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维修技法 文物修复师学銲接

文物修复师韩克瑄参与劳发署桃竹苗分署实务课程,学习銲接专业。(蔡明亘摄)

一般銲接技术多用于建筑或工业,其实也能应用在维护艺术展品与历史文物,劳动部劳发署桃竹苗分署銲接实务班学员韩克瑄,过去曾在台南奇美博物馆、荷兰国家博物馆担任文物修复师,为专攻金属文物修复,她参与銲接职训,盼结训后投入金属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争取重新亮相机会,再现当年风华。

韩克瑄大学就读中文系研究文字学时接触到青铜器,开始关注青铜类收藏,不仅深爱上金属文物,更立志成为文物修复师。她表示,为精进文物修复知识与技术,先在台南艺术大学古物所取得硕士学历,再到奇美博物馆担任文物修复师3年,随后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资产修护研究所深造,取得文物修护硕士学历,毕业后进入荷兰国家博物馆担任文物修复师,台荷修复业各有特色,但台湾较少专门做金属类的修护人员。

现年39岁的韩克瑄在文物修复领域深耕8年,为专攻金属文物与展品修复,她报名銲接实务班,盼未来运用所学在修复工作,以专业判别文物的产出制程及不同技法修复。她说,面对博物馆藏品,不仅需要处理技术,更需要广博了解每种銲接技术的发展时间与脉络,才能对应并判断藏品的制作历程、銲道成型方式及銲接缺陷改善等。

回忆训练时期,韩克瑄说,感谢训练师简传恩的指导,带领她掌握銲接技巧,了解不同銲接技术适用哪些材质的藏品,对她的问题都有问必答,让她收获满满。她说,刚开始每天回家都累瘫,手臂也因长时间使用手工器具施力,酸得举不起来,历经600小时训练后,她秀出手上肌肉,笑喊是另类成果。

桃竹苗分署长林淑媛表示,近年参与銲接职训的女性学员有明显增加趋势,銲道的细腻与稳定度不输男学员,为培育銲接技术人员,已翻新扩建銲接工场,让训练空间更宽敞且便于操作机台,设备也汰旧换新符合业界需求,她也鼓励劳工朋友跨域学习,增加其他专业,让职场路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