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泡泡 市民科学家大发现
▲市民科学家发现银河系里的大小泡泡。(图/引用自台北天文馆之网路天文馆网站)
一个由志工组成的团队,利用史匹哲太空望远镜红外观测资料,在银河系盘面中发现超过5000个气泡状结构,这些气泡状结构多半是年轻炽热的恒星向外吹出的恒星风,将周围的气体尘埃向外推挤所形成的,换言之,这类气泡状结构通常是新生恒星形成之地的特征。
这个由3万5000多名「市民科学家」组成的志工团队,在英国牛津大学天文学家辛普森(Robert Simpson)的带领下,仔细地筛检史匹哲太空望远镜「银河系计划(Milky Way Project)」的线上资料,寻找各式各样的气泡状结构。
最后结果出炉后,发现的气泡状结构是先前已知10倍以上,整个银河盘面就像冒着泡泡的香槟一般,到处是气泡状结构,让这些市民科学家们喜出望外。这些气泡状结构既然代表新恒星形成之地,那么所发现的数量如此庞大,显示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比先前认为的还活跃许多。
利用电脑程式自动判别气泡状结构的工作,至今成效仍不佳;但是人眼加人心,对这种判别工作而言就是的绝妙组合,只需瞧见一部份气泡状结构的弧状物质,不需瞧见完整的环状,或是对付层层叠叠的泡泡,都能准确的将气泡状结构「揪」出来。
银河系计划就是集合众人智慧,每个气泡状结构都得通过5个人以上的鉴识才予以确认,编入目录。这些志工利用一种特殊的精细绘图工具,将史匹哲红外影像中可能为气泡状结构的部分标示出来。
银河系计划使用史匹哲太空望远镜的GLIMPSE和MIPSGAL多波段光度相机等巡天计划的资料来进行分析。这些巡天资料涵盖约130度宽、2度高、沿着银盘的天空视野。市民科学家的志工们所找到的气泡状结构,大小与形状的差异颇大,这是因为受到距离和气泡状构造周围局部气体云限制的关系。
这些搜寻结果将可帮助天文学家确认整个银河系的恒星形成概况。此研究下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被触发的恒星形成状况,因为大质量恒星诞生而形成并向外扩张的气泡状结构,或压缩邻近的星际气体而引发新一波的恒星形成,就像是骨牌效应一样,所以银河系计划中常发现大一点的气泡状结构边缘散布着小一点的气泡状结构。
这些气泡状结构不同型态分布现象,其实可勾勒出银河系的构造。例如:在某处找出大量的气泡状结构,很可能与旋臂有关。而或许这个计划最大的惊喜是发现银心各向边缘上的气泡状结构数量骤降,与先前认为银心附近因气体密度高、恒星形成数量应该更多的印象不同。
除了气泡状结构的工作仍持续不断外,银河系计划的志工团也捕捉到其他现象,例如星团、暗星云、气体的「绿色团块(green knot)」和模糊的红色天体(fuzzy red object)。对银河系计划或市民科学家相关计划有兴趣者,可拜访下列网站:www.milkywayproject.org,或https://www.zooniverse.org/。(文/引用自台北天文馆之网路天文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