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拨补不是停止健保改革的理由(蔡明忠)
明年健保总额势必突破9000亿,随着社会高龄化及医疗药品及医材研发的进步,健保总额只会愈垫愈高,政府拨补336亿只是权宜,无助于彻底解决问题。(本报资料照)
明年健保总额,无论成长率多少,势必突破9000亿,随着社会高龄化及医疗药品及医材研发的进步,健保总额只会愈垫愈高,为了达到明年6月健保点值0.95的目标,政府今年拨补了336亿,但拨补只是权宜,不能就此饮鸩止渴,让健保走上劳保不断拨补的不归路;健保有五年精算的机制,健保要走的长久,必需回到原来的财务计算,健保至迄近30年,但只走到二代健保,现有收费及支出制度,尚有诸多不公平等问题,政府不能躲在拨补的背后,就停止了三代健保的改革脚步。
健保在开办之初,因多算了平均眷口数等因素,健保财务稳定了相当多年,于此同时,一些不属于健保范围的预防保健,也塞进了健保,但寅吃卯粮,这些余裕渐渐用完了,健保费率面临调涨,每每健保费调涨,总是要面临各方的角力,健保费率的调涨,俨然成为政治题,而非财务计算题,也因此,健保的财务渐渐失去量出为入的精神。
在健保费率调涨不易的前提下,健保财务苦撑,健保点值不断滑落,医界苦不堪言,近年医院关床因应屡见不鲜,于在野党力推将健保点值保障0.95到1元入健保法的压力之下,立法院终于做出明年6月健保点值要到0.95的决议,但医界并未因而松口气,一来仅靠拨补,未来是否能达到点值0.95的目标尚有疑问,二来看不到未来健保的改革。
在二代健保之后,政府一度喊出三代健保改革,但之后便无疾而终,在保费收入计算方面,无法体现公平一直为外界所诟病,例如无工作收入的民众在公所加保,每月需自付826元健保费,比月收入4万多元民众缴400多元健保费还要多,另有其他高所得的人,因为未并入薪资,而收不到健保费。
虽然现在有补充保费,但仍可能拆单逃过、挂一漏万,外界已提多年的家户总所得是否应要重新被讨论?另多年未修的支付制度,在AI及智能医疗的趋势下,健保可以如何纳入考量,进而产生引导作用;健保在台湾不仅事关民众医疗健保,更是社会重要的稳定力量,可惜在赖总统的健康台湾当中,看不到一丝健保改革的影子。
(作者为国民党医疗委员会主委、前彰化医师公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