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麻醉的前世今生
说起麻醉,大家可能都不太陌生,特别是经历过手术的病人,往往都深有体会,知道它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手术,没有痛苦。但麻醉究竟是从何而来?麻醉的科学原理是什么?麻醉只在手术中起作用吗?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麻醉的前世今生!
一、麻醉的起源:
早在石器时代,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凭着经验积累发现:有手部酸痛的的人,在生产劳作的时候,无意间酸痛部位触碰到石头,竟然出现了原来疼痛的地方有所缓解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因此古人们开始下意识的使用比较尖锐的石块或木棒来刺碰身体的某些部位,从而减轻疼痛。随着古人掌握了挖制和磨制技术之后,他们就制造出了适合于刺入身体的,比较精致的,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的石器。这就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医疗工具——砭石。除了砭石外,后来还出现了骨质针、陶针、玉针和草木竹质针等,可以通过点刺“穴位”来镇痛治病。
我国东汉时期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明和使用的麻醉剂,它的使用开创了世界使用麻醉药物施行手术的先河,但由于“麻沸散”的配方失传,让麻醉学的诞生推迟了1600余年。
直到1842年3月30日,美国医生Crawford.W.Long为一位患者成功地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下的颈部肿块摘除术,这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开端。
二、麻醉的科学原理:
麻醉(anesthesia)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药分两种:一种是全身麻醉药,它们直接作用于你的大脑中枢,让你进入梦乡,不知道外面世界在发生什么;另一种是局部麻醉药,它们把你身体某一部分的感觉阻断了,让你感觉不到那里的疼痛,但你的意识是清楚的。
麻醉学(anesthesiology)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三、麻醉的应用:
麻醉首当其冲应用于外科手术,为患者解除痛苦。常用的麻醉方式分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把局部麻醉药应用于手术部位附近的神经周围,使这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手术过程中患者感觉不到疼痛,手术后很快恢复正常,一般用在四肢等短小手术中。椎管内麻醉,也就是老百姓讲的半麻,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脊髓旁的间隙,使一定范围内的脊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产生暂时的阻断, 手术中患者感觉不到疼痛。一般应用在下肢、下腹部手术中,我们常说的剖宫产的麻醉方式就是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将麻醉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者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使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过性抑制,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意识、感觉不到疼痛,根据手术的需要,还要应用肌肉松弛药物等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手术后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很快恢复正常,就可以回病房和家人团聚了。
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麻醉不仅仅是让你在手术时不感觉疼痛,还包括术后的疼痛管理。这一点,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更能够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多种方式来控制疼痛,也就是所谓的多模式镇痛,这种方法不再依赖于单一的药物或技术,而是结合了多种药物和方法,例如局部麻醉、全身镇痛药物、神经阻滞……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疼痛控制的效果,还能减少对单一药物的依赖,从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以及对药物的反应都不同。因此,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这种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包括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况、手术类型等因素,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无痛胃肠镜、无痛流产、无痛分娩等舒适化医疗服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
难道麻醉仅应用于术中和术后吗?当然不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麻醉治疗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指通过运用麻醉药物、方法、技术和理念来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以达到治愈或长期稳定的目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麻醉还在哪些地方发光发热吧!
1、失眠:麻醉科医师拥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顽固性失眠,麻醉科医师可利用熟练掌握的麻醉技术及麻醉药物帮助患者迅速纠正睡眠债务、斩断恶性循环;此外,由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星状神经节阻滞、针灸、麻醉睡眠、康复理疗等多种治疗方案构成的多模式睡眠治疗,为临床上经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失眠患者提供了有效、可靠的选择。
2、重症感染(如新冠):由于新冠病毒的持续刺激,导致肺毛细血管网的持续收缩,肺循环压力急剧增高,最终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皮连接断裂,使血浆大量漏出到肺间质,产生所谓“白肺”。此外,肺毛细血管水平的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可以理解为肺毛细血管水平的“交感风暴”;而交感神经兴奋,是通过释放囊泡内的儿茶酚铵来实现的,再经过囊泡对儿茶酚铵的再摄取,完成交感神经兴奋的维持。由于这一过程是需要耗能的,所以患者会感到倦怠、疲惫以及高热。如果不能及时阻断这一病理过程,则患者最终将死于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逐渐蓄积所导致的严重酸血症。救治早期要全程麻醉,全程肌松,即通过麻醉手段,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彻底控制于“理想麻醉状态”的水平。
3、青春痘:很多人都有痘痘烦恼,不仅影响颜值,还容易发生破皮感染。麻醉医生可以在超声定位下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治疗痘痘的复发。
4、牛皮癣(银屑病):银屑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发炎,表皮增生,角化过度,血管新生和异常角化。目前皮肤科采用的所有局部和全身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麻醉治疗方法目前有两种:⑴硬膜外阻滞;⑵丙泊酚联合东莨胆碱静脉麻醉。两种方法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麻醉药物或麻醉方法调节机体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功能的不平衡,减少机体过度的应激反应或超敏反应,从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麻醉,是一门神秘的学科。当你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医生就像是你身边的守护神,时刻监控着你的生命体征变化,守护你安然入睡,呼唤你安全醒来。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一点没错。现在,麻醉医生把自己的战场开拓到了手术室外更远的地方,为更多的疑难杂症患者解决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麻醉将为更多的人带来安全、舒适的美妙体验。
作者:崔娓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