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跳脫「二元框架」 生理性別也存在光譜…如何藉科學溝通影響社會

情境示意图/由DALL·E生成

今年8月初在法国巴黎奥运,金牌选手林郁婷因表现优异陷入性别争议。全台群起激动要「证明」林郁婷的生理性别,不少新闻刊出他过往照片,说他明明是「温柔女孩」。拳击场上,有选手落败后双手在胸前交叉,强调自己才是有XX染色体的真女性。

如此讨论把性别局限于二元框架,且中文往往未能区分生理与社会性别。1970年代,英文区分「性别」为sex和gender,前者指生理性别,后者指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社会构建的角色、行为和身分认同,影响个人的自我认知和遭受对待的方式。它不是二元结构,而是多元光谱。传统上,社会对男女的性别期待不同,普遍认为女性应温柔体贴,男性应果敢坚强,而这却限制了不符性别期待的人的发展,更关乎社会中的权力和资源分配。但无论如何,随着社会进步,更多人愿意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

生理性别的二元框架,似乎因为多数人的性染色体都能归类成二者之一,难以动摇。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是性染色体决定了生物性别和性征。意味着,你必须继承XY染色体才能成为男性,或女性得继承XX染色体。但事实上,生理性别同样存在光谱。「性发育差异」(DSD)就挑战了二元思维,DSD天生在染色体、性腺、荷尔蒙或性征,与传统定义的生理男女性不同。医学界曾称之「性发育障碍」,但「障碍」一词暗示着缺陷,不符合当代医学对DSD的理解,也容易加深社会歧视。

人们常不理解生理性别由多重因素决定,且这些因素都可能随时间变化。沟通科学若强化了生理性别的二元观念,便可能无意间强化了某些特征或行为与特定性别或性取向扣连的刻板印象。

英文语境里,研究人员、科学家与社会运动者,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性别的复杂性,避免创造「逃亡的公众」。当主流科学论述无法反映非主流群体的价值观、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公众就有可能选择不参与。这加深的是资讯鸿沟,削弱科学被社会理解的可能,甚至强化了社会阶级与性别分野,影响人们就业和接受教育、医疗的权利。这也导致主流群体在思考、运用科学时,忽略多元。像是当林郁婷深陷性别争议,媒体甚至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来支持他。

过去科学研究忽视了生理与社会性别的区分,导致成果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2016年,一群科学家发布了「研究中的生理与社会性别平权」(SAGER)指南,旨在明确定义科学研究中使用与性别相关的词汇。2022年5月,《自然》系列期刊鼓励作者提到性别时遵循SAGER指南,把它视为研究设计的基础,以促进科学研究和出版过程中的性别平等,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和再现性。

科学研究及科学沟通必须率先跳脱二元性别框架,正视生理与社会性别的复杂光谱。科学研究不能自外于变动的社会,有责任在传播过程中不强化社会既有的偏见和歧视。也唯有理解性别的多样,科学始能成为所有人的科学。

(本文出自2024.10.01《科学人》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