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21|魏建国: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外贸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原标题:看2021|魏建国: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外贸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2013年12月12日,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2013央视财经论坛上。资料图片/李冬 摄
核心观点
1、随着RCEP的签订,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外贸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2、中国外贸的寒冬刚过,疫情期间支持外贸的政策还不能撤,还要继续发挥作用。
3、拜登依然会对中国进行围堵,不排除对一些中国公司进行制裁,但中美之间不可能完全脱钩。
二季度转正后,中国出口继续超预期的增长。国家统计局近日数据显示,10月出口16194亿元,增长7.6%。那么,出口的高增长会持续多久?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出口的增速会超过去年,在今年的后两个月出口还有更大的提升潜力。从更长远看,随着RCEP的签订,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外贸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此外,魏建国还提醒,中国外贸的寒冬刚过,疫情期间支持外贸的政策还不能撤,还要继续发挥作用。
近期,媒体宣布拜登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如果拜登正式当选,会对中美经贸关系带来哪些影响?在魏建国看来,拜登依然会对中国进行围堵,不排除对一些中国公司进行制裁,但中美之间不可能完全脱钩。
“今年出口增速会超去年”
新京报:如何看待今年后两个月以及全年出口的表现?
魏建国: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国的出口表现逆势上扬。在我看来,今年出口的增速会超过去年,在今年的后两个月出口还有更大的提升潜力。理由有三:
第一,全球第二波疫情比想象中的厉害,特别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疫情几乎失控,比利时、英国、法国等国家延长了封城的时间。在这些国家,生产资料进不来,产品生产不出来,只能靠从中国进口来解决日常需要的大量日用消费品、抗疫用品等。这样情况下,中国对欧美地区的出口会继续保持强劲。
第二,从现在开始,甚至延长到未来的五年和十年,中国和东盟贸易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近期随着RCEP的签订,确定了中国在RCEP的核心地位,未来东盟还会继续加大对中国的出口。同时随着关税的不断降低甚至零关税的实行,东盟也更加希望能够从中国大量进口以维持本国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比如,要从中国进口初级配件产品以及原材料,包括汽车零配件、手机配件、通信设备材料、医疗材料、医药药品等等。
第三,中国对新兴国家的出口在原有基础上会有更大的发展。随着整体经济疫情形势的不乐观,拉美、非洲、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地区出现了商品荒,这些国家会加大从中国进口清洁用品、厨具用品,甚至肥料、粮食等。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外贸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新京报:在你看来,出口高增长的势头在2021年会继续延续?
魏建国:第一,我不仅对明年中国出口表现看好,而且随着RCEP的签订,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外贸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疫情冲击之下,中国外贸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当下正是中国外贸发力的时候。而RCEP的签订,又给中国外贸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因为RCEP是全球最大的贸易经济体,占据全球近三分之一的GDP,而且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有很强的互补性。现在东盟已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相信未来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外贸往来会不断增长。
第二,RCEP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未来20年、甚至只要10年,中欧等国家的区域谈判会有新突破。RCEP的签订会对美欧市场造成冲击,现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被排除在RCEP之外,都很着急。因为未来美国的衰退已经不可避免,美国市场的需求会下降。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必须解决内部的经济问题。所以,欧盟会加强和中国的经贸往来,未来中欧的BIT谈判会有所推进。
第三,中国会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出口。随着RCEP的签订,相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会争相和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会成为一个大趋势。同时非盟、阿盟等国家也会加强和中国的合作,从而推动区域贸易的发展。未来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会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这也会带动下一步WTO的改革更多吸收中国的方案和想法。
最后,大数据、云计算、5G、智能制造等数字技术会在中国出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中国的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到了23%,一般贸易占比不断上升,跨境电商异军突起,成为中国货物贸易的新的主力军。再加上数字技术的运用,未来会给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优势。
新京报:你对中欧投资协议(BIT)的谈判很乐观?
魏建国:对。首先,不管欧盟内部的机构、人员、甚至疫情如何变化,欧洲的下一步出路是必须加强和中国的经贸联系。这是因为以中国为首的RCEP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失去这个市场,欧盟的生存就成了问题。第二,疫情重创欧盟经济,欧洲要想尽快恢复经济,BIT是欧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救命稻草。推迟签订BIT,只会不利于欧盟经济的恢复。第三,签订BIT符合中国和欧盟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也欢迎欧洲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当前中国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开放力度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特别是自贸区自贸港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也会吸引更多的欧洲企业来华投资。下一步中欧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相互的促进作用。因此,中欧投资协议越早达成越好,早谈成比晚谈成好,对欧盟、中国、全球经济都有利。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受访者供图。
“支持出口的一些政策现在还不能撤 要继续发挥作用”
新京报:明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出口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魏建国:我们不能被现有的出口势头冲昏了头脑,要清醒看到中国出口还面临很大的挑战,把发展高质量的外贸放在第一位。
第一,从外贸结构看,当前中国出口数量很高,但是质量、品牌效应都要提升。以前外贸形势好的时候,很多厂家就松懈了转型升级的思想。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特别要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品牌效应,解决我们出口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扩大海外市场。同时,在疫情还在肆虐的时候,企业还要制定风险备胎方案。此外,还要借助双循环加速培育国内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二,疫情期间支持外贸出口的政策还不能撤,要继续发挥作用。十九大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正是因为政府在这里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多种政策叠加之下,今年中国出口形势逆势而增。但是现在寒冬刚过,这些政策还不能往下撤,还要继续发挥作用。同时要对企业的创新改造、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给予大力的支持。
“拜登依然会对中国进行围堵 但中美不可能完全脱钩”
新京报:如果拜登当选,你如何看待中美经贸关系?
魏建国:整体看,拜登会继承奥巴马时期的一些外交政策,尤其是经贸政策。那么,奥巴马执政的思路是什么呢?是让美国再领导世界一百年。当然这是个口号,美国也不可能做到,但拜登会根据这个思路来制定一些政策。其中,在经济政策上,拜登时代的美国依然会对中国进行围堵。但与特朗普的“热围堵”相比,拜登更多采取的一种“冷围堵”——利用制度、协议、规章等方式来围堵中国。比如,美国会重返TTP、 CPTPP这些组织,利用有利于美国的一些规章制度联合伙伴国家围堵中国,制裁中国。也可能在WTO改革中,给中国设置更多的障碍。此外,美国也可能会加大对中国的一些制裁,甚至不排除对一些公司的制裁。不过,虽然拜登会继续围堵中国,但中美之间不可能完全脱钩。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很依赖中国市场。失去这个市场,美国会后悔一辈子。
新京报:具体来看,中美之间还存在多大程度的合作?
拜登:我觉得在应对气候变化、反恐、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可持续发展等一些全球性的大问题上,中美之间可以更好地合作。从当下来看,拜登正式当选后会首先控制疫情,如果要想控制美国的疫情,学习中国的一些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中美之间应该在公共卫生领域加强合作。
在经贸领域,中美之间一直合作得很好。但是美国的政客一直声称,美国在中美合作中吃了亏,把美国产业的空心化、失业人口的增加、贫富差距的扩大等问题都归结于中国。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实际上,中国才是全球贸易最大的受害者。为什么?中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底端,最早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通过加工贸易发展起来,我们付出了环境被破坏的代价,只得到了廉价的加工费用。希望拜登能够对这些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做深刻的反思。同时,我还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本随着市场走,中国市场庞大,很多企业不愿意也不会撤离,而且也有企业表示还会加大投资。从我们中国自身来讲,我们也必须改善营商环境等吸引外资。中美两国在科技、贸易、金融、服务、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互助合作,不仅对两个国家有利,而且对全球经济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