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球先例? 中国新机构名14字被吐槽
中国「大部制」改革方案出炉,有3个新成立单位名称过长,其中包括由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的「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此,网友及媒体都反映太过拗口,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也说,政府机构的名字要起得科学,「没一个国家把名字拉出14个字来!」
中国国务院10日将俗称「大部制」改革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交全国人大12届1次会议第3次全体会议审议。在新成立的单位中,「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3个单位的名称,最受到民众及媒体讨论。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卫生部合并,全国政协90名医卫界委员建议,新单位仍称为「卫生部」,理由是职能应合并,但名称没有必要合并,而且「名称翻译过于繁琐,不利国际交流合作」。
而「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友一致认为名字太长,有人甚至开始构思简称或新名称,包括「国家媒体总局」、「新出广电电局」等。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则称,政府机构的名字要起得科学,「没一个国家把名字拉出14个字来,如果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多少个字啊?」在他看来,机构名字看上去是小事,但过去「刑部、户部、礼部、兵部,就一个字,也能清清楚楚,没任何交叉」。
邬书林认为,一定要找一个科学的,名实相符的名字,「老祖宗有话啊,『名不正则言不顺』,关键是后面『(言不顺则)事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