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play/Macbook Pro Retina直击开箱!

Apple近期才刚发表新型MacBook Pro Retina, 其精细的画质一直让小弟期待能亲眼看到. 很幸运的身旁都有很多苹果控, 透过各种管道纷纷都买到七月下旬才有机会在台湾发行的新型MacBook Pro, 这边当然要帮朋友开箱一下. 开箱了好几次Apple的产品, 继上回开箱了New iPad(http://www.wretch.cc/blog/KisPlay/1969395), 大家应该可以看得出来Apple在包装设计上的风格, 这次箱子的图片, 使用了合起来的Macbook Pro, 可能是强调它的薄度和打开之后看到荧幕的一种期待感.紧接着主角现身了, MacBook Pro配备Retina显示器登场.内附印刷版电子版的说明文件, 85W MagSafe 2 电源转换器, AC 墙壁插座插头, 电源线.先把这个美丽的主角端上, 这是款15吋配备Retina显示器, 搭载2.3GHz Intel Core i7的MacBook Pro, 强大的效能和恐怖的解析度, 外观却是如此的朴实无华又低调.打开之后, 这颗小苹果会透出淡淡的光.我们慢慢打开这个宝盒.有使用过MacBook的朋友都知道, 在打开笔电上盖的时候, 底座主体会乖乖的黏在桌面上, 不会被上盖牵动. Macbook Pro Retina也不例外, 开启时还是很稳定, 不会轻易晃动, 当然关键在于这个专利转轴的设计.在眼前的这个Multi-Touch多点触控轨迹板, 支援了多到不行的动作, 官方说法是包含了卷动, 两指拨合, 旋转, 轻扫, 三指轻扫, 四指轻扫, 点按, 连续两次点按, 以及拖移等功能, 当然根据不同的软体设定, 我们可以选择习惯的动作, 小弟是还满好奇"四指轻扫"的, 因为这个除了功能性外, 轨迹板也要够大才行.这个黑色键盘按键, 具备环境光度感应器, 属于全尺寸的背光键盘, 其中基本包含了12 个功能键和4个方向键. 接着看一下右侧, 从左到右分别是SDXC卡插槽, HDMI连接埠, USB 3.0连接埠接着也看一下左侧, 从左到右分别是MagSafe 2电源连接埠, Thunderbolt连接埠2个, USB 3连接埠, 耳机插孔. 值得一提的是那两个Apple自家的I/O介面Thunderbolt, 理论上的资料传输速率为10Gbps, 据说一般HD高画质影片内容可以在30秒内就传完, USB 3也才5Gbps, 而MacBook Pro提供的这两个Thunderbolt, 可以借由同一种接头提供两个通道, 两个方向的传输都能达到10Gbps的传输量, Apple这边真的是积极猛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Apple官方对Thunderbolt的介绍(http://www.apple.com/tw/thunderbolt/), 或看一下这个比较图表.另外是720p FaceTime HD摄录镜头.搭配现在推出的Mac版FaceTime, 我们就可以在MacBook上和使用iPhone 4或iPod touch的朋友视讯通话, 而且不管他们把行动装置直摆还是横放, Mac上的FaceTime都能因其状态来调整画面.底部有四个黑色圈圈的支撑防磨点. 难免还是要一些螺丝, 但是拿起你自己的笔电看一下底部, 应该是有一堆安规贴纸, 和分布不均的散热孔和螺丝孔, MacBook Pro在这里已经算是超简洁的了.拉近一点来看, 旁边有散热的设计, 连这点都设计得很好看.转轴侧边也是有散热的设计.MacBook Pro内置扬声器, 官方并没有特别强调音色效果, 另外还附上了双麦克风, 据说当我们进行FaceTime通话时, 麦克风可以降低外面的背景噪音.虽然这个双麦克风小弟拍不太到, 但是这样的设计相信Apple有自已的道理.接着小弟拿一台MacBook Air 13"来做一下比较, 让大家感受一下MacBook Pro Retina的薄度和设计差异.正面把Air放上去做个小叠叠乐.从侧面来看, 就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这次Macbook Pro Retina在设计上的一些小突破, 重量方面Macbook Pro Retina是2.02公斤, 长宽高分别是358.9mm, 247.1mm, 18mm. 最夸张的应该就是他的厚度, 虽然最薄处没有像Air这么薄, 但是整体都能维持在18mm左右, 以这种规格看来, 可以说是做得很薄了.  厚度比一比! 左边是Air(17mm), 右边是Macbook Pro Retina(18mm), 小弟现场的感觉是几乎看不出其厚度上的差异.不过最薄处还是不能比啦!由于厚度上的差异, 所以在笔电开阖处的设计也有所不同.这里看一下边框的设计差异 (左为MacBook Pro Retina, 右为MacBook Air), MacBook Pro Retina保有原本的黑色边框设计, 视网膜解析度荧幕似乎没有对边框造成太大影响或变化, Air的边框好像还比较宽些.在荧幕与外壳交界的部份, 还是有保留一点点的厚度空间, 内部荧幕的机构往里面凹的设计.15吋在键盘两侧就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放置扬声器, 右边的Air就要找地方发声了.这里还是要比较一下荧幕上盖的厚度(左为MacBook Pro Retina, 右为MacBook Air), MBP似乎厚了这么一丁点儿.这里看一下全观吧!当然这里最重要的荧幕我们还没有做详细的介绍, 小弟会另外专文分析一下这2880x1800解析度的Retina显示器, 无论在图像的层次或是文字的锐利度, 都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好像光从下面这张照片(左为MacBook Pro Retina, 右为MacBook Air)远看就有差了...颜色和细节都不大一样呢!各位也可以到Apple官网看一下清楚的规格说明(http://store.apple.com/tw/browse/home/shop_mac/family/macbook_pro/select)开箱心得小结: Macbook Pro Retina给小弟的感受, 在硬体介面的工业设计上真的是无话可说, 各家元件都是一定要符合Apple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因此在机构上都能持续往Apple的风格迈进, 加上过去的一些专利设计, 整体来说都是各家品牌值得效仿的对象. 另外就这次主打的荧幕而言, 真的是如Apple官网所下的标题, 开启笔记型电脑的全新视界, 未来其他厂牌笔电会不会跟进, 甚至连续推出超越视网膜的机种呢? 当然这有些后续效应需要烦恼, 第一个是高解析度所带来的软体更新问题, 就像之前New iPad的解析度革新, 许多软体或游戏的画面及图片, 都必须同时拉高规格, 当消费者习惯了这样舒服的图片和画面, 带来的可能是未来档案容量的增加, 网路频宽的需求...等硬体升级效应, 相信近期的笔电市场应该也会有所回应.下一篇文章将带大家直击 笔电上视网膜的威力(http://www.wretch.cc/blog/KisPlay/1984305), 请大家继续收看!以上分享给各位参考, 如果各位对内容满意的话, 就到 KisPlay 3C俱乐部(https://www.facebook.com/LoveKisPlay) 按个赞给小弟一些鼓励, 谢谢大家. 其他推荐文章史上第一台超广21:9荧幕笔电登场 Toshiba Satellite U845W每个人的 iPhone 以后都会有自己的个性!?五大New iPad 太阳能充电包, 你会买哪一款?

►►►更多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