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人设崩坏起点?京华城案今侦结 容积争议始末一次看
实习记者石嘉豪/台北报导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在京华城案涉弊,今日北检侦结起诉,然而,回顾京华城案发展,除了牵涉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国民党北市议员应晓薇、前北市副市长彭振声等人外,改建计划的成形,也可以回溯至2020年开始说起。《ETtoday新闻云》带你厘清,遭指涉嫌图利的840%容积奖励到底是怎么形成,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议员、监院指出争议点,最终导致柯文哲受到检方起诉,不仅重创政治之路,也自毁清廉、公开透明的人设。
▲京华城容积争议时序。(图/实习记者石嘉豪制,点图放大)
京华城改建计划案成形阶段–2020年至2021年间
2019年,风光一时的「京华城购物中心」因不堪亏损走入历史,威京集团后续计划于此地兴建名为「京华广场」的商办大楼,并于2020年2月18日透过应晓薇牵线,与时任北市副市长彭振声以及都发局长黄景茂谈「京华城改建案」,希望回复12万平方公尺楼地板面积保障。
然而北市都发局于2月24日回文,京华城的容积率还在行政诉讼审理中,若于在此时迳行回复,恐有图利之嫌,应晓薇随后在3月10日柯市府便当会中,首度提出京华城容积陈情案,且威京集团也于3月17日向时任台北市长柯文哲提出陈情,当中要求3项权利,包括:(1)560%容积率(2)大街廓整体开发(3)重建案楼地板面积不低于原建物面积。
柯文哲收到京华城陈情案后,于3月19日送办都发局处理,都发局则于4月6日向柯文哲提议将该案送都委会研议,在4月15日时,柯文哲「首度盖章决行」,召开都委会。
时隔4个月,京华城在8月19日函送都市计划变更草案至都发局,并引用《都市更新条例》申请额外容积奖励20%,以及加计容积移转30%,总计将使本案容积率由560%骤升至840%。
10月27日,柯文哲「第二度盖章决行」通过京华城案准用《都更容积办法》,然而,在该年底12月24日京华城改建案的容积率遭到都委会多数委员质疑。隔年4月21日,柯文哲在第二次便当会指示都发局担任京华城的专案经理,并于8月10日指定时任副市长彭振声接手京华城案。最终,京华城改建案在2021年9月09日,由柯市府都委会正式通过给予840%容积率。
民代质疑、监院报告、检方调查阶段
2023年11月28日 许淑华质询蒋万安–揭反对容奖的都委会委员都不再受邀开会
此案在进入蒋市府时代后,民进党北市议员许淑华在质询台北市长蒋万安时指出,早在2011年郝市府时代时,威京集团就以「京华城购物中心」经营不善为由,打算盖商办大楼,为改建计划要求北市府提供560%满额的容积率,直至2018年1月18日,才经由柯市府同意生效。
然而,许淑华直指,孰料威京集团仍不满足,于2020年再次向市府申请20%的容积奖励,以及容积移转30%,柯市府则在2022年公告核可,最终让该改建工程的容积率达到840%。
为此,许淑华批评,威京增加了2万坪面积,而北市府获得的回馈只有停车格、认养公园、公益空间;又容积奖励审议过程时,反对的委员后来都不再受邀开会,重大决议竟然通过得如此草率,根本是图利财团。
蒋万安当时回应,以市民的角度来看的确不合理,允诺一周内了解,同时,副市长李四川也提到,监察院正在调查中,北市府一定依法办理。
2024年01月24日 监察院纠正北市府–逾越上位阶法令创设容积奖励
监察委员林盛丰、苏丽琼点出,北市府在核定京华城计划案时,自创「韧性城市贡献」、「智慧城市贡献」、「移居城市贡献」等容积奖励机制,核给威京集团20%的容积奖励,此部分逾越上位法规《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自治条例》与内政部《都市计划细部计划审议原则》的容积率上限规定。
此外,监委进一步指出,北市府给予容积奖励额度与申请人贡献程度间也显失衡,难认有北市府宣称的「对价性」,因此纠正北市府。
台北市都发局则说明,京华城计划案威京集团依都市计划法第24条规定提出申请修订,其变更计划内容的合宜性、公益性、对价性、适法性等,经北市都委会讨论及审议确认,都符都市计划法令程序。
此外,北市都发局指出,京华城计划内容提到「韧性城市贡献」等奖励,是建筑基地与建筑物采内政部绿建筑电子化评估系统,取得黄金级以上绿建筑证书,并配合相关环境韧性改善项目,依不同等级给予奖励容积,不过,针对监察院提出纠正意见,都发局也表示,将进行检讨。
2024年04月24日 北市议会成立调查专案小组
京华城改建计划的容积争议随着监院报告出炉,加上3月份爆发的「台智光」弊案,除了让柯文哲与前市长郝龙斌争执台智光弊案的责任归属,连带也让「京华城案」成为双方攻防的焦点。为此,台北市议会在4月24日下午召开定期大会,并于大会结束后协商,是否成立议会调查小组,调查柯文哲任内北士科T17、18地上权案和京华城容积等案。
最后,协商结果决定成立9人议会调查专案小组,人数分别为国民党4人、民进党3人、民众党1人,加上无党籍或其他党派1人。5月1日,北市议会调查小组各党名单公布,国民党推派游淑慧、钟小平、杨植斗、曾献莹,民进党推派洪健益、许淑华、赵怡翔,至于,民众党则推派陈宥丞,其他党派则为,社民党的苗博雅,其中,由游淑慧担任专案小组召集人。
2024年05月02日 北检分他字案调查
国民党北市议员钟小平上午前往北检告发柯文哲与时任副市长彭振声在京华城案中涉犯图利罪。民进党市议员简舒陪也质疑,「为什么京华城可以自创容积奖励?为什么京华城可比照都更?答案揭晓,这是柯文哲核定的,柯文哲在这边签章,就直接送给了京华城20%的容积奖励。」
再者,前立委高嘉瑜认为,柯文哲任内北市府给威京集团史上最高840%容积率。她透露,早在7年前担任台北市议员时,即高度关注本案,甚至还因此被京华城提告后获不起诉处分。
北检则说明,本案近日在民众告发下,已分他字案,并指挥廉政署北调组搜证、调卷了解中,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列为本案被告,案由为贪污治罪条例,由检肃黑金专组检察官林俊言负责调查。
2024年08月30日 北检搜索柯文哲住家
检廉追出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涉嫌以4500万元,行贿台北市议员应晓薇游说柯市府提高京华城容积率,北院裁定应晓薇与助理吴顺民,以及沈庆京羁押禁见。
30日6时20分许,北检主任检察官江贞谕、廉政署副署长林汉强亲自带队至柯文哲家搜索,也同步至民众党中央党部以及柯文哲位于台玻大楼的办公室搜索。然而,在搜索柯文哲住家的部分,检廉在门外等了近1个小时,才成功进门展开相关作业。
4个小时后,11时54分柯文哲步出家门预计前往廉政署应讯时,他停下脚步表示,「非常坦荡,知道自己没有问题,但执政当局要清楚说明有什么证据理由,要做这个动作」。
2024年09月05日 柯文哲无保请回撤销遭羁押
柯文哲在9月2日首次羁押庭答辩,自己直至2024年3、4月才对该案容积之争议有所了解。法官采信答辩内容后,裁定柯文哲「无保请回」,北检随即向高院提出抗告,高院法官审酌相关卷宗认为,依柯文哲积极介入京华城案等客观情状,对京华城案是否如在地院羁押庭时所自述的毫无所悉,仍有究明必要,因此,发回北院更裁。
9月5日北院重开羁押庭,本次裁定,法官则认定,「被告明知增加过高、超过560%的容积予京华城一案违背法令,竟仍执意为之,贯彻意志,迥然若揭。」据此裁定柯文哲「羁押禁见」。
2024年09月30日 议会调查小组报告出炉–5大结论,认柯市府自创容积奖励是特权
北市议会调查小组,在经过4个多月的调查后,在今日专案小组召集人、国民党北市议员游淑慧表示,专案小组总共开会11次,除了调阅资料,还约谈相关人员,最终会议做出5大结论。
结论一指出,京华城原诉求「允建12万284.39平方公尺」于2017年时,早已为都发局及都委会认定为「一次性保障」,且于当时修正之细部计划公告确认,后经该威京集团提起行政诉讼,相关情事都发局皆已于2020年2月于签呈中,明确告知市长柯文哲。
然而柯文哲明知京华城案正处于行政争讼程序,仍做成与市府诉讼策略相反之个案交办与指示,不顾行政诉讼仍在进行,亦不顾都发局反对意见及都委会曾经决议,迳行裁示都发局再次协助提案交由都委会研议,衍生本案后续争端。
高等行政法院判决北市府胜诉后,都委会委员认为,不需给予京华城任何补偿,柯市府仍配合京华城自创无法律依据之个案容积奖励,前无古人、量身打造,为招致特权争议之根源。
结论二提及,都发局为主管机关,都委会为审议机关,本应以专业、公正、客观之立场,为市民守护容积公共财,柯文哲市长却于议员座谈会期间,直接指派都发局、都委会主席彭振声副市长,担任京华城案 PM,为京华城研议容积奖励,又担任审议角色,不只球员兼裁判,甚至是裁判兼任京华城总教练,导致都委会府外委员反对意见遭忽视,府内委员集体噤声,都发局、都委会丧失客观性,进而伤害都市计划之公正性,破坏制度显非可取。
结论三指出,京华城并非极待都市更新之老旧建物,却自创「韧性城市贡献」、「智慧城市贡献」及「宜居城市贡献」等容积奖励,取得高达约5585坪之容积楼地板面积,如加计免计容积部分,则可增加之楼地板面积合计恐高达约 10265坪,如以每坪市价200万,租金每坪每月3500元计,京华城因容积奖励所增加之获利恐高达 200 亿。惟京华城所负担之公益性对价,仅为认养复盛公园、修整 1000平方公尺道路、设置充电车位等,负担与奖励显不相当,本案严重违反公益性、对价性。
结论四直指,京华城改建并非「都市更新案」,不适用都市更新建筑容积奖励办法,且京华城亦不愿遵循《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自治条例》明定之条件申请容积奖励,柯市府迳以「准用都更」增加容积奖励,不仅史无前例,且有适法性疑义。
另外,该调查报告结论五也指出,经查多位都委会委员皆曾表明无从确认申请案容积奖励之适法性,如黄台生、曾光宗等委员曾于调查小组会议中强调都委会并无创设容积奖励权限,法务局亦曾表明类似看法,然而,握有细部都市计划最终核定权之市府,并未善尽把关适法性之责任。
「守法等待都更的市民盼不到放宽容积奖励;不合法定条件的财团新建案,却可获得市府量身打造高额容奖,市府遗忘为市民守护容积公共财之职责,令人遗憾。」
结论报告表示,综上所述,市长以指定都发局、都委会主席受理京华城陈情案之手法,破坏都发局及都委会之客观公正性,而后签准由都委会为私人陈情案研议容积奖励方案,再由都委会球员兼裁判,于市长指定之京华城案负责人彭振声主持之都委会,通过自行研议之自创容积奖励案,最后,由早已交办陈情案之府级长官核定公告细部都市计划生效。
调查小组认为,回顾京华城容积奖励案历程,堪称特权特快车,行政法院关上了京华城争取容积的大门,柯市府却为京华城开了一扇特权之窗,升斗小民的老屋,期盼都更望穿秋水,京华城非老屋,市府却量身打造高额容积奖励,财团特权,莫此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