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雷达是吃电怪兽 中国研发在南海兴建海浪发电站

鹰式波浪发电装置万山号」,可以用于南海岛礁。(图/翻摄自《广东科技报》)

大陆中心/台北报导

南海争端升高之际,海南省沙市在1日清晨同时在南海9岛礁及相关船舶上举行元旦升旗仪式,借此强化主权上的宣示。由于美军接连进行军事施压,目前中国计划在偏远岛屿附近修建海浪发电站,以缓解部署在那里的军用预警雷达断电威胁

根据大陆《中新社》报导,当天上午6点50分,伴随清晨第一缕阳光,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在三沙市首府永兴岛,100多名驻岛军警民唱国歌,注视五星红旗缓缓升至杆顶,飘扬在南海上空。与此同时,三沙市赵述岛北岛晋卿岛鸭公岛、甘泉岛、银屿羚羊礁、美济礁等8个岛礁,以及停靠在永兴码头的三沙市综合执法1号船,在南沙从事渔业生产渔船也同时举行了升旗仪式。

由于维护主权必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但美国在11月派遣两架B-52轰炸机飞近中国南海岛礁,最近只飞到南海岛礁附近15海里范围内,12月突破中方底线进入华阳礁2海里。面对威胁不断升级,中方其实早就计划修建并扩大军用雷达站,但也面临用电不足的困扰,因为这些雷达都是耗电猛兽,必须24小时的运行。

根据陆媒报导,一套预警系统要全功率运行监测远方战机或不明物体,需要数千千瓦的电力,这相当于美国1000户普通家庭的用电需求。科研人员认为,常规的可再生能源不适用于小岛屿,而美国和澳大利亚有类似的海浪发电装置,颠峰发电量约为150千瓦。

上述报导并未详细报导安装在万山群岛水域的海浪发电装置,但根据《广东科技报》批露,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已在邻近珠海的万山群岛水域展开新的实验,于2015年11月安装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万山号」;该发电装置在小于0.5米浪高的波况下频繁蓄能、发电,在遇到台风时,它会自动部分下潜,只留下一小部分在海面,从而避免强风造成损坏。

据报导,「万山号」是由2013年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资助研建的,该装置长36米,宽24米,高16米,为半潜驳与波浪能转换设备的结合体,既可以像船舶一样停泊或拖航,也可以下潜至设定深度成为波浪能发电设备。「万山号」前期装机120kW,后续将扩大波浪能发电装机量,并计划在装置顶部加装300kW太阳能发电板、50kW风力发电机海水淡化装置,最终建成一座漂浮式多能互补发电制淡平台。它是继10kW波浪能发电装置「鹰式一号」成功运行后,广州能源所在波浪能装置大型化研发方面的又一力作

永暑岛。(图/翻摄自南海研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