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mRNA潜力 中研院邀唐奖得主协助台湾团队
(图左起为国科会副主委陈仪庄、东洋总经理侯静兰、中研院院士王惠钧、中研院院士张文昌、唐奖董事阎云、唐奖得主、彼得·库利斯(Pieter Cullis)、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及DCB执行长吴忠勋。图/唐奖教育基金会提供)
瞄准mRNA作为新一代药物的潜力,中研院院士王惠钧3日表示,中研院已经组成团队,锁定具有潜力的主题进行研究,且已打造GMP先导测试厂房,提供测试新开发的技术。他邀请唐奖得主魏斯曼教授,担任mRNA药物研发顾问,给予台湾团队协助。
成功开发对抗新冠肺炎之mRNA疫苗的三位科学家、唐奖第五届生技医药奖得主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和彼得·库利斯(Pieter Cullis)3日以「新一代药物的诞生:mRNA」(mRNA:the New Generation of Medicine)与3位台湾产官学代表展开多方对谈,针对mRNA技术的发展现况、开发应用及未来趋分享看法。
该场「唐奖台湾生技论坛」,由DCB执行长吴忠勋主持,与谈人为国科会副主委陈仪庄、中研院院士王惠钧、东洋药品总经理侯静兰。
魏斯曼表示,COVID-19疫苗并非无中生有,mRNA-LNP疫苗平台发展多年,原本是用在研发HIV及流感病毒,因新冠肺炎才在短时间内被实际应用并发挥惊人成效。而许多疾病包括疟疾、肺结核、过敏等自体免疫疾病及遗传性疾病的疗法,目前都在研发中,因此RNA-LNP技术确实前景可期。
他提到,可以在mRNA疫苗中同时放入不同的抗原,如此一来,未来可拉长疫苗施打的间距、也可能减少施打疫苗的次数。不过mRNA疫苗目前仍在发展的初期,能否取代所有的疫苗,需抱持怀疑的态度。
王惠钧表示,台湾能否开发出自己的智慧财产非常重要,中研院已打造GMP先导测试厂房,提供测试新开发的技术,他在论坛中直接邀请有许多协助其他国家设GMP经验的魏斯曼教授,来担任mRNA药物研发顾问,给予台湾团队协助。
侯静兰表示,如果要在台湾研发mRNA药物,重要的是先找到迫切的医疗需求,从罕见疾病中找出致病基因。希望政府能够扮演产学界的桥梁,提供全面的协助,包括法规及资金,相信台湾的生技公司能全力投入这些突破性的疗法中,让病患看见希望,也让台湾在国际上发光发热。
陈仪庄表示,台湾有非常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健保资料库完整,已搜集七十多万笔的基因定序资料,可以连结到病例,这代表可以透过大数据分析从基因中寻找医疗迫切需求。
陈仪庄说,国科会最近支援两项核心的研发基础设施计划,打造实验室及研发平台,未来会有两到三座GMP等级的设施,提供mRNA药物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可以衔接中央研究院及国家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成果。此外,台湾还有临床试验资讯平台TCTC推动临床试验研究案。
台湾政府致力于转译医学,什么是加速基础研究到发展成医疗应用的关键因素?库利斯教授表示,其实在加拿大或北美地区,这整个过程也都欠缺效率且非常繁琐,除了在研究之初就要设想后面的临床发展,建议要先建立良好的研究生态系与科学奖励制度;台湾无需担心进度是否落后,而是应该依照自己的步调稳定发展。
卡里科教授则说,癌症疫苗的实现还有很多需要考量的因素,mRNA可以制造不同的细胞激素,注入后可驱使免疫细胞找到肿瘤细胞,杀死癌细胞避免转移,但也需要不同的技术结合一起,才能找出更合适的治疗方法。至于业者关心开发哪一种亚洲或华人特定癌症类型药物,建议也许可研究那些未抽烟却得到肺癌的案例,从预防的角度减少人罹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