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文化绑桩 扼杀多元创作

文化归文化、政治归政治,但在台湾常常就是剪不断、理还乱,举例来说,台湾文化应是多元的,但现在却出现许多打着发扬台湾文化之名,「政治正确」的创作类型当道,艺文界忧心,是不是需要符合民进党价值观、民进党史观的文化产品才能获补助?社会大众也担心,政府偏颇特定立场的文化创作,让市场元素窄化,看不到更多元的作品。

尤其是许多艺文团体常卷入政治风波,比如纸风车儿童剧团,就被质疑立场亲绿,前立委丁守中参选台北市长时就批评过纸风车统包民进党许多标案,并点名作家小野是民进党的「文化门神」,让小野泪洒反驳。

最糟糕的情况,是政府编列预算根本不为振兴文化,而是行绑桩之实。文化界刚度过疫情浩劫,百废待兴,补助合理,但过头了、偏颇了,就是在绑桩了。拿到预算的,会不会成为执政党在艺文界的桩脚?会不会默默制造素材去影响选民?会不会帮特定政党造势?

所以当文化部突然大幅拉高预算说要挹注到文化界,又是在大选年,而部长史哲不仅是监察院长陈菊的爱将,更是一手主导罢韩的人物,不免让人有政治联想。

文化部愿意用行动支持文化产业是好事,但外界担忧的,是民进党执政后,已经把文总搞成像公关公司,该不会也要把整个艺文界也搞成民进党的公关公司、隐形军团。文化部的任何补助将来都必须公开透明且完全公平,否则就是坐实假补助真绑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