的原型,其实是一位东南亚华裔商人陈松青(George Tan)注1。1977年,这位拥有土木工程师背景的陈松青因在新加坡创业失败破产,进而辗转到香港发展,期间成了佳宁集团有限公司。陈松青最初从事灭虫生意,趁着1970年代中旬香港地产业的兴盛,透过在新界买卖地皮的方式,拓展集团业务进军实业市场。
短短4年间,佳宁集团迅速膨胀,旗下的业务包括了交通、航运、旅游、保险、房地产、金融、饮食、酒店等200多家公司;此外,业务版图还扩大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10个地区。
电影本身通过廉政公署的调查棱镜,纵览了陈松青的崛起和最终的垮台。但同样的问题是,为了调查这桩庞大的商业诈骗案,在电影和现实中,ICAC办公室总部都充斥各式各样的文件和档案。检索和验证证据的过程复杂而繁琐,要以约2小时长的电影来交代绝不讨好。ICAC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将相关证据梳理成可以让大众快速理解实情的时间线。
即使现实中已经解密,但电影还是没有轻易说出提供陈松青财力的金主是谁。三个可能的组织和人士被提及。一是菲律宾前总统马可仕和第一夫人伊美黛,二是前苏联情治机关「国家安全委员会」(KGB),三则是金三角的毒枭。这些暗示都让观众一头雾水,既然陈松青是在南洋落脚的无名小卒,他是如何在抵达香港创业之前,就认识这些人?
▌泡沫导火线:九七回归与股市风暴
正式解密真正的金主是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金融骗局是如何运作,以及这起跨国诈骗案在什么情况下被揭穿的。
真正使陈松青和佳宁集团声名大噪的是,该公司1980年对位于香港中环金门大厦的买卖。这栋建筑之前被洋商怡和集团所收购,陈松青认为有必要将这栋指标性建筑重新纳入华商名下。首先,佳宁集团当年以9亿9800万港币购入该大厦,并在几个月之后又以16亿8000万的价格将它转手,大赚一把。
其次,佳宁集团声称其收购行为没有向银行借贷,而是来自其集团的资本和幕后支持他们的财团。佳宁集团透过向外展示该公司炒作地皮的能力与雄厚资本来获取市场信心,进一步刺激其股价飙升。
我们从事后的调查报告才了解到,所谓利润从来没有实现。佳宁集团转手的对象,其实也是陈松青多数持股的空壳公司,基本上陈氏之前所有交易都是这般操作,让投资者认为陈氏染指的产业最后都会被高利润收购并套利,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手指。其实在风光交易的背后下,公司早就陷入负债困境,金门大厦一直找不到更好的买方转让出去。
借由这桩买卖,佳宁集团希望获得更多股民的青睐。香港市民似乎不认为一位如此之神秘、出入都很低调的集团主席,财源上会有什么问题。股价从1979年上市之初的1.5元攀升到80年代初期的17.9元之高峰。这番操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正所谓夜路走多终遇鬼。在1982年前后,适逢中英两国就香港的前景问题展开谈判,局势开始变得不稳定。市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反映在股市上,影响了许多行业包括房地产的股价下滑,故佳宁集团也未能幸免。但在1982年9月的记者会上,佳宁坚称在6个月内获得2.69亿港元的纯利,公司运作安然无恙。
可是,公司随之而来的决定直接打击股民的信心。相比起前两年派息三角,并发行红股,每五股配二股的收益;1982年佳宁派中期息每股只派得一角二分。股息的缩水让股民意识到公司的财务报表被夸大。不久后又传出资金周转的问题,公司直接宣布取消以现金派发中期息,并改以10送1红股代替,公司股价随之暴跌。
民众热议以及层出不穷的阴谋论,成为ICAC直接调查该公司营运实际情况的契机。调查报告出炉后,佳宁集团金融行为不当也被揭露,这些手段涵盖了行贿和诈骗,导致公司的股票1983年1月3日被迫在交易所停牌。此后,佳宁集团的财务问题逐步暴露。
然而,真正毁灭佳宁集团的是发生在1983年的一起谋杀案,直接导致了公司在当年10月被清盘,成为香港最大宗公司倒闭事件。
▎下篇接续:《不曾追回的10亿美元:《金手指》与大马内神通外鬼的金融污点》
▎下篇接续:《不曾追回的10亿美元:《金手指》与大马内神通外鬼的金融污点》
▎备注
关于陈氏的出生地有一个说法是砂拉越(Sarawak),但真正的原生地向来成谜。
香港「佳宁案」中,甫上市不久的佳宁集团买下中环金门大厦(右)再高价卖出,事后证实只是骗局一场。图左为佳宁集团创办人陈松青。 图/报系资料图库、维基共享
责任编辑/王颖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