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征信修复”可信?绝对不可信

“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一条xxxx元”、“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等广告在网络上屡见不鲜,一些机构和个人以“征信修复”的名义宣传可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息,严重扰乱了征信市场秩序。日前,记者从人民银行安顺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安顺市中支)获悉,该行将于3月到6月在全市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

人民银行安顺市中支结合日常监测情况,梳理了常见的几种“征信修复”骗术并一一分析,帮助大家提高“征信修复”骗局的识别能力。

案例一:小李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害怕自己的不良征信记录影响毕业求职而感到担忧。她在网上看到“征信洗白”广告,客服声称缴纳一定的佣金就能“洗白”她的不良记录。向客服简单咨询后,小李购买了“征信洗白”服务,该公司为小李伪造了“因疫情影响被隔离”并盖章的假证明,然而小李之后再次查询报告时却发现信用记录并未更改,同时还受到当地公安部门有关涉嫌造假行为的问询。她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但此时对方已无法联系。

提示:这类骗局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等名义发布广告,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伪造证据投诉,以达到修改不良信用记录的目的,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用,修改失败后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

案例二:张先生是某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经朋友介绍了解到征信修复市场“前景广阔”,可以先学习逾期记录删除技巧,之后加盟代理获取利润。张先生正好想删除自己的不良信用记录,得知这项业务后便前往长沙参与培训,并缴纳了删除自身不良信用记录的费用和参加“征信修复”技巧培训的报名费,但公司要求继续缴纳所谓的“培训班学费”。在当地人民银行进行辖区征信市场清理整顿中,张先生才意识到被骗。

提示:这类骗局以征信市场有前景为由,开办教授“征信修复”技巧的培训班,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式骗取学费和加盟代理费。所谓的培训是教人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试图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的目的。

案例三:王小姐是一家公司的白领,几个月前因为忘记还信用卡而产生了不良征信记录。正在王小姐为此事发愁的时候,某天晚上她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自称是某“征信修复”公司的客服人员,可以帮助她“修复”不良征信记录。王小姐信以为真,在客服的指示下向对方转账并提交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几天以后王小姐再次查询时,却发现不但信用记录没有更改,自己还莫名在多家网贷公司新增了好几笔贷款记录。意识到被骗之后,对方已无法联系。

提示:这类骗局在办理“征信修复”过程中,要求个人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泄露、买卖个人信息从中渔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冒名网贷,骗取高额贷款利息,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征信修复”骗局均是利用公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实施的诈骗。在此,人民银行安顺市中支提醒大家,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同时,人民银行安顺市中支特别提醒:所有规范征信业、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无“征信修复”概念。

“信用修复”概念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中“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提出的。信用修复是针对公共信用信息(即国家机关等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社会信用信息),开展信用修复的系统(平台)有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等,其修复内容是撤销相关信用措施,如终止失信信息公示等。

征信信息不属于上述提及的公共信用信息,妄图通过“征信修复”修改信用记录的,不仅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最后,温馨提醒广大群众:

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远离“征信修复”骗局。

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擅自修改删除真实无误的信用记录。

任何打着“征信修复”的幌子要求转账汇款的行为都是诈骗。

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是处理信用报告错误的唯一正规途径,通过正规途径进行的征信异议和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

若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只能进行信用重建,而非信用修复。

人民银行安顺市中支呼吁广大群众共同监督“征信修复”骗局行为,一旦发现,可通过电话(0851-33342544)或至人民银行安顺市中支征信服务大厅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