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药品不能断供 健保宜引导在地制造(蔡明忠)

健保署在今年推出药价改革政策,包括制药公会、制药发展协会、学名药协会日前联合声明指出,希望从健保核价与调价的政策引导,稳定医疗必要药品供应以避免缺药。图为健保署长石崇良。(范扬光摄)

因应国际区域冲突不断,近年各国开始强化短炼供应安全,处于地缘政治的台湾应由健保核价与调价的政策引导,稳定医疗必要药品供应以避免缺药,同时鼓励使用国产原料药,在台制造,国药国用。

根据健保署统计,2023年健保申请的药费逾2400亿元,依中华民国制药发展协会于2022年估算,其中学名药规模约850亿元,而国产学名药的占比仅54%、约459亿元,另外接近一半比重来自进口学名药。

台湾明年就要进入超高龄社会,用药需求势必提高,依健保药费比例来看,国产学名药费仅占健保药费近2成,显然大多依赖进口,台湾在新冠疫情期间饱尝缺药之苦,不仅是疫情,若发生国际区域冲突,药品供应链一旦中断,届时不只是民众健康问题,更是国安问题。

世界先进国家为了强化药品供应韧性,除了积极引进新药,同时也鼓励学名药使用及在地化生产,以维持国家医疗与药品供应长久,避免过度依赖进口或一次性耗尽健保资源,值得台湾借镜。

健保署在今年推出药价改革政策,包括制药公会、制药发展协会、学名药协会日前联合声明指出,希望从健保核价与调价的政策引导,稳定医疗必要药品供应以避免缺药,同时鼓励使用国产原料药及在台制造、鼓励在台临床的数据支持、P4学名药等药价加成措施,不仅鼓励国产学名药、生物相似药及国产新药,同时期盼原厂药也能在台制造或委托在台生产,与欧盟、美国一样,以鼓励在地生产来强化药品供应安全。

国产制药及原料药已经达到PIC/S GMP标准,若能鼓励国药国用,就能避免国际局势带来的断药问题,提高整体医疗体系的韧性,不仅如此,透过健保药品政策改革方案,强化对本土药厂的鼓励,应可进一步推动本土制药产业更优质的发展。

(作者为国民党医疗委员会主委、前彰化医师公会理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