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放PPT时,不小心打开了电脑里收藏的“小电影”,然后...

继「糊弄学」之后,胖编最近又挖到了一个有趣的豆瓣小组——社会性死亡。

别问胖编为何总是能挖到“奇怪的宝藏”,在带领大家姿势,开眼戒这件事上,胖编始终如一,从未变心,不容置疑。

作为当今互联网上的流行热词,「社会性死亡」并非像其他网络热词那样源于网友们的段子调侃,而是出自美国作家托马斯·林奇《殡葬人手记》一书。

在书中,托马斯·林奇对「社会性死亡」进行了这样的划分和解释:

听诊器脑电波仪器测量出的,叫做“肌体死亡”;

神经末梢和体内分子活动的停止,叫做“代谢死亡”;

亲友和邻居所共同知晓的死亡,叫做“社会性死亡”。

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社会性死亡”,他才算是真正历经了死亡的全过程。大概意思是:当与你相关的社会成员认可并且习惯了你的消失,“个体”才算是迎来了它在社会上的终结。

然而,这个既严肃又充满哲学意味学术词条,在当今的网络文化语境冲击下,从原本宏大而深沉的层面,逐渐演变成一场接地气的诙谐自嘲狂欢。而“尴尬”,则成为了这场狂欢的筹码

作为当今在年轻群体中流行的网络热词,「社会性死亡」并非指没有灵魂地活着,或是死后被大家遗忘,而是用来表示在公众(除去亲密关系的人)面前出丑,已经丢脸到无法见人,强烈希望此时此刻地上就有个洞能钻进去的程度

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过极度尴尬的事情后,无地自容到只想当场去世的状态,与另一个网络热词「公开处刑」相类似。

鲁迅的话来说就是:“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尴尬致死了。”

在豆瓣上,这个今年3月刚成立的「社会性死亡」小组,在短短半年内已经聚集了超过20万的成员。

成员们自称“尸体”,与大家分享着各自的“死亡现场”。随便翻一翻该小组的帖子,慢慢你就会发现,人类很难不把快乐构建在别人的痛苦尴尬之上,由此也充分印证了“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的真理

“当来到门口,自信满满地在老师同学的注视下,从书包里掏出鲜艳的红领巾,准备庄严地戴在脖子上时,看到老师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低头一看,手里拿着的正是姥姥鲜艳的红内裤,恍惚几秒后,迅速塞进书包,逆着人流跑向校门口的小卖部买红领巾………”

小区门口等车,然后司机来了,我一上车师傅开口说:哇~好香啊~

内心暗爽美滋滋,心想美女当然是香的,还顺便低头闻了一下自己今天喷的香水假装羞涩地回了师傅一句:是嘛~可能是我的头发吧~我新换的洗发水~

然而师傅仿佛没听到,继续说:真的好香啊,你带了便当吗?

我(依然没有醒悟),回答到:没有啊~ 可能就是我的头发吧~

司机(还是没接话),然后探出头四下看了下,异常兴奋地说:啊~我闻到了,就是那家鸭脖吧!!太香了啊!!

我猛然醒悟!!那可不就是那个飘香十里的鸭脖吗?(那家鸭脖确实是很香)

此时气氛突然有点尴尬,沉默如同店里安静躺着的鸭脖。

我好想唱一句“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

学冷知识,就在《胖编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