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去美元化」 央行:美元地位難取代

中央银行报告指出,美元虽面临中国大陆等金砖国家「去美元化」挑战,但若以国际货币各项主要功能而言,美元重要性仍高居首位,并明显超越第二位的欧元,更远逾人民币的重要性;整体而言,美元作为最主要准备货币的地位仍十分稳固,难以被取代。

央行分析,美元国际地位或因美国债务议题及数位货币等科技进展面临挑战,但就经济规模及贸易量全球占比、强大经济及军事实力、金融市场深度、健全金融基础建设及金融制度等考量,「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主导国际准备货币地位仍十分稳固。」

不过长期而言,美国债务及财政纪律、金融科技及创新崛起等两大因素,可能影响美元维持独大地位。首先是美国债务及财政纪律。因公共债务攀升、赤字常居高不下,近年美国政府常面临触及举债上限或政府关门等窘境,如联邦债务持续恶化,将不利美元国际地位。

其次是金融科技及创新崛起。联准会研究指出,支付版图的移动可能对美元主导地位构成挑战;如官方及民间数位货币快速成长或减少市场对美元的倚赖;而消费者及投资者的偏好改变,亦可能影响其使用美元的效益,进而影响世人使用美元的惯性。

大西洋理事会指出,2024年5月高达134个国家和货币联盟(占全球GDP的98%)正探索央行数位货币的应用,仍应注意数位货币等加密资产发展,及其是否改变国际货币使用的可能。联准会研究指出,科技进展亦可能巩固美元地位,例如有99%稳定币与美元连结,隐含加密资产仍以美元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