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地制造 强化台湾药品供应安全

随着全球药品市场的变迁以及供应链挑战日益增加,时常都有原厂药扬言退出台湾的声音。事实上健保1995年上路,2003年开始就有阿斯匹灵等原厂药抱怨药价过低,被迫退出健保。事实上原厂药会退出市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价格因素,专利保护过期、市场需求变化、学名药竞争、进口成本增加都可能是退出市场的原因。

依经济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药品及医用化学品进出口统计金额2023年出口值17.8亿美金、进口值66亿美金,药品贸易逆差达48.2亿美金,2022年受疫情影响大量进口新冠疫苗关系,贸易逆差更高达67亿美金。显示台湾医药品依赖进口程度相当大,若遭遇战争冲突,对社会防卫韧性是极大的挑战。

台湾处在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如何避免缺药,医药供应基本性的自给自足应是政府中重要的课题。某本土药厂也举例,几年前曾有客户来洽谈从台湾出口药品到叶门,但因为叶门长期处于内战状态,公司内部审核程序时,因为担心收款问题,决定放弃这笔生意。换位思考,若台湾真的发生危机,又有多少国际药厂能坚持信赖台湾,总公司愿意放行出货给台湾?或是台湾又只能靠人道捐助药品一途?

因应国际区域冲突不断,各国近年开始强化短炼供应韧性安全,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都不约而同推出鼓励药品在地生产政策,确保药品供应的可近性,保障民众用药稳定。

台湾的卫福部与健保署也预计在今年推出药价改革政策,希望从健保核价与调价的政策引导,稳定医疗必要药品供应以避免缺药,同时鼓励使用国产原料药及在台制造、鼓励在台临床的数据支持、P4学名药等药价加成措施,不仅鼓励国产学名药、生物相似药及国产新药,同时希望原厂药也能在台制造或委托在台生产,与欧盟、美国一样,以鼓励在地生产来强化药品供应安全。

对于进口学名药,制药公会则建议应比照国产学名药在台执行BE,确立无族群人种差异维护民众用药安全,若未在台湾执行BE,健保核价应调整为BE品项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