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 祁阳站开创农业领域野外观测实验站先河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李楠)11月1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的耕地质量监测红壤健康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据了解,196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改良低产田号召,会同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在祁阳官山坪大队建立了低产田改良联合工作组。1983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定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以下简称祁阳站),我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担任实验站的首任站长。

潜心农业科研 开创农业领域野外观测实验站先河

60年来,几代祁阳站人不忘初心,砥砺奋斗,始终聚焦我国南方14省区,200余万平方公里红壤大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改良红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先后攻克南方水稻坐秋,红壤酸化防治等重大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43项,其中国家奖6项。

60年来祁阳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创了我国农业领域野外观测实验站先河,为我国红壤地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回顾祁阳站60年不平凡的历程,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表示,“执着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扎根偏远山沟,潜心农业科研,为推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成果。”

“祁阳站始终围绕着国家和地方农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持续开展科学研究。”余欣荣进一步表示,如果没有几十年的长期科研数据和材料,就不会有绿肥提升稻谷产量,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科研成果的产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说,“长期定位观测是基础中的基础。把观测站试验安排好、数据监测好,持之以恒的观测和监测,积累大量宝贵的数据和资料,是实验站的职责所在。”

张合成指出:基础观测、基础理论、基础设施、基本业务、基本条件等要素构成基础研究的研究体系,长期定位基础观测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必然选择,必须提高地位,明确为基础中的基础。

资料显示,科技部自1999年开始国家级野外站试点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站首批入选,成为35个试点站之一。截至目前,祁阳站拥有6个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积累超过20000份土壤样品,超过5000份植株样品,积累160万个观测研究数据。

凝聚一股力量 祁阳站敢为天下先

中国农科院是从事农业科研的国家队,院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野外观测,重视农业基础科技工作。对此,张合成表示,“学习传承祁阳站精神,是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求真笃行、敬农致用等优秀品格,举办祁阳站精神传承活动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具体行动。”

自从建站以来,祁阳站人始终坚守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潜心研究的朴素情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杨鹏介绍,“祁阳站科研人员平均每年在基层坚持近300天的工作时间。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这是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目前,在祁阳站基地工作时间超过30年的有5人,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农业科技事业,把智慧贡献给了人民。”

据了解,60年来,祁阳站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心系“三农”,矢志科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过去60年,一代又一代的祁阳站人用青春书写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科学家情怀,用热血浇筑了“执着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

凝聚一股力量,敢为天下先。祁阳站站长张会民说,“能够在一个小山村里,60年扎根红土写春秋,靠的是信念,长期定位监测,积累了宝贵的,大量的原始数据。祁阳站创建国内第一个长期定位监测实验,能在距离首都1700公里以外的农村长期扎根,靠的是情怀和坚守,最终为区域乃至全国做出一些贡献,这是祁阳站的使命和责任。”

未来,祁阳站要进一步聚焦农业野外科学监测和红壤健康创新发展重大科学问题破解,引领地方农业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以及土壤和气候的综合研究和开发治理,扎实做好“三个坚守、四个创新”,将祁阳站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实验站”,成为引领世界的“红壤丰碑”。